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一套簡單動作專治肩周炎

玖玖骨科 發佈 2020-03-03T01:10:42+00:00

「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這似乎是老生常談的諺語,但從中醫血脈運行觀點來看,這一點也沒錯。許多民眾在步入中年、年過四十之後,都會覺得容易疲倦、腰酸背痛,但幾乎每個人都會自我解嘲,反正年紀大了,就會出現一堆問題。」什麼是肩周炎?

「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這似乎是老生常談的諺語,但從中醫血脈運行觀點來看,這一點也沒錯。許多民眾在步入中年、年過四十之後,都會覺得容易疲倦、腰酸背痛,但幾乎每個人都會自我解嘲,反正年紀大了,就會出現一堆問題。」



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一般又稱「五十肩」,因為本病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也就是說越接近50歲的人越容易患此病,這是因為人在年紀大了之後,氣血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再加上長期勞累所致,究其根本是我們身體臟腑功能失調,不能更好的抵禦外邪,疾病也就更容易的進入人體。



那肩周炎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中醫認為,肩周炎是風寒濕邪侵襲肩周筋脈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內因營衛虛弱,筋骨衰頹,外邪乘虛而入,傷及肩周筋脈,致使氣血不通而痛。若過力勞傷,血瘀氣滯均可導致肩痛凝滯,肩痛日久,則筋脈失養,而見肩部肌肉萎陷,關節僵硬。


簡而言之,肩周炎的發生是由於我們身體氣血不足,經絡不通,體內的營養無法補給肩周部位,再加病邪(包括長期勞損、外界風寒濕邪)的侵入,而且當我們的身體到了五十歲之後,身體臟腑功能開始下降,才會在這個年齡段發生肩周炎。


換言之,只要我們的身體能保證足夠的氣血,經絡暢通,身體臟腑功能提高,那肩周炎的發病條件也自然不會產生,肩周炎也不會出現在我們身上,也能保證在年齡大了之後,肩周炎不會復發。



肩周炎的症狀


① 功能障礙肩部活動受限,活動時肩周炎的症狀疼痛明顯。以肩外展、外旋、後伸受限為主。嚴重時肩處於內旋位,肌肉萎縮明顯。


② 疼痛是主要的肩周炎的症狀。肩部疼痛逐漸加重。多數位於肩前外測,可放射到肘、手及肩胛區,無感覺障礙。疼痛為持續性,常常夜間明顯。


③ 肩關節前、外、後方均有壓痛,以肱二頭肌長頭腱部壓痛最為明顯。肩周炎的症狀導致肩峰下及三角肌止點處也有壓痛。肩關節僵硬,主動、被動活動均受限。


哪些人容易患肩周炎


1.辦公室白領


白領一族是特別容易患上肩周炎的,尤其是一些經常伏案寫作或者是演奏家等職業的人士,特別容易患上肩周炎,由於長期姿勢不正確,過度疲勞都會導致人體肩部關節會有疼痛現象,如果發現肩膀有酸痛,一定要及時就醫,儘早到醫院去接受治療。



2.老年人


據不完全統計,五十歲以上的老年朋友們也特別容易患上肩周炎,由於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紊亂,新陳代謝會形成障礙,肌肉組織會有退行性的改變,所以很多人如果不注意就會發現肌肉會有疼痛性痙攣,以及廢用性萎縮等現象,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重視,經常到醫院去接受治療。



3.教師


慢性累積性疲勞也會導致人體出現肩周炎,所以一些老師也會患上肩周炎,每天都需要寫教學方案或者是上課用黑板寫字,許多肌肉都需要參與協調,這樣會導致肌肉以及肌腱等軟組織會有疲勞等現象,長期累積就會引發肩周炎。



肩周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目前,對肩周炎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服用止痛藥物只能治標,暫時緩解症狀,停藥後多數會復發。而運用手術松解方法治療,術後容易引起粘連。所以採用中醫的手法治療被認為是較佳方案,若患者能堅持功能鍛鍊,預後相當不錯。


夏季伏天是治療骨關節病的最佳季節,一方面自然界夏季陽氣旺盛,人體之陽氣亦隨之欲升欲旺,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此時利用中醫傳統的膏藥貼敷治療方法,陽虛者予以助陽,內寒凝重者予以溫里祛寒。


可以疏通經絡,扶助陽氣,溫里祛寒,從而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的治療目的。


得了肩周炎怎麼鍛鍊?


1、甩手鍛鍊:



做法:兩腳分開站立,先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鬆弛,然後甩動手臂,先前後,後左右,甩動幅度由小到大(與身體成30-90度),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鐘30-60次),每次1-5分鐘。


2、畫圓圈運動:



做法:兩臂分別由前向後,由後向前,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畫圓圈,幅度由小到大,達到最大限度為止,每次50-100下。


3、爬牆鍛鍊:



做法:患側手指接觸牆壁,手向上移至最高點,然後放下來,反覆做10-12次。


4、衝天炮:



做法:立位或坐位均可,兩手互握拳,先放在頭頂上,然後逐漸伸直兩臂使兩手向頭頂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5、展臂:



做法: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伸直向兩側抬起(外展)與身體成90度,兩臂展開後停5-10秒鐘後緩緩放下,每天做30-50次。


6、摸頸:



做法:坐位或立位均可,兩手交替摸頸的後部,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7、聳肩:



做法:坐位或立位,兩肩聳動,幅度由弱到強,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玖玖骨科平台致力於為骨科醫生、患者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中國骨科疾病專業管理平台。上玖玖骨科,骨科需求一站式解決。微信關注「玖玖骨科」公眾號,請搜索jiujiugk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