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球蛋白與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術後生活 發佈 2019-12-20T08:08:27+00:00

本文來自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委會微信公眾號甲狀腺癌概述正常的甲狀腺是薄又軟的組織,從頸部外觀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一旦腫大或出現腫瘤時,會在相當於衣領的部位 (即頸部前正中區,喉結的下方) 出現向外突出的塊狀物。甲狀腺癌是頸部原發性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占全身各種瘤的 1.

本文來自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委會微信公眾號

甲狀腺癌概述

正常的甲狀腺是薄又軟的組織,從頸部外觀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一旦腫大或出現腫瘤時,會在相當於衣領的部位 (即頸部前正中區,喉結的下方) 出現向外突出的塊狀物。甲狀腺癌是頸部原發性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占全身各種瘤的 1.0 ~ 2.3%。它可發生在各個年齡層,但 7 ~ 20 歲間和 40 ~ 50 歲間各出現小高峰,女性多於男性一倍,占女性癌症排名之第七位,屬於高流行率的癌症。但其死亡率則排名在十名之外,顯示此癌的致命力較低,治癒率不差。

甲狀腺癌多起源於甲狀腺濾泡 (Follicle) 之表皮細胞,臨床上常見的多為已分化之甲狀腺癌,包括乳突性甲狀腺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和濾泡性甲狀腺癌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這些已分化之甲狀腺癌仍然保有甲狀腺表皮細胞之特性,例如對碘之攝取吸附、甲狀腺球蛋白 (Thyroglobulin) 之合成、甲狀腺過氧化酶 (Peroxidase) 之合成等。除了上述二類較常見之甲狀腺癌外,另外還有髓質性甲狀腺癌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未分化甲狀腺癌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此四種形態以外的甲狀腺癌則不多見。

乳突性甲狀腺癌是目前甲狀腺癌中發生率最高的,台灣約有 80% 屬於此類。其次是濾泡性甲狀腺癌,約占 20% 左右。乳突性甲狀腺癌的比例上升可能與濾泡性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降低有關。研究顯示,在缺碘之地區,濾泡性甲狀腺癌發生的機率較高,可能的原因是缺碘地區易導致地區性甲狀腺腫大,腫大肇因於甲狀腺上皮細胞不正常增生,也可能導致濾泡性甲狀腺癌之發生。1967 年起政府在食鹽中加碘,而使得地區性甲狀腺腫的病例減少,也間接降低了濾泡性甲狀腺癌發生之機會。

甲狀腺癌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唯一表現就是在甲狀腺出現質硬而不平、迅速增大的腫塊,吞咽時腫塊移動不大。晚期常因壓迫喉部神經、氣管、食道等,發生聲音沙啞、呼吸困難、吞咽受阻。少數轉移病例是由甲狀腺以外之組織病變,經手術後由病理科醫師報告是甲狀腺癌,才引起外科醫師再回去診斷病人的甲狀腺,始發現原來是甲狀腺腫瘤。

和其它癌症相比,甲狀腺癌屬於進展較慢的癌症,因此治癒率較高。在已分化之甲狀腺癌中,濾泡性甲狀腺癌的預後比乳突性甲狀腺癌要差了許多。以長庚醫院統計,乳突性甲狀腺癌在追蹤過程中有 2.8% (13/466例) 死亡;而濾泡性甲狀腺癌就有 16.5% (17/103例) 死亡,兩者有極大之差異性。

統計也顯示,15.1% 的甲狀腺腫瘤小於 1 公分,36.25% 在 1 公分至 2.5 公分之間,48.7% 大於 2.5 公分。腫瘤大於 2.5 公分的患者有 7.5% 的死亡率,而腫瘤小於 2.5 公分者只有 1.2%,顯示 2.5 公分為有意義的區分點。

大部份甲狀腺癌病人均接受全甲狀腺切除術或亞全甲狀腺切除術,手術後須服用放射碘治療。分化良好甲狀腺癌具有攝取吸咐碘的能力,臨床上正應用此一特性讓病人服用放射線碘,以放射線破壞癌細胞之方式來達到治療之目標。手術加上放射碘治療會使患者在 4 至 6 周后產生甲狀腺功能低下,因此患者應一輩子服用甲狀腺素。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病患若長期處於甲狀腺功能不足的狀態,會引起腦下垂體增加分泌甲狀腺刺激素 (又名甲促素 TSH)。TSH 上升會使得潛伏在體內之甲狀腺癌細胞」活躍」起來,癌細胞會增生變快,也容易往他處轉移。因而服用適量之甲狀腺素對甲狀腺癌病患是非常重要的。

甲狀腺球蛋白

甲狀腺球蛋白 (Thyroglobulin, 以下以 Tg 表示) 是甲狀腺素製造過程中重要的媒介物,血中 Tg 常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上升,包括 1. 甲狀腺腫或甲狀腺功能亢進。 2. 甲狀腺發炎或損傷。 3. 甲狀腺癌 (但非髓質部癌)。由於 Tg 在良性及惡性的甲狀腺疾病中都有可能上升,因此不適合在手術前用來鑑別診斷是良性或惡性疾病。雖然如此,十幾年來,Tg 一直被用來當作甲狀腺癌手術後一個重要的腫瘤標記。手術後 3 到 6 個月,血中 Tg 之濃度可作為長期預後之參考。長庚醫院曾追蹤 488 位已分化甲狀腺癌的病人手術後一個月的 Tg 值,其中有 471 位仍存活,其 Tg 之平均濃度為 40.7 ± 4.44 ng/mL;而 17 位已因甲狀腺癌死亡之病例,其血中 Tg 之平均濃度為 165.5 ± 43.3 ng/mL (P<0.0001)。此兩組甲狀腺球蛋白之濃度在統計學上有極大之差異性。同時也發現,濃度低於 3 ng/mL 者則沒有腫瘤再發之病例。同時,若比較乳突性甲狀腺癌及濾泡性甲狀腺癌,也發現其甲狀腺球蛋白平均為 31.8 ± 3.7 及 112.7 ± 19.5 ng/mL (P<0.0001),兩者也存在極大之差異性,也說明了為何濾泡性甲狀腺癌的預後比乳突性要差。

國外也有研究報告指出,手術前 Tg 上升的甲狀腺癌患者,在手術切除並進行放射碘治療後,Tg 會明顯下降。這類治療的患者又分為有服用甲狀腺素及未服用甲狀腺素二類,二者在 Tg 的追蹤判讀上略有差異。

服用甲狀腺素者:在服用期間 Tg 維持在 1.0 ng/mL 以內視為治療成功,若大於 5 ng/mL 者應懷疑是否復發,並進行全身碘131核子掃描,找出殘餘的癌細胞。

未服用甲狀腺素者:在追蹤期間 Tg 維持在 5 ng/mL 以內視為治療成功,若大於 10 ng/mL 者應懷疑是否復發。

以上乃國外之判定標準,實際狀況應視治療方式及檢驗方法而自行定訂。至少到目前為止,血清 Tg 濃度仍是已分化甲狀腺癌追蹤及預後判斷最重要之一個標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