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該怎麼吃?血糖才平穩不易發生併發症?

藥事健康 發佈 2020-04-07T00:11:58+00:00

很多因素影響到血糖,如年齡、肥胖、飲食和個體等均會使血糖發生變化。年齡每增加10歲,空腹血糖升高10-20mg/L,而餐後血糖上升至150mg/L。

糖尿病是以持續高血糖為特徵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

中醫也稱之為「消渴症」。

很多因素影響到血糖,如年齡、肥胖、飲食和個體等均會使血糖發生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胰島素的分泌量相應降低,對糖利用障礙和敏感性下降。年齡每增加10歲,空腹血糖升高10-20mg/L,而餐後血糖上升至150 mg/L。

肥胖和空腹,會使肝糖輸出增加,血糖升高。這就是常常不吃早餐經常空腹的人,反而會使血糖升高。

該怎麼吃血糖才控制的比較平穩呢?

合理的膳食結構:食物要多樣化,以穀物為主,高膳食纖維,優質蛋白低鹽低糖低脂飲食,控制畜肉攝入的膳食模式。

1.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容易胰島素抵抗,導致機體對葡萄糖攝取、利用效率下降。

減少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控制添加糖的攝入,儘量少喝含糖飲料。

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包括低糖(糖為碳水化合物)飲食,減少總體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低碳食譜中每日攝入24-45%碳水化合物(美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營養治療共識2019.5),供給機體正常的營養需求。

2. 選擇低血糖指數GI的食物

食物選擇上,以選擇低血糖指數GI的食物為主,同時還要考慮食物的血糖負荷GL。

升糖指數GI>70的為高升糖指數食物,55-70的為中升糖指數食物,<55的為低升糖指數食物。下圖為部分食物的升糖指數。

注意,血糖生成指數GI值低,並不代表就可以多吃,如花生GI=14,GI值低但多吃可引起腹脹、甘油三酯升高;GI值高,也不是不能選擇,少量食用即可。如西瓜,西瓜GI=72,儘管是高升糖指數食物,但西瓜所含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適當少吃西瓜對血糖影響不大,糖尿病是可以吃西瓜的,但要適量。

3.高膳食纖維飲食

每日宜攝入一定量的膳食纖維,儘可能選擇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如全穀物、蔬菜、豆類、菌藻類及水果。宜多吃富含高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有飽腹感,有降低血糖和改善便秘的作用。

膳食纖維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吸水後膨脹,阻礙消化酶與腸道內容物混合,刺激腸道蠕動,縮短脂肪、膽固醇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從而消耗吸收減少,有一定的降脂、通便作用。

4.低脂飲食

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避免高脂肪飲食,以攝入20-30%脂肪為宜。

減少動物脂肪、油炸食品的攝入,少吃肥肉,烹調用油每日少於30g,以植物油為主,少用動物油脂,如豬油、雞油。

控制膽固醇的過多攝入,適當增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物的比例,如深海魚、堅果等。

抗擊疫情期間糖尿病飲食還要注意「三不宜」

1.果蔬不宜常破壁打汁

儘可能食用新鮮完整的食物,少吃粉碎、打汁後的食物,食物結構粉碎破壁後,吸收速度加快,血糖在短時間內易於升高。除非年老體弱牙齒不好,不能正常進食,咀嚼功能差,因不能正常咀嚼才選用打汁的方式。

2.主食不宜過於精細

主食要以穀物為主,根據家裡的糧食儲備情況儘量粗細糧搭配。

多吃雜糧,因經過加工的精細糧食,血糖生成指數升高。白米飯、白麵包等餐後血糖升高較快,對血糖控制是不利的。可適當選擇黑米、玉米、燕麥、蕎麥等粗糧和綠豆、扁豆、四季豆等豆類搭配,餐後血糖上升速度較慢,利於平穩控制血糖。

儘可能最少攝入精製穀物、加糖食品,多選擇非澱粉類的蔬菜,減少澱粉類的攝入。

3.不宜經常性的空腹

靠經常空腹、飢餓的方法來減肥控制體重是不可取的。長期空腹,這樣反而易引起物質代謝異常導致脂肪肝、血糖升高。經常空腹,飢餓狀態會使肝臟的肝糖輸出增加,以滿足機體對能量的需要,進而引起血糖升高。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併發症。堅持以上四宜三不宜,只有血糖控制平穩,糖尿病前期有望得到糾正,回歸正常;糖尿病者才可以減緩腦梗、心梗、腎損害及眼底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要做到合理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不熬夜,適量運動,並減肥減重維持健康的體重,控制血糖。飲食上要切記,定時定量定餐,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餐間補充,做到種類、顏色多樣化;奶類、豆類天天有;主動多喝水,常運動,血糖控制平穩身體好。

作者:覃啟榮 藥事網成員 副主任藥師 臨床藥師 雙證執業藥師

藥事健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請通過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姓名+省+市+醫院+職稱)報名,加入超過5000位醫院藥師和醫生組成的實名社群!

藥事健康——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藥事網"官方帳號,中國藥師頭條號媒體矩陣母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