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病「10個上班族9個有」,你可能也屬高危人群

連州市廣播電視台 發佈 2019-12-21T16:28:03+00:00

日前,從「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將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列為勞動者個人應當預防的疾病。針對這些目前「並非職業病」的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副所長孫新表示,未來或將其列為法定職業病。

日前,從「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職業健康保護行動將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列為勞動者個人應當預防的疾病。

針對這些目前「並非職業病」的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副所長孫新表示,未來或將其列為法定職業病。

發病率走高,納入職業病仍存在爭議

「10個上班族,9個頸椎痛。」當前,隨著工作方式發生改變,人們久坐的時間越來越長,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等疾病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而且呈年輕化趨勢。因此,將其納入職業病的呼聲此起彼伏。

什麼是職業病?

孫新介紹,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為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我國,只有被列入職業病目錄的疾病才屬於法定職業病範疇。

目前我國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包含十大類132種疾病。這十大類職業病分別為: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化學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性傳染病、職業性腫瘤和其他職業病。

也就是說,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等疾病,並非我國法定的職業病。

頸椎病等是否有望納入職業病?

有專家表示,一種疾病是否納入職業病範疇,應從職業病的基本特點來考慮。具體而言,從事某一類職業的工作人員,其工作時的身體姿勢,或者工作狀態必然會導致產生某種疾病。

而從理論和實踐來看,將頸椎病等上述疾病納入職業病存在較大障礙。職業病強調疾病的職業關聯性,即勞動者患病是因為職業危害導致。

然而,很難認定頸椎病等疾病與職業有必然的關聯性。長期使用電腦或者久坐的職業可能導致頸椎病;但生活中個人的不良習慣,如不正確的坐姿、長期低頭使用手機等行為,也有可能導致頸椎病。

範圍擴大,快遞小哥也是高危人群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宋飛介紹,近年來,容易罹患頸腰腿痛、肩周疾病、骨質增生的職業人群範圍和人數在擴大。

重體力勞動者

重體力勞動者腰椎負荷過大,是患病的主要人群。目前,除傳統的產業工人外,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快遞小哥也成為高危人群。

長期伏案工作者

長期伏案工作者,久坐外加駝背,對脊柱、椎間盤形成的壓力最大。天長日久,可能導致骨質增生,間盤退變、突出。教師、IT從業者、醫生等職業患病率高。

體重過重的人群

脊柱關節是承擔人體重量和保持身體穩定的器官,如果體重過重,脊柱出現疲勞、「早衰」的風險就會變高。職業女性中,處於懷孕和妊娠期的人群,體重快速增長,加之孕產期韌帶鬆弛,成為了此類疾病的高發人群。

缺乏鍛鍊的人群

長期缺乏鍛鍊是腰痛的高危因素,因為健康和堅強的肌肉是保護骨骼、關節、韌帶的最重要結構。

宋飛表示,預防頸腰腿痛、肩周疾病、骨質增生等此類疾病的關鍵是:避免過勞、不良姿勢和久站久坐,注意飲食和減肥,選擇適宜的鍛鍊方法。

從政策層面來看,則應加強勞動保護,限制加班和高強度工作,保障勞動者休息和鍛鍊時間,鼓勵用人單位創造運動的場地和條件等。

鍛鍊宜適量,堅持不懈才能緩解病痛

對已經不幸「中招」又不得不繼續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來說,有沒有好的辦法來緩解病痛呢?

宋飛表示,對於脊柱關節類退變及勞損性疾病,緩解和預防疾病進展的基本原則是:症狀急性期需要充分休息,適當給予藥物和物理治療;緩解期應加強肌肉軟組織功能鍛鍊,重點是患病部位周邊肌肉的鍛鍊。

在運動項目中,像游泳、慢跑都是較為有效的鍛鍊方式,不過鍛鍊也要適宜,不要過量。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則應避免久坐、低頭、彎腰、負重,以及爬山爬樓等反覆屈伸的活動。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