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痛:上交叉綜合徵

古今醫案研讀 發佈 2020-05-12T21:30:19+00:00

一根小木棍要站立在桌面上,需要外力固定,不讓其倒下去。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頸部深層肌肉,菱形肌,前鋸肌,肩袖肌群。

#想當護士人數飆升# #頭條健康# 過幾天應邀講講預防頸肩痛的居家訓練方法,所以今天乘著護士節寫篇文章,當做提前梳理一下思路。

今天僅從生物力學角度來論述頸肩不適。

一根小木棍要站立在桌面上,需要外力固定,不讓其倒下去。人之所以能站立在地面也是這個道理,全身肌肉的協調牽拉,說重心始終處於穩定狀態。頸肩部也一樣。

頸肩部肌肉正常情況下拉力都是均等的,這樣頸椎才回處於中立位,脖子不會歪歪扭扭的。頸肩部的常見肌肉有:

斜方肌(上,中,下束),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頸部深層肌肉,菱形肌,前鋸肌,肩袖肌群(小圓肌,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


由於我們現在很多人存在長期低頭伏案工作,長期含胸駝背,其中以女同志多見,因害羞,不敢挺胸讓胸部曲線暴露人前。這就會導致頸肩部前後的肌肉筋膜受力不均勻。長期緊張的肌肉日久勞損疼痛,長期放鬆的肌肉變得越來越沒力,惡性循環。就形成上交叉綜合徵。


長期低頭含胸時緊張的和鬆弛的肌肉有哪些呢?

緊張的肌肉: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

鬆弛的肌肉:頸部深層肌肉,菱形肌,前鋸肌,肩袖肌群。

那怎麼糾正呢?

緊張的肌肉拉伸放鬆它,鬆弛的肌肉鍛鍊它。

因是居家訓練,鬆弛肌肉的訓練比較難掌握,先講講幾塊緊張肌肉的自我拉伸。(以右側為例)

右斜方肌上束:患者坐位,右手自然下垂,抓住右側凳子側邊,頭向左側側彎,至最大值,停頓15秒,頸部慢慢回正。


右側肩胛提肌:同樣坐位,右手自然下垂,抓住右側凳子側邊,頭向左側旋轉,至最大值,停頓15秒,頸部慢慢回正。


胸大肌:右臂外展手臂90度到120度,拇指朝上,弓步向前,手臂前側抵於牆面,從而達到牽拉胸大肌的目的。

胸小肌:右臂外展手臂150度左右,拇指朝上,弓步向前,上臂前側抵於牆面,從而達到牽拉胸小肌的目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