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5天內兩位年輕醫生接連猝死!妻子回憶出事前10小時,痛徹心扉

河青幫幫幫 發佈 2019-12-23T09:52:54+00:00

12月16日20點16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楊立峰醫生,突發疾病猝死,年僅39歲。根據公開消息,離世幾天前,楊立峰醫生還在網絡問診平台回復患者諮詢,幫患者加號看病。

12月16日20點16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楊立峰醫生,突發疾病猝死,年僅39歲。

根據公開消息,離世幾天前,楊立峰醫生還在網絡問診平台回復患者諮詢,幫患者加號看病。

然而,患者12月16日諮詢的這條消息,楊醫生卻再也看不到了……

剛剛去世的楊立峰,膚色白凈,長得胖胖的,性格又很溫和,平時大家都愛叫他「大白羊」,他從來不惱,(碰到事)總是一笑而過,楊立峰的同事和同屆校友、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的另一位醫生表示。

「我們醫院的幾個兄弟一直在全力搶救他,但很多時候是真的沒辦法,還是替他感到可惜吧。」這位醫生說。

楊立峰醫生妻子在微博發文悼念亡夫,「永失吾愛」,看了真是讓人心痛不已。

時間定格在2019年12月16日 16:54,空氣凝固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監護室。


2019年12月16日16:54這才是改變我命運的時刻!!猴子給我發的微信,讓我渾身發抖六神無——楊立峰心跳停了在搶救。


監護室病床上的你,大家拚死搶救的你,其實早就沒希望了,我看到你散大的瞳孔,看到你發紫的末梢,我貼著你的胸膛,在呼吸機的幫助下起伏著,但是已經沒了溫度,我知道,我已經沒有你了,永遠的沒有了。


天堂變成了地獄,往後沒有你的日子,我要怎麼過,我要怎麼笑,現實是黑色的,夢也變成了黑色,哦,夢終歸還是好過現實吧?因為夢中的黑色里我能依稀聽見你喊我「老婆」,雖然我還是看不見你的臉…….我們太粘了,我們牽手,我們擁抱,我們親吻,無論在家還是在外,每次經過彼此,一定會感受一下彼此的溫度。為什麼要給我這麼多溫度,為什麼!!!?????為什麼現在一點點溫度都不給我???為什麼啊!!! 為什麼你現在要躺在冰櫃里???你現在是-20℃?還是-30℃?為什麼愛我的時候那麼那麼愛???為什麼拋棄我的時候這麼殘忍決絕???!!!是我們太愛了嗎??把份額都提前用完了嗎?!上天就把你收走了??


你最愛的毛豆,跟你長的一模一樣的毛豆,已經會幫回家的你拿拖鞋的毛豆,天天想著爸爸呢。你還是偏心閨女,太偏心,怎麼哭鬧耍賴皮,你都還是抱著親,她才20個月,你怎麼忍心走,你是因為捨不得她出嫁嗎?你一直說不想她長大,捨不得看著她出嫁,你捨不得她出嫁,你就不看她長大了?永遠不看了嗎???往後,誰牽她的手入禮堂,誰保護她長大?還有芋艿,我們可愛懂事敏感的芋艿,我還沒跟他說他沒有爸爸了,芋艿馬上5歲了,可以當個小男子漢了,他是我們家唯一的男子漢了。芋艿說你出國了,要去很久很久,芋艿說奶奶每天都很傷心,芋艿說要跟你視頻,我該怎麼辦?我要怎麼說?我自己都沒法接受的現實,要個孩子怎麼接受?


