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糖尿病患者該怎麼辦?

掌上醫訊 發佈 2020-03-09T08:23:44+00:00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就診次數,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許多醫院開放了長處方,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需要開可供2~3個月使用的藥物。

從1月底到現在,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全國各地大規模的限制人員流動,當前的疫情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此外,全國各地的許多醫院除發熱門診外的其他許多門診都處在停診或部分開診狀態,這些都會明顯的限制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就醫。為了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給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專業上的幫助,知名糖尿病專家紀立農教授以最快的時間組織中國老年保健研究會內分泌與代謝病分會部分專家起草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與應急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該指引已正式發表在《中國糖尿病雜誌》上。迫不及待的您要不要先來了解一下?

該指引以問答的形式涉及到如下老年糖尿病患者關心的諸多內容:

問題一: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危人群嗎?

雖然人群中各個年齡段的人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普遍易感,但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多種慢病,機體的免疫力更弱,有可能是易受此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根據已經發表的文獻,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老年人占14.6%~37.0%,且發展為重症和死亡的機會增加。據推算新冠肺炎病死率約為3.06%,老年人為5.30%,病死率最高的是老年男性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達到9.47%。

在新冠肺炎的患者中,有10.1%~20.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在重症監護病房接受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合併糖尿病的比例為22.2%。目前尚無研究顯示因新冠肺炎導致的死亡患者同時合併糖尿病的數據。

問題二: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控制好血糖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對較差,容易並發感染性疾病,因此積極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

· 如疫情發生前血糖控制良好,可維持原有治療方案並注意監測血糖;

· 如血糖控制不達標,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微信平台等諮詢專業醫務人員,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如病情嚴重,要在做好防護條件下及時就醫。

· 定期監測血糖是必要的,應根據治療方案和病情決定血糖監測頻率。

控制好糖尿病相關疾病

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慢性併發症者,應堅持按照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按時監測血壓並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積極控制好血壓,合理應用調脂藥和抗血小板治療,減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科學合理的飲食

科學飲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有助於新冠肺炎的防控及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管理。注意充分攝入蛋白質和適當的碳水化合物,進食清淡、少鹽、易消化食物、飯菜要做熟、不吃野味。要多食新鮮蔬菜,多飲水,適量進食水果。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製劑。

適量運動,保持健康體質

根據身體條件,適當體力活動。爭取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每周5次。包括散步、做家務、打太極拳和做保健操等運動,有利於血糖和血壓控制。

注意心理健康

保持心情愉悅,及時疏導不利情緒,針對疫情端正心態,既要重視,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減少暴露於病毒的機會

減少外出,如果外出必須戴口罩,避免到人員密集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避免聚會、打牌、下棋和跳廣場舞等類似集體活動。儘可能避免與有發熱、咳嗽等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密切接觸。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注意人與人保持距離(至少1 米),回家後必須洗手。

科學防護

· 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既要起到防護作用,也無須過度防護。在非疫情高發地區,外出時建議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在疫情高發地區,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選擇合適尺碼的口罩,正確佩戴和摘除,佩戴前和摘除後均應注意手衛生。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在潮濕或污染時應及時更換,廢棄時不要隨地亂扔,應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處理。

· 注意手部衛生,勤洗手,避免用髒手接觸口、鼻、眼,和耳朵內側。

· 保護他人,打噴嚏或咳嗽時需要用紙巾、衣物或肘部完全遮擋口鼻。

· 居室注意每天兩次開窗通風,每次15~20分鐘,及時處理垃圾並保持室內整潔衛生。通常情況下,只做日常清潔即可。

· 合理消毒,物體表面消毒可選擇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75% 酒精;手、皮膚消毒可選擇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劑。

及時排除或診治新冠狀病毒性肺炎

出現可疑與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相關的症狀(包括發熱體溫超過37.2℃、四肢明顯乏力、乾咳或咳痰、腹瀉、嘔吐、氣短等),應要在做好防護條件下及時到就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排除或診斷新冠肺炎。

問題三: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血糖管理的要點是什麼?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是多少?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與健康狀況有關,應「個體化」選擇:

· 健康狀況良好者(很少合併慢性疾病,認知和身體功能狀況尚好)——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在5.0~7.2 mmol/L之間就提示血糖控制基本達標。

· 中等程度的健康者(多種並存的慢性疾病,包括關節炎、腫瘤、充血性心力衰竭、抑鬱、肺氣腫、跌倒、高血壓、便失禁、3期以上慢性腎臟病、心肌梗死、腦卒中),或2項以上的日常活動能力受限制,或存在輕到中度的認知功能障礙——空腹或餐前血糖保持在5.0~8.3 mmol/L之間就提示血糖控制基本達標。

· 健康狀況較差者(生活上需要長期護理,慢性疾病終末期,如嚴重性心衰、嚴重肺部疾病、需要透析的慢性腎病、不能控制的轉移癌,或2項以上的日常活動能力喪失,或中度到重度的認知功能障礙)——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保持在5.6~10.0 mmol/L之間。

怎麼決定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的次數和時間點?

