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患者要補鈣?怎麼補?這篇文章告訴您

健康醫學科普 發佈 2020-04-04T22:36:54+00:00

一位老奶奶患糖尿病三十年,最近總感覺腰背部疼痛,來我科就診,經檢查,得知其腰背部疼痛的原因與椎體骨小梁密度減少,小梁稀疏易並發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有關。

糖友是否需要「補鈣」嗎?怎麼補?


一位老奶奶患糖尿病三十年,最近總感覺腰背部疼痛,來我科就診,經檢查,得知其腰背部疼痛的原因與椎體骨小梁密度減少,小梁稀疏易並發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有關。


另外,長期慢性的骨質疏鬆,易導致腰背部肌肉萎縮,並發脊柱小關節的不穩定。因此,患者較長時間活動後出現腰背部疼痛,平躺或休息後能夠得到減輕。因老奶奶患有糖尿病更易出現骨質疏鬆。


據研究統計,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骨質疏鬆症。醫生建議老奶奶補鈣,老奶奶嘀咕著,以前只聽說糖尿病要控制飲食,可沒有聽說糖尿病還要補鈣?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要補鈣?糖尿病伴有骨質疏鬆,糖尿病患者由於缺乏胰島素,使機體一直處於高血糖狀態。


腎臟排出過多葡萄糖的同時,大量的含糖尿液排出體外時,大量的鈣、磷排泄也會隨之增加,這主要是因為腎臟對鈣、磷的重吸收減少。尿鈣大量丟失,引起血鈣降低。


同時,胰島素缺乏,使蛋白質合成障礙,成骨組織功能減退,骨基質形成減少,隨著糖尿病患病時間增加逐漸加重,糖尿病患者的鈣代謝異常現象出現,尿鈣增加,排出增加,更需要補充鈣,補充足夠量的鈣。


既防止骨量丟失,引起骨質增生,也可調整人體鈣代謝異常,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調整糖代謝及使糖耐量正常化,達到標本兼顧的效果。


另外,維生素D的合成需要胰島素參與,胰島素缺乏會引起機體合成維生素D減少,維生素D不足,又會導致鈣、磷吸收及代謝障礙。


所以,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骨礦物質減少、骨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等疾病。所以說,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補鈣。糖尿病患者補鈣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容忽視的。


鈣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對維持健康很重要。很多人還不知道,鈣在胰島素的分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胰島細胞的表面有個鈣通道,鈣就像胰島素的開關一樣,體內充足的鈣通過這個通道進入胰島β細胞,β細胞接受到鈣才開始分泌胰島素。


可見,如果缺鈣勢必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增加患糖尿病的機率。鈣除了可以幫助人體預防骨質疏鬆,還可以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大量鈣流失的同時,骨骼中的磷、鎂也隨之丟失。


低鎂亦可刺激甲狀旁腺分泌。而我國居民每日鈣的攝入量明顯偏低,糖尿病患者由於控制飲食,攝入量減少,相對攝入鈣也少了,補充鈣也就更為重要了。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補鈣?


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在此基礎上再去補鈣。


1.飲食護理

補鈣要以平衡膳食為基礎,以食補為主。250毫升牛奶可補鈣250~300毫克。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喝1~2杯牛奶(每杯200~250毫升),牛儘量選擇脫脂



牛奶,睡前喝牛奶,利於補鈣促睡眠。


一般蔬菜水果都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是膳食中鈣的主要來源。綠葉蔬菜更重要,不僅鈣含量高,而且鈣磷比值合理,易於吸收利用,且對控制血糖很有效。


不同食物鈣含量


2.鈣的選擇


通過對檸檬酸鈣、乳酸鈣等不同有機和無機鈣的研究比較,無論有機鈣還是無機鈣,最終都將以離子的形式被人體吸收。


如膳食改善以後,鈣仍攝入不足,可用鈣劑補充。補鈣需長久、持續地服用鈣製劑,不是短時間就能補上的。


糖尿病患者每日鈣補充攝入量應為1200~1600mg,加上正常飲食攝入量,即為1600~2000mg。


鈣的吸收

食物中鈣的存在形式有氯化鈣、磷酸鈣、草酸鈣等多種形式。除氯化鈣易溶於水外,其他形式的鈣均難溶於水,也不易被吸收,並影響鈣的吸收。如體內缺乏維生素D,使鈣難於吸收。


飲食鈣磷比例失調,食用過多的磷酸鹽能與鈣結合形成難溶性的正磷酸鈣。因此,飲食中鈣磷比值高於2:1才有利於鈣的吸收。


溫馨提示:

糖尿病人喝骨頭湯並不能很好地補鈣,況且油脂過多,會導致高脂血症。由於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如果光補鈣不吸收,那麼補鈣也是白費力氣。


患者可以定時外出活動筋骨,曬曬太陽,太陽光中紫外線能與皮膚表層反應生成維生素D,進而促進腸道對鈣、磷吸收。


糖尿病患者避免吸菸、過量飲酒、過多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這些不良生活方式會減少鈣的吸收,威脅骨骼健康。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二科 李芳

配圖: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