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體檢總有漏網之癌?發現癌?體檢更靠譜!這幾類人尤其需要!

藥葫蘆娃 發佈 2020-04-17T16:18:49+00:00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2020年3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過350萬人,死亡病例超過200萬人,癌症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2020年3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過350萬人,死亡病例超過200萬人,癌症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

毫不誇張地說,癌症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雖然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但並非不可根治,防癌體檢是實現早診早治的重要手段。

防癌體檢?那是什麼?

莫急!

防癌體檢有助實現早診早治

大部分癌症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複雜漸進的過程,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就目前的醫學科技而言,採用現代的影像技術和腫瘤標記物等進行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早期病灶,採用科學手段進行治療,癌症是有機會被根治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

但是,與肆虐的發病情況相比,我國早期治療的癌症患者比例較低。越晚治療往往意味著更為高昂的治療費用、更加痛苦的治療過程以及難以滿意的治療效果。


健康體檢≠防癌體檢

很多人誤認為健康體檢就是防癌體檢,只要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就可以早發現癌症。

事實並非如此!

健康體檢與防癌體檢有很大區別。

健康體檢是常規慢性病的檢查,用以掌握心功能、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一般身體狀況。

防癌體檢則是通過一些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X光、MRI等)、實驗室取樣化驗(檢查血液、糞便或者其他體液,尋找腫瘤標誌物)以及常規體格檢查(比如用觸摸去尋找乳腺癌和睪丸癌的腫塊)等,檢查身體是否有癌症存在,在癌症處在萌芽狀態時就發現它。

很多癌症,如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在病程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很難主動感受到身體的變化。通過防癌體檢可以實現癌症的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機率。


防癌體檢並非適合所有人

防癌體檢並非是對所有人進行所有癌症的篩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到,應對主要發病癌症進行定期篩查。在我國,主要發病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宮頸癌、攝護腺癌等。其中,男性發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是乳腺癌。

目前,防癌體檢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症,根據人們的 年齡段、職業特點、生活習慣(吸菸、酗酒等)、腫瘤家族史、與腫瘤相關慢性疾病的發病情況 (B肝、多年乳腺增生)等確定重點篩查項目。


常見癌症的篩查方式

以下四類人群更要重視防癌體檢:

長期從事下列工作或經常與其接觸者,如石棉、苯、鎘、鉻、鎳、砷、木屑、放射線、氡及氡子體、紫外線、烷化劑、芳香胺、多環芳烴、已烯雌酚、氯乙烯、4-氨基聯苯、雙氯甲基醚、煤煙和焦油、殺蟲劑、橡膠、冶煉業、家具製造等。

有癌症家族史和現有癌前期疾病的人。

長期吸菸或重度吸菸者、被動吸菸者、嗜酒者,以及有其他特殊嗜好者。

其他情況:如患有乙型、丙型慢性肝炎,肝硬化。愛滋病患者、肥胖、不育、未曾哺乳、性交年齡過早、多個性伴侶、同性戀者及慢性血吸蟲病患者等。


癌症不同,體檢周期不一樣

不同部位的癌具有不同的特點,病程長短不一。如宮頸癌,從不典型增生髮展到原位癌有5~10年的歷程,如果能每隔3~5年篩查1次,即可做到早期發現。而有些癌的發展速度極快,如肝癌,它的自然病程約為2年,其中亞臨床期為8個月,若體檢間隔時間為1年,就會出現晚期患者。若體檢間隔時間定為半年,則絕大多數的肝癌患者處於亞臨床期,可以被治癒。又如肺癌,應半年查一次,否則,不易發現早期癌。

所以,應針對不同癌種的不同特點,確定不同的體檢間隔時間,以免發生漏診。

此外,一些其他預防癌症方法,如接種疫苗、癌症基因篩查等也被用於癌症的預防和早期篩查。


藥娃溫馨提示:

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防癌體檢,不要輕信偏方或虛假廣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