如果沒有機會去醫院做常規的糖尿病隨訪,可以在家中採用可攜式血糖儀監測血糖。每周血糖監測的次數和監測時間點與正在接受的降糖治療相關。

· 僅接受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的患者,建議每周監測1~2次空腹血糖。

· 接受預混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建議每周監測3~4次空腹和3~4次晚餐前血糖。

· 接受預混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建議每周監測3~4次空腹和3~4次晚餐前血糖。

· 接受更複雜胰島素治療方案的患者建議維持此次疫情前的血糖監測方案或在醫生指導下制定血糖監測方案。

問題四: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應對高血糖?

高血糖長期得不到良好控制可增加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發生(例如眼底病變、神經病變和腎臟病)的發生風險。短期(如3~6個月)內血糖的輕度增高不會明顯增加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在防疫期間,如果血糖控制不達標,但客觀條件(如隔離、不方便去醫院就診)不允許去醫院就診時,可以在家中治療輕度至中度升高的高血糖。

但血糖水平明顯增高並出現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綜合徵等危險情況時,需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如果血糖多次監測的指標高於血糖的控制目標,可根據血糖的具體數值將高血糖狀態分為:

· 可暫時居家治療的高血糖;

· 需要急診治療的高血糖,並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應對。

可暫時居家治療的高血糖和治療方式

如果血糖水平超過控制目標但空腹血糖沒有超過13.9mmol/L者,且暫時不能去醫院就診的患者,可採用以下方法控制高血糖:

· 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微信平台,和醫務人員提供的愛心諮詢服務來獲得醫務人員對治療方案調整的指導和幫助。

· 通過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和合理控制飲食來改善血糖。

需要急診治療的高血糖

· 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超過持續超過13.9mmol/L時發生嚴重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綜合徵的危險性增高,需要儘早安排去醫療機構就診並由醫務人員採用有效的治療措施控制高血糖和治療可能已經出現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 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持續超過16.7mmol/L時發生嚴重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滲綜合徵的危險性進一步增高,應立即去醫療機構就診並由醫務人員採用有效的治療措施控制高血糖和治療可能已經出現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 如出現原因不明的口渴、乏力、噁心、嘔吐、腹痛、脫水、嗜睡、神志改變、定向力下降、與周圍人交往能力下降甚至昏迷,呼出氣味如爛蘋果味、血壓低而尿量多、短時間內視力下降等,即使空腹或餐前血糖低於16.7mmol/L,也應高度懷疑有糖尿病急性併發症,應儘早去醫療機構就診。

問題五: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應對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藥物治療中常見的副作用,需要及時關注與處理。輕度低血糖可能導致身體不適,但不會導致永久性的器官損傷,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昏迷、大腦嚴重受損(如植物人)和死亡。在防疫期間,如果發生輕度的低血糖,但因為各種原因(如隔離或不方便去醫院就診)不能去醫院就診時,患者在家中要學會正確識別和處理。如果出現嚴重低血糖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磺脲類藥物、格列奈類藥物和胰島素治療的主要副作用為低血糖,接受上述藥物治療時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增高。輕度的低血糖可表現為心慌、頭暈、視物不清、出汗、飢餓感、乏力、焦慮、脾氣改變等。嚴重的低血糖可表現為神志改變、行為改變、定向力和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改變、抽搐和昏迷。如果沒有低血糖的症狀,空腹血糖水平低於3.9mmol/L 時也提示有低血糖。有反覆低血糖的發生者,可根據低血糖的症狀和血糖水平將低血糖分為:

· 可暫時居家治療的低血糖。

· 需要急診治療的低血糖兩種情況,並採用不同的方法應對。

可暫時居家治療的低血糖及治療方法

如果低血糖的表現僅為輕症表現,如心慌、焦慮、面色蒼白、出冷汗、飢餓感、乏力、脾氣改變等,血糖水平高於2.9mmol/L,且能夠找到低血糖發生的原因,如進食減少、延遲進餐或運動增加等,在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的前提下,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或醫務人員在網際網路上提供的愛心諮詢服務來獲得醫務人員對治療方案調整的指導和幫助。

