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超過37.3℃是發燒,那體溫35℃呢?是不是「涼了」?

四川名醫 發佈 2020-03-14T06:11:22+00:00

近日,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刊發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因為新冠疫情,大家對體溫的關注達到了新高度,小康妹兒因此也發現一件事兒——

許多人的體溫測量結果多為36℃多,很少會在37℃。

不是經常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嘛?但為什麼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

我們來看一些研究——

人體體溫下降了0.4℃!

近日,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刊發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研究了美國的相關數據,發現自19世紀以來,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帕森內特和她的團隊分析的數據顯示,除去體溫計差異,人體體溫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確實在慢慢變涼。

她和同事通過分析總共677423個人體溫度測量數據,建立了一個線性模型。通過對比不同歷史時期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

21世紀出生的男性平均體溫比19世紀初期出生的男性低0.59℃;

21世紀出生的女性平均體溫比19世紀90年代出生的女性低0.32℃(女性的歷史數據沒有那麼久遠)。

平均而言相當於每十年體溫下降了0.03℃

人體為什麼變涼了?

為什麼人類的體溫會逐漸下降,科學界尚未有確切的說法。朱莉・帕森內特猜測稱,這可能和人類生活環境的變化有一些關係。

帕森內特表示,「最可能的解釋是,在微生物學意義上,我們與過去的人差別很大。由於出現了疫苗和抗生素,現代人較少感染病菌,所以,我們的免疫系統不那麼活躍,身體組織也不易發炎。如果的確如此的話,那麼在健康狀況有所改善的其他國家,人體體溫應該也已經下降。」

不過,目前這個觀點並未得到普遍的認同。

還有專家分析認為,人類體溫下降的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運動,肌肉是人體內最大的發熱器官,較少的肌肉意味著較低的體溫和較低的基礎代謝。

其次,無處不在的空調,使人類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機會,久而久之,體溫調節中樞將對外界溫度不再敏感。

此外,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導致人體處於應激狀態時產生的「皮質醇」長期過量分泌,一邊分解肌肉,一邊儲存脂肪,基礎代謝率一降再降,體溫也就隨之降低。

體溫下降對免疫力有影響嗎?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小川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沒有體溫下降上升後,免疫力隨之下降或上升多少的具體研究,但是,在正常體溫範圍內,的確會出現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的現象。

這是因為,體溫越高,就會激活人體內更多的免疫細胞,從而能更好地殲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維護身體的健康。

和中醫認為的百病從寒起類似,書籍《36.5 ℃決定健康》的作者石原結實認為,體溫下降帶來的血液流動變慢、新陳代謝減緩,人的所有細胞和組織的活性都會降低,從而引起腸胃、肝、肺和腦等全身器官的機能低下,進而引發各種疾病的發生及惡化。

同時,也有專家表示不同意見。北京朝陽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李鵬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體溫高低和免疫力沒有必然聯繫,一般與基礎代謝率有關係。

李鵬解釋,比如,兒童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所以基礎體溫一般比成年人高,但這並不能代表兒童免疫力更強;而有些運動員因為經常鍛鍊,基礎體溫較低,基礎心率也較慢,但也不代表他們免疫力比普通人低。

疾控中心教你正確量體溫

你知道嗎?人的體溫在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內波動不超過1℃,運動或進食後體溫會略微增高。

在安靜狀態下,腋下體溫高於37.3℃,即屬於發熱。

● 測量體溫的工具: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體溫計,但家庭日常使用的仍然是水銀(汞)體溫計。

水銀溫度計測量腋下溫度更為簡單、方便。

● 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清洗雙手,捏住體溫計的玻璃端,將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再將水銀端放在腋下最頂端後夾緊,測量10分鐘後取出讀數。

● 正確讀數方法:

用手拿住體溫計的玻璃端,即遠離水銀柱的一端,使眼睛與體溫計保持同一水平,然後慢慢轉動體溫計,從正面看到很粗的水銀柱時就可讀出相應的溫度值。

讀數時注意不要用手碰體溫計的水銀端,否則會影響水銀柱讀數而造成測量不準。

● 體溫計的正確消毒步驟:

測量體溫後先用清水沖洗體溫計,儘量把水甩干,然後將水銀端朝下,在75%的醫用酒精里浸泡3-5分鐘,晾乾後,放入清潔盒以備下次使用。

▶同濟醫院專家:感染新冠肺炎的適齡男性應進行生育力檢查

▶真人測試:外出回家忽略這件事,2小時病毒「感染」全家人

▶所有方艙醫院全休艙,全國28省區市0新增,為何還不能自由出行?因為…


商務丨會務合作電話:028-69982575



文章來源:綜合自健康時報(ID:jksb2013)、健康成都官微

圖:123rf 編輯:樂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