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使用放射性碘治療,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中大腫瘤李秋梨醫生 發佈 2020-04-26T04:19:55+00:00

其實,相比放療和化療,RAI治療副作用小得多,不會引起嚴重的嘔吐、脫髮、血尿等。如果僅在CT上有輕微的纖維瘢痕表現,但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度乾咳,不需要任何藥物治療;如果出現咳嗽、氣急,但症狀輕微,並且沒有發熱,僅需要口服止咳糖漿或化痰、平喘藥物等即可,可以考慮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

碘131(I-131)是一种放射性物質。那麼,甲狀腺癌術後接受放射性碘(radioactiveiodine,RAI)治療安全嗎?


其實,相比放療和化療,RAI治療副作用小得多,不會引起嚴重的嘔吐、脫髮、血尿等。治療過程中,一般只有輕度的胃腸道反應、頸部和腮腺腫脹等表現,大多數都將自行緩解,個別反應嚴重的患者,接受針對性治療後也能緩解,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基本沒有影響。RAI治療中會釋放出少量γ 射線,對生育沒有不良影響,也不會增加其他部位腫瘤的發生率。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RAI的不良反應


早期反應


是指治療過程中即可出現的不良反應。這些症狀大多可自行好轉。


胃腸道不適(噁心和嘔吐)


大約30%的成年患者會出現,兒童症狀更明顯。RAI引起的胃腸道不適常在用藥後約4~12小時出現,通常在36小時後消退。


唾液腺炎/口乾


唾液腺炎是指腮腺、舌下腺等腺體發生炎症和腫大,可能表現為發熱、疼痛、口乾、吞咽困難、面部腫脹等。成年人發生率約為30%。甲狀腺癌轉移灶治療碘用量大,更容易出現唾液腺炎和喉頭水腫,通常在治療後一周內出現。


為緩解炎症,可在醫生指導下適量口服強的松片。口含維生素 C 片或經常咀嚼口香糖,可促使唾液分泌,預防或減輕輻射對唾液腺的損傷。


為緩解口乾等不適,一般可在口服I-131一天內,開始含服酸性糖果或維生素C,連續3天。服I-131後,應大量飲水和服用緩瀉劑(如氨磷汀等藥物),促進排泄,減輕副作用。但大量飲水排泄,可能引發電解質紊亂,出現疲勞、抽筋、痙攣等症狀,一旦出現,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絕大多數都是暫時性的,發生率大約為25%,極少會發生永久性骨髓抑制。一般會導致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減少6~10周,並在治療後1~2個月降至最低點,一般6~12個月內都將自行緩解。


骨髓抑制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骨轉移的病灶數量和病灶攝取的I-131的量。因此RAI治療期間,醫生會常規檢查血常規及腎功能情況,以便監測和及時處理。


乾眼症


RAI治療後,極少數患者還會出現暫時性的乾眼症和淚腺功能紊亂,絕大多數可自行緩解。

長期反應


這類併發症將長期持續存在、或是結束治療後一段時間後才出現。


放射性肺纖維化


具有瀰漫性肺轉移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在短期內接受反覆較大劑量的RAI,可能會發生肺纖維化。您可能有咳嗽、氣急、發熱等症狀,並且在治療後加重。


如果僅在CT上有輕微的纖維瘢痕表現,但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度乾咳,不需要任何藥物治療;如果出現咳嗽、氣急,但症狀輕微,並且沒有發熱,僅需要口服止咳糖漿或化痰、平喘藥物等即可,可以考慮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果咳嗽、氣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伴高熱、CT表現出明顯滲出,需要立即停止RAI治療,需要在靜脈抗炎治療的同時,加用糖皮質激素、吸氧,必要時採用呼吸機。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用上激素,必須足量、足療程用藥,待症狀控制和影像學表現明顯好轉後,逐漸減量。用藥劑量的增減要遵醫囑,您千萬不要自行增減或停藥,以免病情反彈。


第二原發性惡性腫瘤(secondmalignant neoplasms,SMN)長期、大劑量應用I-131(通常劑量累計超過500~600毫居里),SMN的發生率可能會增加,但總體上風險較低。可能發生的SMN有白血病、膀胱惡性腫瘤和結直腸癌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合併其他慢性疾病、或者您是高齡患者,持續甲狀腺功能減退、加上清甲後的損傷,基礎疾病可能在短期內病情加重,您需要密切留意自己的狀況,出現異常及時請醫生處理。

本文轉載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

作者:沈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鄭曉珂醫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