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稱吃素或致不育被懟,專家都不對?那吃素到底好是不好?

風清養 發佈 2019-12-21T16:07:18+00:00

《獨立報》12月18日發表了一篇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專家警告:長期吃素會缺乏維生素B12,可能導致惡性貧血、神經受損、雙腳麻木以及不育等問題。其實,長期吃素向來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

《獨立報》12月18日發表了一篇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專家警告:長期吃素會缺乏維生素B12,可能導致惡性貧血、神經受損、雙腳麻木以及不育等問題。

其實,長期吃素向來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有專家稱,長期吃素,以上危害只是其中之一,更大的危害是中老年人的出血性中風風險增高,嬰幼兒嚴重營養不良,認知發育受限,而青春期的大學女生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但是,這些嚴重的後果,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信嗎?

就現目前來說,中國的素食主義者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因為某些宗教原因,比如佛家講求的不殺生,便要求出家人和信眾長期吃素;第二種是追求健康養生的,認為肉類中含有的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要遠遠高於植物,為了健康,長期吃素;第三類是不喜歡吃肉的人,這類人雖然少,但是相比起素食主義者的總量來說,占比還是很可觀。

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的專家們的研究對象是172名純素食男性,注意這個研究對象,首先,研究對象只有172名,第二,所有的研究對象均為男性。研究對象數量少,性別也只有一種,如果我們不看具體的研究方法和詳細結果,只看文首的結論,似乎有些缺乏依據。

而就咱們的生活經驗來說,這個結論似乎也站不住腳。要知道,不管是神經受損、惡性貧還或是不育,原因都很多,怎麼證明這些後果和吃素有關?橫向比較,印度大部分人都吃素,人口也很多,似乎沒有相關報導,說印度人民患惡性貧血、神經受損和不育與吃素有關。

縱向比較,在五六十、六七十年代,咱們國家的生產水平恨不發達,很多人民吃不飽飯,大部分農村一年都難以吃一次肉,而那時的人民也都普遍惡性貧血、神經受損和不育嗎?前兩者因為沒有數據統計,咱們無法得知,但那個年代正是中國人口急速增長的年代,一家人有四五個小孩十分正常,多的甚至有超過十個的,不育這個說法,似乎也站不住腳。

綜上所述,這次英國牛津大學和輪過國王學院專家的研究,不管是從研究的嚴謹性來說,還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實踐經驗來說,似乎都站不住腳。也就是說,長期吃素,和惡性貧血、神經受損、不育,沒有必然聯繫。

既然專家的結論站不住腳,那是不是說明,長期吃素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絕對不是!

維持咱們人體健康的,主要有七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每一類對身體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肉很重要,即便現如今豬肉這麼貴,很多人都會買來吃,覺得豬肉實在太貴的,也會買些雞鴨肉及魚肉等來代替。

人類是雜食動物,在數百萬年的進化中,我們的消化器官已經習慣了消化和吸收來自多元化食物的營養,而其他器官也養成了依賴多元化營養的習慣。驟然缺少甚至缺失某一種營養,必然會導致身體的不適應。

這種不適應會表現在方方面面,有可能是免疫力下降、身體虛弱,有可能是某些器官及功能受到影響和損傷、導致各種疾病,也有可能只會感覺到輕微的不舒適,不僅因人而異,還要考慮到整個身體系統各個部分的狀況,機制十分複雜。

所以,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身體健康,還是適量攝入一些肉類比較好,如果你偏食、挑食,為了身體健康,還請克服一下。蔬菜、糧食、水果、肉、蛋、奶等,這些都是身體所需。

如果想進一步追求健康,那就儘可能的吃生態有機食品,當然,前提是這個生態有機得靠譜。這樣就能減少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在體內的積累,讓身體更加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