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老年心梗患者的死亡風險,要考慮聽力和身體活動能力

中國循環雜誌 發佈 2019-12-22T09:38:51+00:00

該心肌梗死死亡風險評估模型包括15個變量,其中4個在既往風險評估模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包括聽力受損、身體活動能力變差、體重減輕、患者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較差。

近期,《內科學年鑑》雜誌發表的一項覆蓋美國94家醫院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建立了一個針對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風險評估模型,提示老年人的聽力和身體活動能力會明顯影響急性心肌梗死後6個月時的死亡風險。

該心肌梗死死亡風險評估模型包括15個變量,其中4個在既往風險評估模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包括聽力受損、身體活動能力變差、體重減輕、患者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較差。

研究者發現,該風險評估模型具有很好的區分度,曲線下面積達到0.84。加入4個新變量後,該模型的預測能力得到了顯著改善,尤其聽力受損和身體活動能力變差。

這項名為SILVER-AMI的研究納入3006例年齡≥75歲、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且出院時存活的患者,其中建模隊列包括2004例患者,其餘1002例患者為驗證隊列。患者的平均年齡為82歲。6個月內,8.8%的患者死亡。

研究者除了收集患者的心率、血壓、血紅蛋白、估算腎小球濾過率等指標數據,還採集了機體功能受損和衰老狀況等信息,包括走路速度、認知水平、肌肉力量、聽力和視力水平、體重減輕情況、自我報告的健康狀況。

來源:Predicting 6-Month Mortality for Older Adults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2019 Dec 1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阜外說心臟」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