寶貝,你6:00的鬧鐘又響了,該起床上班了吧?六點多出門六點多回家,這就是上海啊,要拼的太多,拼了命,沒了命。學醫真的很苦,本科碩士博士,一輪一輪的讀;當醫生真的很累,每次我讓你休息休息,你說和病人有約,你說今天病房事情多,你說今天定位忙不完;病人感謝的小紙條,你總是拿回家給我看,細心的收好,這是你最在意的吧,看著他們一天天的好起來,給別人家帶去那麼多希望的你,為什麼不留一絲希望給我??我總是忍不住去看看你的日程安排,有你在家的周末才是周末。我們一起過的周末越來越少,一個月有一次就滿足,就像你醫院的同事說的,他和你一起開會去過的地方肯定比你和我去的地方多,跟他們在一起的周末,比跟我在一起的周末多都多。


馬上過年了,我早就定好了買票的鬧鐘,說好一起回福建的,你說我好久沒回老家了,你說陪我回去,你說要去吃清湯麵,你最愛的尤溪小吃啊,老丈人說要帶你吃一家正宗的泥鰍粉干,你肯定會很愛。你最喜歡帶我去吃了,北京最好吃的驢肉火燒,雲南的新鮮出爐的鮮花餅,成都角落裡的串串,同事推薦的豐盛胡同,我都記著呢,你一個都沒帶我去!!你從不對我和孩子食言的,這次我知道你沒得選,我也只能原諒。


寶貝寶貝,今晚夢裡能抱抱我嗎?讓我看到你的臉嗎?你對我要求好高好高,這麼短的時間就要我適應新環境,你一直都誇我各種好各種有能耐各種鼓勵我,我知道,終極考驗來了,這是你給我的大BOSS啊,我要全力打,這次我更不能讓你失望啊。別擔心,兩個孩子有我,爸爸媽媽們有我,家還有我,放心呢,你安心走啊。我們早就約好的下輩子,你要等我啊,要等的時間可能有點長,別半路被別人拐走了啊。下輩子你不要這麼累了,下輩子,我養你啊!!!


小紙條我給你附上,你收好啊......

楊醫生妻子的悼念感人肺腑,讓人落淚難過,網友紛紛為她鼓勁。

值得關注的是,5天內上海兩位醫生,先後在疲勞中離開了人世。

12月16日,復旦大學腫瘤醫院放療科醫生楊立峰因過度勞累引發室性逸搏猝死,年僅39歲。

1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肛外科主任醫師陳培因「爆發性心肌炎」醫治無效去世,終年49歲。

再加上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醫生江金健突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終年30歲。短短兩個月,上海就有3位年輕的醫生在崗位上猝死。

「海上柳葉刀」微信公眾號的刀先生髮文悼念陳培醫生時寫道:

陳培醫生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工作繁忙時,出差、移植、上班、值班連軸轉,周一上午上班,到下周一晚上下班回家。有時候老婆會拿著換洗的衣服,帶著孩子來醫院看我。」陳培醫生在微信中說:「我現在幾乎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剛剛過去的這個月,連著寫了4份標書,節前的周五 ,連開3台手術。結果就是,元旦假期我徹底趴下,腹瀉3天,腿都軟掉。」

即便是累成這樣,他依然深愛醫生這個職業。

追悼會上,陳培愛人回顧他臨去世前的那十多個小時,痛徹心扉——

周一,腹瀉,陳培醫生跟往常一樣堅持飛赴廈門;周二,腹瀉,上午堅持出門診;周三,腹瀉,上午堅持出門診;下午,支撐不住回宿舍休息。

從疲勞到猝死僅6步

猝死,這個帶著無比沉痛情緒的詞語,近些年來反覆出現在新聞報導中。

其中有20歲的學生、30歲的醫生、40歲的CEO、60歲的退休老人……遍布各行各業以及各個年齡段。

究其原因,過勞是最常被提及的致病因素之一。

如果碰到緊急情況!心肺復甦得這麼做,趕緊學起來!

5天內兩位青年醫生接連逝去,讓人痛心不已……一路走好!

來源:廣州日報、海峽導報、醫脈通腫瘤科、科研貓、八點健聞、鈦媒體、江南都市報、武漢晚報、@人民日報

編輯:賈陽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