膝關節炎正骨怎麼來調理?調理後的預防不能少,6種防治方法收藏

正骨手法 發佈 2019-12-28T09:28:55+00:00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出現了膝關節痛。你知道嗎?這種病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緩解,控制病情的發展。各種的骨科疾病為了能夠及早的恢復健康,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還要了解一些日常的保養方式,注意飲食的調整。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出現了膝關節痛。你知道嗎?這種病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緩解,控制病情的發展。各種的骨科疾病為了能夠及早的恢復健康,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還要了解一些日常的保養方式,注意飲食的調整。


 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多的關節,故滑膜炎在膝關節炎中最為多見。可分為急性創傷性滑膜炎與慢性損傷性滑膜炎兩種。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多發生於喜歡運動的青年人身上;慢性損傷性滑膜炎多發在中老年人或身體肥胖者或過用膝關節負重的人身上。

膝關節炎的推拿正骨療法是怎樣的?

  1.推揉點按法:患者仰臥,膝部自上而下,順其筋絡反覆推揉1--2分鐘。

  2.刮筋、分筋法:患者仰臥,於髕骨外上方、內下方運用一拇指屈曲指關節,放於痛點內側;另一手掌按於屈拇之上,用臂力推動拇指向外刮數下。


  3.拔伸屈膝法:患者體位同上,肌肉放鬆,醫生先輕輕地、小幅度地來回屈伸膝關節,最後盡力將膝關節完全屈曲,然後伸直患肢。

  4.關節積液時可用捶、擂、拍法,交替進行。捶為實拳,擊為空拳,下擊髕骨周圍軟組織及大腿伸側,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為實拳,雙拳用臂力下壓與上部位相同處,重複1--2遍。拍不用拳而是用手掌拍打膕窩,用腕力彈拍。


膝關節炎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一些膝關節炎的防治方法。下面來給大家分享6種膝關節的防治方法。

  一、緩步行走

  膝痛緩解後首先應進行行走訓練,開始時緩步行走,腿要緩抬輕放,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加重損傷。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鐘以內,每日進行20~30分鐘。以後逐漸加長鍛鍊時間,在3周內達到每次鍛鍊可以維持20~30分鐘的標準。

  二、騎自行車

  每天30~40分鐘的騎車運動,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三、慢跑

  對於膝關節症狀不是很嚴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強關節韌帶彈性的好方法。跑步時最好用腳的前半部分先著地,以緩衝腿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跑步結束後不宜馬上停下來,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四、高位馬步

  兩膝稍變曲(10~30度),以膝關節不痛為宜。靜蹲不動,兩手平舉,目視前方,開始堅持幾分鐘,並逐漸增加時間。一般達到每次10分鐘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五、仰臥抬腿

  仰臥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時可保持1~3分鐘,練習一段時間後,空中抬腿時間爭取達到10~15分鐘。隨後也可練習用腳挑一個枕頭,增加力量,每天2~3次。



  六、直身跪坐

  晨起後或晚上臨睡前,兩膝跪在床上練習跪坐。跪坐時腰杆保持直立、臂部儘量向後坐,盡力能接觸到腳後部。


  溫馨提示:以上是向大家介紹的膝關節炎怎麼進行防治,通過詳細的介紹,這些防治方法大家一定都非常了解了吧!在生活中,大家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如果您認為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讚轉發。正骨傳承網分享正骨手法,傳承和發揚正骨文化,歡迎更多正骨行業的老師及愛好者一起加入,分享、交流、學習!(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其它用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