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長度測量:預測早產,宮頸長度是什麼?

十六之家 發佈 2020-05-28T05:56:15+00:00

來源:劉銘醫生 超聲們都希望寶寶能夠「安全著陸」。但是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不能接受的小意外:早產甚至是大月份的流產。如何來預測早產呢?什麼是宮頸長度(cervical length, CL)?首先熟悉一下女性的生理構造:子宮分為宮頸和宮體兩部分,懷孕後宮體隨著寶寶的生長而逐漸膨大。

來源:劉銘醫生 超聲

們都希望寶寶能夠「安全著陸」。但是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不能接受的小意外:早產甚至是大月份的流產。如何來預測早產呢?

什麼是宮頸長度(cervical length, CL)?

首先熟悉一下女性的生理構造:子宮分為宮頸和宮體兩部分,懷孕後宮體隨著寶寶的生長而逐漸膨大。宮頸在孕期能夠維持妊娠的穩定性,到了孕晚期宮頸才開始變軟變短,臨產時隨著宮縮的加強宮頸管逐漸縮短及擴張,讓寶寶可以通過宮頸,經陰道分娩。

正常情況下,妊娠14-28周時宮頸長度穩定,其變化符合鐘形曲線,在妊娠28-32周後,宮頸長度逐漸縮短是正常表現。宮頸長度的中位數為:妊娠22周前為40mm,妊娠22-32周為35mm,妊娠32周後為30mm。

短宮頸是指妊娠16-24周孕婦宮頸長度≦25mm,研究認為宮頸越短,早產的風險越大。

對於篩查發現的短宮頸人群可以通過干預措施(陰道黃體酮的治療、宮頸環扎手術等)來降低自發性早產的風險。因此識別宮頸較短的女性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認為進行性的宮頸管改變首先從宮頸內口開始,逐漸向宮頸外口方向消退,超聲檢查能夠在發現宮頸出現改變之前,第一時間發現宮頸長度的變化。因此超聲測量宮頸長度在早產的預測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些人需要測量宮頸長度呢?

在孕期需要對每個寶媽常規進行宮頸長度的篩查嗎?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規定。根據文獻統計,如果只是針對於既往有過早產史的寶媽進行宮頸長度篩查的話,將會漏診40%的短宮頸女性,並使其處於早產風險中。在一項大型研究中,對於沒有自發性早產史的單胎妊娠,進行宮頸長度的篩查顯著降低了妊娠37周前的自發性早產發生率。

在2020UpTodate 中 ,對於不同人群的宮頸長度的篩查有一個個體化的推薦方案:

單胎妊娠且無自發性早產史— 對於本次妊娠是單胎的寶媽,如果既往無自發性早產史,在妊娠20周左右時(18-24周)進行單次經陰道超聲篩查宮頸長度。

單胎妊娠且有自發性單胎早產史 — 有過自發性早產史的寶媽再次懷孕早產的風險比較高。對於這些高風險人群,推薦在妊娠14-16周(既往自發性早產的發生時間越早,則宮頸長度篩查開始時間就應越早)開始進行宮頸長度篩查,並且進行連續動態的監測。

單胎妊娠、無生產史,但有自發性早產的危險因素 — 儘管沒有自發性早產的病史,但是如果寶媽合併有早產高危因素(如既往宮頸手術史、輔助生育技術、吸菸等),在妊娠20周左右時(18-24周)進行單次檢查篩查宮頸長度。

單胎妊娠且有自發性雙胎早產史 —對於曾經有過自發性雙胎早產史的女性處理方法目前仍有爭議。如果雙胎早產發生在妊娠34周及之後時,推薦在妊娠20周左右時(18-24周)進行單次陰超篩查宮頸長度。但如果雙胎早產發生在妊娠34周前,本次妊娠則需要進行宮頸長度連續動態監測。

雙胎妊娠 — 對於本次妊娠是雙胎的寶媽推薦在妊娠20周左右時(18-24周)進行單次經陰道超聲篩查宮頸長度。

總結:

中期妊娠時宮頸長度短可預測自發性早產,並且宮頸越短,早產的風險增加。通過超聲測量孕婦的宮頸長度,可評估寶媽發生早產的風險!孕期宮頸長度的篩查不可以忽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