出現低血糖時的應對措施:如果神志清楚,迅速進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含葡萄糖10~15 克的食物或飲料等,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湯匙蜂蜜、3~5塊餅乾、3~4塊方糖或2~3塊糖果等。10~15分鐘後,若症狀還未消失可進食一次。若症狀消除,但距離下一餐還有1小時以上時間,則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麵包、1個饅頭、3至5塊餅乾等。如出現神志不清、昏迷、行為改變等症狀,家屬應及早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如有可能,可以在進食前測血糖。

需要急診治療的低血糖及治療方法

如果血糖水平低於2.9mmol/L,但沒有明顯的低血糖症狀;或在低血糖症狀發作時測量的血糖水平低於2.9mmol/L,或反覆發作低血糖且不能明確原因時應安排儘早去醫療機構就診。

如出現了神志改變、行為改變、定向力和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改變、抽搐和昏迷等嚴重低血糖表現,或因低血糖造成摔倒損傷。應馬上聯繫急救中心派救護人員來家中救助並送醫療機構治療。注意低血糖糾正後要及時了解低血糖的原因並向醫生諮詢如何預防。

問題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需要血糖儀和血糖試紙怎麼辦?

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可以通過可攜式血糖儀監測血糖,也可以通過動態葡萄糖監測系統了解血糖在一段時間(3~14天)內的動態變化。上述監測血糖的設備和耗材(試紙或探頭)可以在藥店或在網際網路商店上購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便在外購買血糖儀、血糖試紙時,可選擇手機應用或電腦網絡購買,由物流配送

問題七: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管理好自己服用的藥物?

在糖尿病患者的綜合管理中,藥物治療始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疫情期間,由於條件的限制,如居家防疫和交通管制,可暫時出現開藥難的情況。但困難是暫時的。為了維持對疾病的良好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應該堅持治療不停藥。

降糖藥物

每類降糖藥的降糖機制各不相同,降糖作用也不一樣。糖尿病患者由於病程長短不同、身體狀況和治療需要不同,使用的降糖藥物也不一樣。不能簡單地認為降糖藥之間可以隨便相互替代。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不能及時獲得正在使用的降糖藥,但家中或親友還有其他降糖藥物時,千萬不要隨意用其他藥物替換正在使用的藥物,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或使病情加重。建議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或到醫療機構諮詢臨床醫生或藥師了解是否可以替換。有些網際網路醫院可以處方藥物並郵寄到家中,可以通過這種途徑獲得正在使用的降糖藥或根據醫生的建議改用其他降糖藥。有條件憑處方去藥店或通過網際網路藥店購藥時,最好購買與日常用藥相同通用名和相同生產廠家的藥品。如果無法買到相同商品名的藥品時,可以購買與正在服用的藥品通用名相同,但生產廠家不同的藥品。請一定要按照日常服用藥品的用法用量使用所購藥品。

降壓藥物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堅持血壓控制不但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發生風險,還可顯著降低微血管病變的發生風險。一般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應低於130/80 mmHg。老年或伴嚴重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採取相對寬鬆的降壓目標值,收縮壓可控制到<150mmHg,舒張壓控制到<90mmHg。如果患者堅持每日服用降壓藥,血壓≥160/100 mmHg或高於上述目標值20/10mmHg時,需要調整降壓藥物治療。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或微信平台諮詢臨床醫生或藥師到醫療機構就醫調整高血壓的治療方案。同樣,不同種類的降壓藥物之間也不能擅自替換。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不能及時獲得正在使用的降壓藥,但家中或親友還有其他降壓藥時,千萬不要隨意用其他藥物替換正在使用的藥物,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或使病情加重。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或微信平台諮詢臨床醫生或藥師諮詢了解是否可以替換。有些網際網路醫院可以處方藥物並郵寄到家中,可以通過這種途徑獲得正在使用的降壓藥或根據醫生的建議改用其它降壓藥。有條件憑處方去藥店或通過網際網路藥店購藥時,最好購買與日常用藥相同通用名和相同生產廠家的藥品。如果無法買到相同商品名的藥品時,可以購買與正在服用的藥品通用名相同,但生產廠家不同的藥品。請一定要按照日常服用藥品的用法用量使用所購藥品。

