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某醫院骨科給患者考試--談骨折患者出院後注意什麼!

骨科趙洪彬 發佈 2019-12-23T15:31:27+00:00

事件回顧:相信大家從小到大一定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許多考試吧。如今我們不僅要在學校考試,去醫院也可能要經歷考試。近日在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二科,推出了一項規定。患者想要出院,必須要進行一次考試,完成一份試卷,如果患者自己沒有辦法親自進行考試,患者家屬可代替其考試。

事件回顧:相信大家從小到大一定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許多考試吧。如今我們不僅要在學校考試,去醫院也可能要經歷考試。

近日在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二科,推出了一項規定。患者想要出院,必須要進行一次考試,完成一份試卷,如果患者自己沒有辦法親自進行考試,患者家屬可代替其考試。考題內容包括病況、飲食、藥物、功能鍛鍊繼複診目的等,考試合格之後才可以出院。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二科護士解釋道:「我們這個試卷共分為五大部分,包括疾病相關的知識,和飲食指導、藥物指導、功能鍛鍊和患者複診的時間和目的。比如說藥物指導,患者需要知道自己所服用藥物的名稱和服藥過程中注意的事項、如何服藥、服藥的方法,功能鍛鍊方面,就包括每天回去都要做哪些方面的功能鍛鍊,包括它的頻次,鍛鍊的時間,以及如果在鍛鍊過程中出現特殊情況如何緊急地去進行處理。」

由此可見,這份考卷在本質上其實是為了患者更好地恢復健康。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考試及格,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二科的護士李陽紅說:「一小部分人不及格,比如說年齡大的,還有一些人記憶力不是很好,我們相對來說都會給他再次講解再次鞏固,直到他出院明白了為止。特別是老年痴呆的患者,我們會對兩個家屬進行考核,讓他回去指導病人進行鍛鍊。很多病人對我們這個考試是非常認可的。」

醫院的這項規定是對患者很負責的表現,廣大網友對此規定點讚表示支持。

那麼骨折患者出院後需注意些什麼呢?

1.換藥及拆線:出院後患者可以回到做手術的醫院或者在老家當地醫院門診換藥拆線:3天換藥一次即可;如果傷口滲出較多需要1~2天換藥一次;如果傷口突然出現紅腫、滲液、疼痛、大量出血等,應該及時來醫院就診,否則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術後10~12天傷口可以拆線,老年患者及體質差者可適當延長,術後12~14天拆線。

2.腫脹和血運觀察:如斷指再植的,要戒菸;要注意手指的顏色,蒼白或發紫要及時來醫院檢查;石膏固定的,要防止太緊,影響血運,避免造成骨筋膜室綜合症等。


3.功能鍛鍊:患者要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鍊。包括肌力鍛鍊和關節活動度鍛鍊,有主動鍛鍊和被動鍛鍊兩種形式,以主動鍛鍊為主。主動鍛鍊就是患者自身肌肉收縮的鍛鍊,被動鍛鍊就是患者在自己其他肢體或者別人幫助下進行鍛鍊。比如患者在骨折處於制動時期,不允許關節做伸屈等活動,這時候就可以做等長收縮,就是肌肉有收縮,但是不帶動關節運動,像練功一樣把肌肉鼓起的那個動作,這個患者一定要早點學會,經常鍛鍊。這就是肌力鍛鍊的一種。肌力鍛鍊要用力使肌肉收縮,同時要維持10秒鐘左右,感到酸脹疲勞為一次,可以連續進行20~30次為一組,每天3組,這樣才能起到好的鍛鍊效果。關節活動度鍛鍊,比如髖關節的外展很重要,還有髖關節的內收、伸屈、旋轉等;膝關節的伸屈;踝關節的伸屈;肩關節的外展上舉很重要,還有內收、前屈後伸和旋轉;肘關節的伸屈;腕關節的伸屈;前臂的旋轉、脊柱的腰背肌功能鍛鍊等都要根據不同的骨折安排適當的鍛鍊。關節可以在主動活動到最大限度後,由患者的另一隻手或家屬再給與一定的力量,使關節進一步加大活動度,這個就是被動鍛鍊,被動鍛鍊要適度,有時可能會促進異位骨化的產生,關節活動度反而更差,也有被別人用力弄的再次骨折的,都要注意避免發生。


4.下床行走:四肢骨折術後有時要用支具保護,頸椎、腰椎要使用頸圍和腰圍2~3月,而關節置換的幾天之後就可以下床活動了。所以,不同部位的骨折、加上治療方法的不同,下床行走的時間也不同,患者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即使下床,也經常要使用拐杖、助行器等等,開始只能不負重、到部分負重,最後過渡到完全負重。

5.門診複查或急診:患者出院後要定期來醫院複查。不同的骨折、不同的治療方法,複查的時間也不同,要按照醫生的安排來進行,比如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的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後3天、7天、12~14天就要連續複查幾次,看看骨折是否移位;做了內固定的,傷口癒合後3個月複查一次;關節置換的,半年複查一次;做骨搬移的,在會師前要經常複查,會師後可以延長時間再複查,比如3個月。

出院後再次手術取內固定:什麼情況下取內固定,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取,要和醫生溝通確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