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例子初見端倪:買房後房價下跌咋辦?專家:多個因素要留意

樓市指聞i 發佈 2019-12-19T23:06:36+00:00

當下的房地產到底是什麼局勢呢?很多人看不清、摸不透,房地產業內看漲看跌也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買房大事上,剛需們不知所措,到底該不該買、應該什麼時候買,未來房價是下跌還是上漲?這都是一系列問號。

當下的房地產到底是什麼局勢呢?很多人看不清、摸不透,房地產業內看漲看跌也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買房大事上,剛需們不知所措,到底該不該買、應該什麼時候買,未來房價是下跌還是上漲?這都是一系列問號。

前幾日,筆者的一位粉絲訴苦:他購買了一套房子,在30天裡,同一個小區另外一套房子掛牌價從2萬跌至1.5萬了,真的有人拋售房產?還是樓市確實在走下坡路,房價要跌了?乍一看起來,這種信息就很異常,真的有房子的房價能在30天的時間裡從接近2萬元的高度,滑落到1.5萬元左右的水平嗎?大機率是不可能的,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

這位購房者買房經歷也是幾經波折,從2014年就開始準備買房了,工作在一般二線城市,房價尚且不算高,在當時憑藉著一己之力,可以支付一套小房子首付的。不過,2014年的房地產市場看跌氣氛很濃厚,各種房地產專家紛紛預測「我國房價拐點已經來臨。」就連龍頭企業萬科也宣布「樓市拐點論」,所以剛需購房者自然猶豫不決,所以當時這位粉絲也沒買房。

隨之而來的樓市景象可想而知,從2015年開始,房價輪番上漲,到了2016年底,自己原本幾十萬元積蓄已經不足以支撐上漲後的房價水平了,所以買房念頭只能暫時打消。房地產經過2017年至2019年的3年全方位、多舉措調控之後,現如今已經平淡坦然。按理來說,房價平穩恰恰是剛需買房的最佳時機,不過市場上的購房人群並不這麼想。

當習慣了過去20年的房價上漲帶來的濃厚收益之後,面對房價平穩,買房大事更顯得猶豫不決。所以當下剛需購房者們觀望成為了最大的特點,炒房者不買房、退出樓市了,剛需們也跟著「退出」了,這位朋友也在其中。



市場上真的有很多剛需嗎?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居民槓桿率和家庭消費信貸問題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9年8月份,我國的購房貸款餘額從9萬億大漲到了大約25.8萬億,平均每年增長23.4%。首套房貸款增速為 15.8%,首套房之外的多套房貸款增速32%。報告還分析指出,2018年前三季度,買房投資的比例占據占58.2%,改善需求占26.7%,而首次購房的剛需僅占15.1%。

這幾組數據顯得就非常有意思了,純粹的剛需購房者僅僅占到了所有買房人群當中的15.1%比例,所以說,市場上廣大自稱為「剛需」的購房人群,其實就是實實在在的炒房者。炒房者退出了嗎?是炒房團退出樓市了,但是炒房者並沒有離開,而且陪伴在你我的身邊。筆者這位分粉絲就是一位「偽剛需」,因為太過於看中投資升值屬性了,所以才錯過了多次買房機會。

2019年中旬,他終於下定決心入手一套單價2.1萬元的房子,能借錢的全部借完了才好不容易湊齊首付款,所以房子來得太不容易,同時也包含著「五味雜陳」的買房經歷。30天之後,這位購房者又表現出了極度不淡定的狀態,才來向作者反應這個信息。通過這1個例子初見端倪:房產正在被「拋棄」?專家:真相可能不止這個:



1、有人拋售房產嗎?答案是否定的。前邊說到,剛需的比例非常少,既然85%的購房人是買房投資的,那麼必然資金不會少,能買5套房子的人,會因為房價平穩期過長而拋售房產嗎?基本上不會。在國家一再定調之下,房住不炒成為了當下樓市和未來樓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房住不炒的前提條件下,既要防止房市過熱、同時也要防止房市過冷,冷熱不均都不利於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由此我們才見到了「調控抑制房價」,同時也見到了「禁跌令」頻頻襲來。


只要這種調控舉措持續存在,那麼市場上的房價就不可能出現多達的波動和變化,因為各大城市的房地產管理部門把著關、看著房價呢。每平米跌5000元,100平米就下跌50萬元,幅度太大,出售時估計連備案審查都無法通過。

2、為啥看到房價降低這麼多?其實是信息不對稱作怪。既然不可能有業主願意降價這麼多出售房子,那麼為啥這位購房者看到了網上同樣小區的房子房價跌了呢?其實是買賣雙方對房產信息的理解不同而已。網上房價信息主要來自於房地產中介,它們掛牌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看房者,價格可以隨便寫,只要能吸引人,所以「大幅降低房價」的掛牌方式成為了屢試不爽的吸引顧客手段,正是要引起看房者的「心裡波動」。

很多購房者買房心理已久,當看到房價略有跌幅的時候,滿懷期待沖向房地產中介,卻偏偏被告知:「這套房子已經出售,我們還有價格稍微高一點的房子出售,帶你看看。」房價平穩期,購房者紛紛站到了觀望者行列,所以售房者如果不採取一些「非常手段」,往往難以吸引看房者到來,這就是所謂的市場「鲶魚效應」。如果這位購房者稍微懂一些售房知識,或許就不會有此疑慮,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人們也不會這麼廉價出售房產的,誰會跟自己的財產過不去?

學習房價知識,可以關注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