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療的最後一步:心臟康復的核心——運動處方,請收藏

急危重症齊大夫 發佈 2020-04-18T13:51:37+00:00

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基數非常之大,儘管我們一直在倡導大家要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面對生存的現實,人人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健康而去謀生賺錢,還有一些人對健康的認識尚有不足的人,我們能理解。

「可以忍受病痛,但不能接受冷漠」

沒有服務與關愛,只有藥物、支架和手術的醫學是「冰冷」的醫學。

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基數非常之大,儘管我們一直在倡導大家要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面對生存的現實,人人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健康而去謀生賺錢,還有一些人對健康的認識尚有不足的人,我們能理解。

在預防難以做到,或者已經得了心腦血管疾病的情況下,又或者藥物、支架、手術已經解決危急時刻的情況下,如何讓病變的心臟恢復如初,重返社會,則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近10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現在,全世界人民對運動的興趣有了大幅提高。

然而,大量的心臟病患者運動仍然不足。一方面,沒有足夠的運動,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更容易導致冠心病;另一方面,得了冠心病以後對運動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導致失去了運動的信心

因為害怕運動→運動次數過少→恐懼進一步生病→惡性循環身體更差。

運動是心臟康復的核心程序。不能因為冠心病出現的胸悶而拒絕運動,根據病情、由輕到重的循序運動,會讓心臟更加健康,如若不然,冠心病只會惡性循環


以下是筆者總結的心臟病病人的運動處方,運動項目僅供參考。

【備註:最大運動心率=220-年齡(女性)/205-年齡(男性)】

一、低強度有氧運動處方:

(1)運動目的:增強有氧運動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減輕體重和減少體脂含量。

(2)運動項目:健走或慢跑。

(3)運動強度:低度/中度

(4)目標心率:達到最大運動心率的40%-60%

(5)運動時間:10-15分鐘。(不算休息和運動前準備)

(6)運動頻率:3-4次/周

二、中等強度耐力運動處方

(1)運動目的:增強有氧運動能力、增強循環呼吸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減輕體重和減少體脂含量。

(2)運動項目:健走或慢跑。

(3)運動強度:中度/高度

(4)目標心率:達到最大運動心率的60%-70%

(5)運動時間:30分鐘。(不算休息和運動前準備)

(6)運動頻率:4-5次/周

三、高強度間歇運動處方

1)運動目的:提高有氧和無氧運動能力、增強循環和呼吸功能、減輕疲勞感。

(2)運動項目:功率車或中速跑。

(3)運動強度:高度。

(4)目標心率:達到最大運動心率的75%-90%

(5)運動時間:2-5分鐘,共3-6組,每組間隔1-2分鐘。

(6)運動頻率:4-5次/周


四、間歇性超高強度運動處方

1)運動目的:協調骨胳肌功能、減輕疲勞感。

(2)運動項目:功率車或運動踏板。

(3)運動強度:高度。

(4)目標心率:達到最大運動心率的90%-95%

(5)運動時間:5個循環,30秒負荷90秒停頓,共3-6組,每組間隔1-2分。

(6)運動頻率:3-5次/周



總結:

心臟康復並不是只有運動,但運動確是心臟康復的核心。我知道,阻礙運動的從來都不是軀體本身,而是一顆難以堅持、以及覺得冠心病沒什麼大不了的輕浮之心。藥物和支架是救急的無奈之舉,不是治療的源頭,望周知。動起來,心臟才更健康!

(完)

更多醫學乾貨,關注齊大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