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與藥物各有何聯繫與區別?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1-03T19:02:17+00:00

一、針灸與藥物相同之處1、針灸和藥物一樣,能提高和維護機體的功能和作用,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穩定機體的內部環境,使之不利於某些致病因子的存在和複製,進而達到控制和清除的目的。

一、針灸與藥物相同之處

1、針灸和藥物一樣,能提高和維護機體的功能和作用,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穩定機體的內部環境,使之不利於某些致病因子的存在和複製,進而達到控制和清除的目的。

2、針灸和藥物一樣,能打斷惡性循環建立良性循環。打斷病理作用的中間環節,這是治療學上的一項重要手段。針灸的作用,不但與藥物的效果相同,而且同以這種思想為指導而收到相應的效果。

3、針灸和藥物一樣,能肅清和排除體內有害物質,安定內部環境。當機體的排泄與代謝機能失常,出現毒性物質的積滯和祛毒功能不足時,針灸與藥物均可作用於物質代謝障礙,儘可能地除去或中和掉循環於血液或積滯在組織中的毒素。

4、針灸和藥物一樣,也能有副作用出現,直接灸主要是灸瘡與分泌物的不適,以及以後的瘢痕形成。即使是溫和灸,如長期應用於頭部、上肢或胸背,常可發生頭昏,雙目發紅鼻腔乾燥。在腰腹或下肢長期施灸,可導致大便乾燥,發生便秘。雖在停灸後均可很快消失,但也應作為副作用考慮。針刺的副作用主要是在超限抑制所引起的暈針,在神經機能脆弱及初經針刺者更易出現(極少數病人也曾出現過與暈針相似的暈灸反應).其次是進針運針以及出針後的後遺痛,是屬不良反應抑或具有治療意義,尚須慎重對待與研究。

二、針灸優於藥物之處

1、針灸和藥物不一樣,致病微生物決不會對其產生對抗與耐受作用。針灸作用的發揮,乃是促進人體正常生理機能的提高,而不是依賴於外部某種物質的輸入。只有在內部機能提高的情況下,才是健康的真正保證。

2、針灸和藥物不一樣,在祛除致病因子的同時,雖長期應用,也不會對機體造成損害或造成腔道中菌群失調。而膏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對於人體正常的各項機能也不可避免地發生干擾與影響。不論是施灸或施針,除對局部組統有輕微的影響外,對內臟和全身除非操作不慎,決不會有損害作用。

3、針灸和藥物不一樣,決不會形成習慣性與停藥後藥物反應。對某一藥物如長期應用,因而代替了某種臟器的功能改變了內部環境就可產生依賴作用。如果驟然停藥,即將使生活機能陷於癱瘓,或是使原有症狀加重。而灸與針則絕無此類情況出現。

4、針灸和藥物不一樣,決不會因超過治療的作用量而發生中毒。不論是採用何種方式進行針灸,或是針灸的作用超過最大的時限,都不會發生中毒而危及生命。

5、針灸與藥物不一樣,絕不會因配伍不當誤犯禁忌。針灸配穴如同藥物處方。處方不當誤犯禁忌,輕則使藥物失效,重則危及病人生命。而針灸的配穴不當,至多是減低療效,絕不會因互不協調的經穴同時應用而出現何種不良後果。

6、針灸和藥物不一樣,不受全身各種組織與器官的遮斷和阻隔而有不能透入之處。由針灸刺激所激起的感傳作用可在全身各處暢行無阻。青黴素雖是常用的有效藥物之一,但可以受血腦屏障的阻隔而使用受限。還有人體的某些組織如眼球的水晶體等,因血管缺乏,內服藥及注射藥均很難到達。而針灸的感傳特別是灸感可以充滿整個頭面而無處不到。​對腦炎與腦膜炎的患者效果明顯。

7、針灸和藥物不一樣,不會出現變態反應,雖然因暈針而致的休克,有認為屬血清樣反應,為變態反應之一種。而在其他方面,不論病人的素質如何,均不會有變態反應出現。

8、針灸和藥物不一樣,作用快捷,如鼓應桴,可以直接作用於神經末稍和感受器興奮維持生命的中樞神經和調整相應器官的機能。任何藥物均不能下咽即行奏效,必須通過吸收與分布。而針灸對於許多急性病來說,常是一經著艾或進針即行生效。尤其是對急救與止痛、消炎,其快捷實為藥物之所不及。

9、針灸和藥物不一樣,能調整和糾正體液的某些成分和調整體液的平衡關係。藥物在這方面主要是依賴於從體外輸人,以達到增損的目的。而針灸的作用主要是動員和充分利用體內的儲備力量,以儘量維持平衡。例如霍亂與急性吐瀉在一般的脫水情況下,可以不依賴於輸液,在針灸的作用下即可得到控制。又如缺鉀性癱瘓,也無須補鉀,針灸特別是灸的效果,可以使其緩解。

10、針灸和藥物不一樣,具有經濟簡便,一物多用與異病同治的最大優點,沒有製造與保管的麻煩,而且艾葉是越陳越好,不會失效或過期。購買、採集、收藏均極方便,隨身攜帶一套針灸用具,則百病治療均在其中,何樂而不為哉!

三、針灸遜於藥物之處

1、針灸在人體功能衰竭的情況下,不能發揮補充支援的積極作用。由於針灸是以激發人體所固有的生理功能為主,當機體功能衰竭至一定程度時,此種激發方式已不足喚起反應。可以打這樣一個比方,當爐炭豐富,但燃燒受阻或不旺可以通風助燃。如炭火已化為灰燼,雖有最好的通風設備也不會使死灰復燃。而藥物在這方面的補充和支援,可以使殘燈再焰,而不是坐待油盡燈滅。此時針灸最多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2、針灸用於預防疾病,其作用是值得懷疑的。雖然針灸可以使機體非特異性的防禦體系增強,但這是維持時間不長的一種短暫作用。根據現時的許多研究結果表明,在外周血液中所能見到的各種免疫系統的功能,在針刺後確有升高,但到達一個高峰後即迅速下降逐步恢復至原有水平。由於針刺作用是一種異物反應,人體為了消除異物,就要動員一些非特異性防禦機制,進行對抗和消除。當針刺撤除後,這些對抗與消除的作用也就很快消失,更不能喚起某種特異性抗體的形成。如果應用直接的化膿灸,效果是會有所延長,這是因為刺激持續的緣故。古人所說的「若要安,三里不能幹」當是指這一情況而言。因此若用針灸防病,並與疫苗接種形成特異性抗體相比,則存在著根本的懸殊。而且古人對於無病針灸早已提出過反對意見。《千金》 《外台》等書,對於無病小兒均有「戒逆針灸」之戒。《聚英》戒逆針灸條曰: "無病而先針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如認為「未至而迎「,是指預防疾病而言,則「戒」字是不好解說的。

3、針灸雖然對物質代謝障礙所形成的有毒物質的積滯具有解毒祛毒的功能,並對普通的蛇蟲咬傷及某些毒性反應也可採用灸刺而收效。但是如因急劇的全身中毒,則將無能為力。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中醫藥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