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壽命會減多少年?做好這6點,你不比正常人差!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發佈 2020-04-15T11:07:40+00:00

長期血糖過高,血管不斷受到高糖的侵蝕會發生損傷,血中的脂質就會趁機沉積在血管上,隨之引起炎症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斑塊不斷變大,引起血管堵塞就會導致周圍組織器官缺血。

很多人被確診為糖尿病後,一時接受不了,感覺生活好無助。於是便開啟了百度搜索模式:得了糖尿病我還能活多久?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提問,提問下方也有很多回復。你憂心忡忡的篩選著一條條回復,較專業的回覆不禁讓你佩服,危言聳聽的回覆又嚇得你癱軟在床,勸解安慰的帖子又讓你重整旗鼓,可是看完後心裡底氣還是不夠足,到底該相信哪個?

依我看,網絡帖子只是個參考,患病在身的你要相信醫生,相信自己。

有人說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這裡的不死並不是真正的長生不老,而是針對癌症而言的。說明糖尿病確實是一個危害人生命的疾病,但如果積極治療,還是可以長壽的。

想要長壽,前提必須要有個健康的身體,就像一輛車,如果不定期做好保養,不加以愛惜,那麼開不了多少年就會報廢。如果正常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並不會比規範化治療的糖尿病人活的更長久,相反,糖尿病人獲得長壽的機會會更多。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最危險的併發症就是高血糖對於血管的損傷,血管的壽命可以說是人的壽命。

長期血糖過高,血管不斷受到高糖的侵蝕會發生損傷,血中的脂質就會趁機沉積在血管上,隨之引起炎症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斑塊不斷變大,引起血管堵塞就會導致周圍組織器官缺血。最終造成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傷。

怎樣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1.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習慣對於預防糖尿病引起的健康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儘量使血糖水平保持在以下健康的範圍內:飯前血糖70-130mg/d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180mg/d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約7%。每天至少2次檢測血糖水平,並觀察食物和活動對血糖的影響。

2. 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糖尿病患者應該堅持低脂、低鹽、低糖的飲食原則,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並記錄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應選擇攝入高纖維碳水化合物,如綠色蔬菜、水果、豆類和全穀物等。

3. 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水平。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因此應該密切監控血壓和膽固醇的水平,必要時應該進行藥物治療。

4. 適當運動。長期堅持鍛鍊對於降低血糖、血脂、有效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有較好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運動方式可以採取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不要做短時間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如賽跑、舉重等。

5. 每天檢查足部:經常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破潰、擦傷、水皰、嵌入趾甲、發紅或者腫脹。注意每天仔細清洗並擦乾雙腳。使用乳液以免皮膚乾燥或者腳後跟乾裂。在炎熱的路面或者沙灘上要注意穿好鞋襪。在寒冷的天氣穿好鞋襪,及時修剪腳趾甲。

6. 補充睡眠:睡眠不足,進食量會趨於增多,血糖不穩定。睡眠充足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更為健康的飲食習慣,血糖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改善。

總之,糖尿病患者的壽命長短與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有無併發症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可以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這樣糖尿病患者就會和正常人壽命一樣或者更長。但是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或者出現併發症,則患者整體預後差、壽命則就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