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房車,起源比你想像的早更多

扉旅汽車 發佈 2019-12-19T02:25:01+00:00

在網上或者文獻資料里翻閱一下,扉旅汽車編輯會發現相關於房車歷史的文章雖然不多,但幾乎都用到了「百年」這樣的詞彙概括房車歷史的時間長度。在相關的資料表述里,房車萌芽的時間一致認可為二十世紀初,出現在美國。

在網上或者文獻資料里翻閱一下,扉旅汽車編輯會發現相關於房車歷史的文章雖然不多,但幾乎都用到了「百年」這樣的詞彙概括房車歷史的時間長度。

在相關的資料表述里,房車萌芽的時間一致認可為二十世紀初,出現在美國。目前可見的資料描述的情境大致都是這樣:那個時候,一些崇尚自然的美國人民,渴望把家帶到路上,渴望橫跨美國大陸的旅行,從而打造了車輪上的家,之後和露營結合了起來,催生了一種全新的休閒方式。

可是,讓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為什麼自1886年奔馳汽車問世之後,遲遲過了二十多年才開始有了房車這樣的出行生活方式?是什麼因素機緣巧合的孕育出了房車出行這一現象?雖然工業發展是硬體基礎,但是思想和文化基礎是怎麼萌芽的呢?

二十世紀一零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經濟蕭條、勞資危機、核恐怖等一系列的世界性災難,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個人的命運和世界的前途,抱悲觀絕望的態度,心靈受到很大的創傷。從而促使以「非理性主義」為主要特點的現代派文學派出現,並且出現了很多個細分分支派別,到20年代形成流行的高潮。

期間,現代派文學提出一個概念:「在路上」。這個概念曾經讓美國青年一代激動。因為在路上,一個人擺脫了現實的固有的環境,面向廣闊的陌生和未知,新奇和挑戰並存,會使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強大。處在這個特定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下的美國的年輕人風靡著「在路上」這個觀念,並且用「房車」+「露營」的形式去實踐它。人們在自家後院用鐵架或者木架做車輛的底盤,再用木板或金屬板做一個小房子固定在底盤上。把帳篷、床、炊具等裝載進去,就可以信馬由韁的上路了。

也許從這個角度找到這樣答案的時候,你會發現,這種「出遊」方式的誕生伊始,並沒有那麼休閒,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和靈魂歸宿,更多的是折射出了當時的社會思潮:精神危機、唯心主義、非理性主義、神秘主義、虛無主義、個人主義。

以人文洞察的角度,扉旅汽車認為房車旅行的意義有二,即一種名為「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和一種名為「探索」的精神需求。是追求思想的旅行和精神的自由遊蕩。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篇「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能瞬間火爆——因為有人完成了我們嚮往且想做但又不敢做的精神追求。

如果把這種「在路上」的概念視作房車露營旅行的啟蒙思想,那麼我想說,中國才是這思想的起源鼻祖。

扉旅汽車編輯整理相關資料了解到,最早就要先說到老子,春秋時期(大約公元前490年),和孔子論道之後,西出函谷關,奔陝西,入甘肅,經天水、蘭州、酒泉等地,最後落腳臨洮。這一路雲遊講道,甚是自在。「去了兩三丈遠,還辨得出白髮,黃袍,青牛,白口袋,接著就塵頭逐步而起,罩著人和牛,一律變成灰色,再一會,已只有黃塵滾滾,什麼也看不見了。」(魯迅《出關》)。如果說老子出關才正是他思想傳播和事業起步的轉折點的話,那麼,在路上的狀態,才是老子思想不斷升華和廣為傳播的靈感源泉。

再說孔子,孔子在拜別老子的二十年後,開始了整整十四年的「在路上」行程,他和學生們乘著馬車,從55歲走到了68歲。這是一次載入史書的「周遊列國」,他沿途講的話,被學生們記錄下來,不斷的分享給各個邦國諸侯和統治者聽,傳播給黎民百姓聽。歸來後已是古稀,卻造就了流傳千年的中國文化。

在這兩位聖人之後,還有墨子,為了他的「兼愛」、「非攻」的思想理念的貫徹,徒步十天阻止楚宋之戰。再有幾百年後的蘇軾,12年輾轉在起起伏伏的路上,才有了「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正如余秋雨先生總結:幾百年間,中國最聰明的人全在路上,中國文化全在路上。

可以解讀為,是「在路上」成就了文化精神,有利於文化的創造;也是文化追求促成了「在路上」,一代代文人墨客、哲學家、思想家在路上成就了自己。

《詩詞大會》的熱播,「漢服文化」的流行等現象說明了古風不古,兩千年來人們仍然推崇著傳統文化,滄海桑田,聖賢的軌跡早已不可尋,彼時車馬很慢,道路長且蹉跎,與其說在路上是內心的堅守,不如說是時代的選擇。如今的在路上,是到達與到達間的遊刃有餘;也是心情與心情間的自在呼吸;更是人生與人生的暢意共鳴。

如今的房車、露營旅行者們,享受著「在路上」的生活狀態。不必在意去哪,此時此刻,出發就已經足夠,也許有的終點,就在路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