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敗不能全怪趙括,趙國廟堂的鼠目寸光才是失敗根源

陽春三月的牽牛花 發佈 2019-12-21T08:49:35+00:00

秦昭襄王時期,范雎認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並且,一再主張「遠交近攻」的策略。之後,這一策略得到秦昭襄王的積極推行,並任范睢為相。「遠交近攻」策略先把鬥爭的重點放在了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而暫時對較遠的齊楚置之不顧。

秦昭襄王時期,范雎認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並且,一再主張「遠交近攻」的策略。之後,這一策略得到秦昭襄王的積極推行,並任范睢為相。

「遠交近攻」策略先把鬥爭的重點放在了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而暫時對較遠的齊楚置之不顧。並且,在「遠交近攻」的策略之下,秦國不僅鞏固了之前所攻取的土地,還破壞了東方諸侯國的「合縱聯盟」,可以說,這一舉措直接加快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


到了公元前260年,秦國與趙國之間則爆發了一場戰國時期參戰人數最多的一場大戰,即: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的臨陣換將,從防守轉為進攻

參戰的四位主要將領,分別是:秦國的主帥王齕,後來,換成了白起;趙國的老將廉頗,後來,換成了趙括。

廉頗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只是在初到長平的幾次交戰失利以後,乾脆將戰略進攻變為戰略防守,固守城門,意圖與秦軍打持久戰,生生將其耗死。這一部署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秦國在得知趙國的目的之後,並沒有坐以待斃。幾經商討後,秦國利用反間計在趙國大四散布流言,說秦軍唯怕趙奢之趙括,最終趙國廟堂在內外交困之際,臨陣換將,讓趙括換下廉頗擔任統帥。


此時的趙括,機智、聰慧、熟讀兵書、精通兵法,在朝中頗具名氣、聲望,也算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然而,趙括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實戰經驗。此時,他還沒有積累足夠的經驗,就被委以重任,面對大秦強大的軍隊結局可想而知。

最終,由趙括率領的趙軍,全軍覆沒了。於是後世對趙括留下了一個「紙上談兵」的評價,一嘲笑千年

那麼,長平之戰的失敗真的全是趙括的責任嗎?我認為是不對的,長平之戰的失敗,根源在於趙國廟堂,從趙國君臣同意接受韓國的上黨郡的那一刻起,趙國的悲劇就已註定,趙括的長平之敗,只不過是為趙國廟堂做了一個背鍋的替死鬼而已,趙括實在是太冤了!

趙國廟堂利慾薰心,引火燒身

為什麼說長平之戰的失敗,根源在於趙國廟堂呢?這就要從長平之戰的起因開始說起了。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並占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 並開始全力攻打上黨郡,就在上黨即將被攻下之際,韓桓惠王十分驚恐,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息兵 。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


趙國的國君趙孝成王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主張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

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說:「發動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趙孝成王說:「好。」

趙孝成王又問平原君:「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武安君白起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

於是,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以防備秦軍來攻。

秦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就是想將上黨據為己有嗎?這下可好,一轉眼就落了一場空,白白給趙國做了嫁衣,這口惡氣是可忍孰不可忍?秦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至此,秦國與韓國之間的戰爭,開始變為了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爭。自此趙孝成王成功的把戰爭帶進了趙國,面對巨大的誘惑,沒有做一個長遠的考慮,不知道戰爭是一項一項系統長遠的工程,這是悲劇的開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可惜烈士暮年,不復當年

面對秦國大軍壓境,趙國派遣老將廉頗前去迎戰,趙、秦兩軍於長平對峙。最初,廉頗選擇一鼓作氣,主動出擊,可惜不敵,三戰三敗,不得不退居防守。

按理說,廉頗的選擇是明智的,針對秦軍遠程作戰,對後勤兵力,糧草要求高的弱點,打持久戰,最終,將其拖垮。但是,可惜的是,廉頗小看了此時的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遠超從前了。


如果,持久戰拖個幾年,秦軍可能選擇撤退,但面對不算太久的持久戰,對秦軍來說,咬咬牙還是可以堅持滴。反倒是趙國最先沉不住氣,派遣使者前去求和。當然,義和是不可能的,除非趙國把吃下去的再吐出來。同時,秦軍一直在商討攻克趙國的計謀,最終,用了秦軍最擅長的反間計。

