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你到底來自哪裡?

醫脈通風濕匯 發佈 2020-03-01T13:43:58+00:00

在27號舉行的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保障專題新聞通氣會上,就疫情發源地問題,鍾南山院士明確表示,「對疫情的預測,我們首先考慮中國,沒考慮國外,現在國外出現一些情況,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導讀

中國到底是不是新冠的起源地?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存在很多疑點。

來源:醫脈通本文為醫脈通編輯綜合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在27號舉行的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保障專題新聞通氣會上,就疫情發源地問題,鍾南山院士明確表示,「對疫情的預測,我們首先考慮中國,沒考慮國外,現在國外出現一些情況,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同時鐘院士在會後補充,從科研的角度看,「首先發現」和「發源」不能划上等號,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判斷疫情是來自國外。只有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有了結果,才可能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到底是不是新冠的起源地?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存在很多疑點。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發源地

一開始我們都認為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是病毒發源地,但是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

在來源方面,研究表示,為細分來源,研究人員將58種單倍型分成五組,包括3個古老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1,H3和H13)和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和mv2)。以此鑑別出廣東的病毒可能有三個來源,重慶和台灣的病毒有兩個來源。有較多樣本的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和美國,患者感染源至少有兩個,尤其是美國包括了五個來源。

《柳葉刀》的一項研究結果也支持該論點,這項研究由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曹彬、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等多位臨床醫學專家共同參與。研究證實,最早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於12月1日發病,沒有發現該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聯繫,而且在最早的前4名感染者中,有3人沒有華南市場暴露史。

日媒:美國流感患者中懷疑出現了新型肺炎的感染者

據日本的朝日電視台報導:美國近期流感肆虐,已有2600萬名流感患者,25萬人住院,造成1.4萬人以上的死亡。「在這麼多流感的患者當中,懷疑出現了新型肺炎的感染者。」並稱,「美國檢查機制有漏洞,現已開始新的檢測方式」 。

多國感染者與中國並無接觸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自2月13日開始,日本國內確認了多起與中國無明確關聯的感染者。

加拿大:2月20日,加拿大BC省衛生廳 證實,該國第九位確診者並沒有去過中國,但是曾在今年一月份走訪了伊朗。

伊朗:2月20日疫情爆發甚至波及部分周邊國家,但此前早已停飛與中國的航班,且病例都沒有明確的中國接觸史。

美國:26日美國疾控中心稱,當地時間2月26日確診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近期並未離開美國,也未與任何確診病例有過接觸。

通過以上所述,雖只是一種推測,並沒有得到任何官方機構確認,但新冠發源地並非中國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

在這場疫情中,我們得到了世界很多國家的幫助,但是同樣受到了許多不平等的對待。1月,一名23歲中國女生在德國柏林米特區被兩名女性毆打,原因是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歧視性言論導致雙方發生衝突。2月初,因越來越多華裔投訴他們在公共場合遭到他人歧視,紐約市人權局不得不因此事召開新聞發布會,採取司法手段介入。從疫情開始後,各國華裔受辱事件就不斷發生,一些餐廳和商店甚至明確張貼著「禁止中國人進入」的標語。

如果真的疫情起源地不在中國,這些因疫情而歧視中國和華僑的人是否欠我們一句抱歉?即使最後表明疫情源頭確實在中國,借網絡上的一句話:2009年美國H1N1時,沒人要美國人道歉;2012年MERS時,沒人要中東國家道歉;非洲爆發伊波拉時,沒人要非洲道歉。但新冠肺炎爆發後,為什麼有人需要中國對全世界道歉?

2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言表示,中國人民為儘量減輕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實施嚴格的防控措施,作出了巨大犧牲,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同時他也提醒世界,面對疫情,需要的是尊重自然,拋棄偏見和歧視,攜手抗擊。

病毒是世界的,不是中國的。面對疫情全球人民應攜手抗戰,而不是相互指責。目前全球疫情日漸嚴重,對此世衛組織發言人表示,中國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呼籲大家學習中國。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面對疫情全球都應該精誠合作,共同部署、匯集資源、加速研發,以拯救更多生命。中國將不懈餘力地協助他國渡過難關,也希望世界友人們在疫情面前能放下偏見,與我們共同奮戰!

信息來源整合自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澎湃新聞、日本通

徵稿

一起攜手,共度難關

疫情來勢洶洶

從猝不及防到全力阻擊

在前線的你們見證了太多太多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里

你都經歷了什麼?

可想找個傾訴的對象?

醫脈通現面向所有一線醫生徵稿

「疫情下的醫護實錄」

大家攜手,共度難關

要求:真實

徵稿形式不限

文字、語音、視頻、圖片等均可

聯繫我們

小脈微信號:medlive2006

投稿郵箱:tougao@medlive.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