調脂藥物

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調脂藥物為他汀類藥物。如果正在服用的他汀類藥物暫時不能獲得的話,停用一段時間(如一個月內)不會對疾病的控制造成不良的影響。不同種類的調脂藥物之間也不能擅自替換。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不能及時獲得正在使用的調脂藥,但家中或親友還有其它調脂藥時,千萬不要隨意用其他藥物替換正在使用的藥物,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或微信平台諮詢臨床醫生或藥師諮詢了解是否可以替換。有些網際網路醫院可以處方藥物並郵寄到家中,可以通過這種途徑獲得正在使用的調脂藥或根據醫生的建議改用的其它降脂藥。有條件憑處方去藥店購藥或通過網際網路藥店購藥時,最好購買與日常用藥相同通用名、相同生產廠家的藥品。如果無法買到相同商品名的藥品時,可以購買與正在服用的藥品通用名相同,但生產廠家不同的藥品。請一定要按照日常服用藥品的用法用量使用所購藥品。

抗血小板藥物

抗血小板藥物是通過預防血栓形成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藥物。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為阿司匹林或硫酸氯吡格雷。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僅服用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即可,但還有一些患者因為病情需要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如果突然停藥,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不能及時獲得正在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但家中或親友還有其他抗血小板藥物時,千萬不要隨意用其他的藥物替換正在使用的藥物,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或微信平台諮詢臨床醫生或藥師諮詢了解是否可以替換。有些網際網路醫院可以處方藥物並郵寄到家中,可以通過這種途徑獲得正在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或根據醫生的建議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藥物。有條件憑處方去藥店或通過網際網路藥店購藥時,最好購買與日常用藥相同通用名和相同生產廠家的藥品。如果無法買到相同商品名的藥品時,可以購買與正在服用的藥品通用名相同,但生產廠家不同的藥品。請一定要按照日常服用藥品的用法用量使用所購藥品。

長期處方藥

在疫情期間,國家及各省、市相關部門相繼出台新的政策,允許醫療機構在安全、合理、有效的前提下,為慢性病患者開具長期處方(90天藥量)。患者在就醫時如有需要開具長期處方,可以主動向接診醫生提出要求。

問題八: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醫時需要注意什麼?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得不去醫院看病,請注意以下事項:

出門前準備

· 請攜帶好自己的門診病歷和近期的就診記錄、近期的化驗單、自我血糖監測的記錄表、醫保卡和就診卡。

· 根據常用藥物儲備情況,計劃好此次去醫院需要開的藥物,並寫在一張紙上或帶上所需藥物的包裝盒方便醫生準確開藥。

· 準備幾張一次性面巾紙或消毒濕紙巾備用。

· 既往有低血糖症狀發作者(例如接受胰島素治療者),可準備150-200ml果汁、或葡萄糖片(15克)、或4-5塊水果糖、或幾塊餅乾隨身攜帶。

· 做好自我防護:請穿著合適的衣服(冬季注意保暖),並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口罩需要全程佩戴。(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用雙手緊壓鼻樑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樑,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完全罩住口鼻和下頜)。

安全乘坐電梯

電梯是一個密閉小空間,人多,空氣不流通,因此,進電梯前要戴好口罩。電梯的按鈕最容易接觸感染,儘量不要用手指直接接觸按鈕,可以墊上一張面巾紙(有消毒滅菌功能的濕紙巾更好),使用完後丟棄到垃圾桶內。

安全出行

特殊時期請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者選擇錯峰出行。乘坐公共汽車或者地鐵時,要戴好口罩,同時儘量避免用手直接觸摸扶手和按鈕等,可以墊上一張面紙巾(有消毒滅菌功能的濕紙巾更好)或者戴上手套。選擇人少的地方分散而坐。不要和同伴在車上大聲交談。

遵守醫院防疫規定

到達醫院後,請配合安保/醫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如果有發熱情況,請直接到發熱門診就診,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所致肺炎後方可去普通門診就診。

安全候診

進入醫院候診區域後,儘量避開人多的地方,分散候診,儘量減少和周圍的人交談

配合調查

如果就診前醫生要求填寫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史,請認真配合完成。

高效就醫

· 主動告訴接診醫生您此次就診希望尋求醫生幫助的主要問題,需要在多個問題上尋求醫生幫助的患者可以通過和醫生討論將這些問題按照輕重緩急依次處理。

·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就診次數,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許多醫院開放了長處方,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需要開可供2~3個月使用的藥物。

安全交費、化驗和取藥

在交費、化驗檢查和取藥時儘量避開人多的地方,全程配戴口罩,排隊時應和前後共同排隊的人員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付費時請儘量採用非現金付費方式(如支付寶、微信),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減少在醫院的逗留時間,診療結束後儘快離開醫院。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