首先,秦國在趙國散播謠言說,我秦軍不怕你廉頗,唯獨畏懼天資聰慧的趙奢之子趙括。其實,早在謠言散布之前,趙王就已經對廉頗不滿,在趙國求和失敗之後,趙王便想著速戰速決。可是,廉頗消耗了大量資源,卻不主動出擊,堅持打持久戰,趙王一看就覺得廉頗消極怠工,但是廉頗打仗多年,在軍中威望極深,趙王也是拿他沒法兒。

此時,這反間計一起,倒是提醒了趙王,除了廉頗,還有一位年少成名的將軍趙括。這一下不得了,不管群臣如何勸阻,趙王都一意孤行將廉頗換下。

初生牛犢不怕虎,畢竟還是太年輕

這是趙國悲劇的第二步,趙括的上陣,即是改變之前廉頗的戰略防守策略,改為戰略進攻,但是戰略進攻這更像是趙國君臣的一種臨機決斷,而不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謀劃,戰略進攻後續的各種應對舉措成熟不成熟,完善不完善,完全沒有一個系統的方案。

趙國君臣認為只要趙括上陣,就一定可以打敗秦軍,好像勝利是註定的,完全沒有考慮戰爭的不確定性,也沒有考慮萬一戰敗了,改怎樣應對等等,這一切的考慮不成熟,就催著趙括上陣了,說白了,趙括就是趙國君臣的計劃執行者。


而趙國的這一進攻決定,卻完全在秦國的掌控之中。秦國先是暗中更換主將,將白起調至前線,替換王齕;同時,還將國內的生力軍調至前線,制定的就是對趙恬的誘捕計劃,勢必要把趙國大軍一舉拿下。

其後的戰局走勢,全在秦國的意料之中。趙括率軍全力出擊,白起則是佯裝不敵敗走,引得趙括掉以輕心,窮追猛打。而後,秦軍就直接切斷了趙括的後路,將其圍困,來了個瓮中捉鱉。最終,趙軍被困四十餘天,彈盡糧絕,以趙括之死結束了這場戰爭。

運籌成於帷幄之中,才能決勝於千里之外

趙國失敗的最致命原因是:趙國根本沒有一個應戰秦國的長遠戰略謀劃。並且,他們在長平戰爭中,所走的每一步都不過是一種「應激反應」。

上黨投降,趙國納降,明知秦國不可能善罷甘休,卻沒有做充分的應戰準備。秦軍來勢洶洶,卻只有一個派遣廉頗駐守的指令,估計趙國抱的就是兵來將擋的心思。之後,兩軍進入對峙階段,趙軍兵力不濟竟主動求和,這不明擺著告訴秦國趙軍不行了嘛,生生將弱點暴露給秦國。


求和不成,在秦國的謀划下,趙國更是臨陣換將,以至於,一步步走入秦國的圈套之中,最終,全軍覆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由此可見,趙國輸得不冤,而相比趙軍的走一步看一步,秦軍可是目光長遠,走一步看三步。

趙括背鍋千年,可悲可嘆,趙國廟堂才是罪魁禍首

由此可見長平之戰,趙國的失敗,不僅僅是戰場上趙括的責任,戰爭歷來都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前期的準備,謀劃,後勤的完善,戰場之外各種計謀的實施,外援的接應等等,都對戰爭的最終勝負有著很大的影響,其次才是戰場上主帥的臨陣指揮。


戰爭是一門詭詐的藝術,需要通盤的考慮,進攻不力後的預備應對方案,卷土再來的準備方案等等,這些趙國廟堂都沒有一個完善的通盤的考慮,每一步的應對之策,更像是臨陣拍腦門想出來的,這樣的幕後決策,怎能保證長平之戰的勝利呢?可憐趙括長平之戰的失敗,是要負責任,但責任不全是他的,他頂多負50%的責任,然而卻是被世人一直嘲笑!

參考資料:

【《史記·秦本紀》、《史記·趙世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