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腰椎片子明明不重,疼痛卻不緩解?骨科醫生為您解答

骨科曉王醫生 發佈 2020-04-17T19:36:30+00:00

最近哈爾濱疫情有反彈趨勢,門診預約號源緊張,許多患者朋友無法到門診就診,於是把腰椎片子或者報告發給我,很多時候,從片子上看腰椎的問題並不嚴重,但是為什麼腰腿痛不緩解甚至會加重呢?

最近哈爾濱疫情有反彈趨勢,門診預約號源緊張,許多患者朋友無法到門診就診,於是把腰椎片子或者報告發給我,很多時候,從片子上看腰椎的問題並不嚴重,但是為什麼腰腿痛不緩解甚至會加重呢?相信,這也是很多患者朋友心中常有的疑問,下面,就聊聊「症狀重,影像輕」的問題。

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您將了解以下內容:

  • 報告上顯示膨出?硬膜囊稍受壓?到底嚴不嚴重?
  • 什麼是Schmorl結節,會壓迫神經嗎?
  • 報告上顯示腰椎體邊緣變尖,骨質增生,能治好嗎?
  • 腰椎間隙變窄說明什麼問題?
  • 神經受壓不重,為什麼腰腿痛卻久治不好?

報告上顯示膨出?硬膜囊稍受壓?到底嚴不嚴重?

膨出和突出,一字之差,但是卻代表了腰椎間盤突出的不同階段。

椎間盤由周圍的纖維環和中央的髓核組成,在椎間盤的前方有前縱韌帶,後方有後縱韌帶,以此為基礎,根據最新的分類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症可以分為5型。

  • 膨出型 纖維環有部分破裂,但表層完整,此時髓核因壓力向椎管內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這一類型保守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癒;
  • 突出型 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但後縱韌帶仍然完整。此型常需手術治療;
  • 脫出型 髓核穿破後縱韌帶,形同菜花狀,但其根部仍然在椎間隙內。需手術治療;
  • 游離型 大塊髓核組織穿破纖維環和後縱韌帶,完全突入椎管,與原間盤脫離。需手術治療;

因此,膨出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最輕的類型,通常保守治療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並不嚴重。

什麼是Schmorl結節,會壓迫神經嗎?

有些時候,檢查報告單上會提到「Schmorl結節」,其實,這屬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一種特殊類型。

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

  • Schmorl結節 指髓核經上下軟骨板的發育性或後天性裂隙突入椎體松質骨內;
  • 經骨突出 是髓核沿椎體軟骨終板和椎體之間的血管通道向前縱韌帶方向突出,形成椎體前緣的游離骨塊。

因此,當報告上出現「Schmorl結節」時,通常無需手術治療。

報告上顯示腰椎體邊緣變尖,骨質增生,能治好嗎?

也許在有的朋友印象中,骨質增生多出現在膝關節,腰椎骨質增生很少聽說。其實腰椎骨質增生同樣是一種骨關節慢性退行性疾病。人類直立行走時,腰部為軀幹和骨盆的連接點,在軀幹活動時,骨盆相當於「底座」,軀幹的穩定性主要在於腰部,因此,腰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退變。

  • 腰椎骨質增生是人體自我保護,自我修復逐漸形成的,椎體骨質增生可增大承載面積,提高機體穩定性,是身體對機械環境漸進性改變的自我保護反應。
  • 大多數老年朋友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骨質增生,大多數情況下,腰椎骨質增生平時沒有任何不適或者感覺異常,只有在體檢時查見有腰椎骨質增生。
  • 但是對於有症狀的骨質增生,卻是需要積極治療,腰椎骨質增生可表現為腰部酸痛、脹痛、僵硬感。嚴重的骨質增生也可引起神經根壓迫,出現下肢放散性疼痛,腿部麻木感、感覺減退及下肢無力。當骨質增生引起椎管狹窄時,還會表現為間歇性跛行,甚至二便障礙。

因此,「腰椎體邊緣變尖,骨質增生」若無症狀,無需特殊治療,也沒有辦法根治「骨質增生」,畢竟不能返老還童,平時注意觀察就可以了。

腰椎間隙變窄說明什麼問題?

腰椎間隙內有什麼?腰椎間盤,因此腰椎間隙變窄說明椎間盤已經退變「變扁」,很有可能被「壓塌」了,這時就要警惕腰突向後壓迫神經了。

腰椎間盤是人體負荷最重的部分,正常的椎間盤富有彈性和韌性,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但是在20歲以後,人體的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變,椎間盤中髓核的含水量逐漸減少,椎間盤的彈性和抗壓能力也逐漸減退。在此基礎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動作,比如扭腰,拎重物等,使腰椎間盤反覆被擠壓、扭轉,容易使腰椎間盤產生」裂痕「,久而久之,裂痕不斷加大,纖維環逐漸變為薄弱。某一次」恰巧「的活動,甚至日常活動,都可能使得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這些變化,在影像學表現之一,就是「椎間隙變窄」。

因此,當出現「腰椎間隙變窄」時,就需要引起重視,有可能「壓迫神經」了

神經受壓不重,為什麼腰腿痛卻久治不好?

實際上,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疼痛原因複雜,大家通常理解的腰突壓迫神經只是引起腰背痛或者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原因會引起腰腿痛。

  • 化學性神經根炎 當椎間盤變性,纖維環薄弱破裂後,纖維環內的髓核從破口中逸出,沿著椎間盤和神經根之間的通道擴散,髓核中含有的蛋白多糖會對神經根產生強烈的化學刺激,產生化學性神經根炎,也會導致神經功能障礙以及疼痛。
  • 椎間盤自身免疫 椎間盤髓核組織是體內最大的、無血管的封閉組織,與周圍循環毫無接觸,因此人體免疫功能並不「認識」髓核組織。當椎間盤退變、髓核突出,在修復過程中新生的血管長入髓核組織後,人體的免疫組織會把髓核認為是「外來物」,產生抗原,產生免疫反應,這也會導致局部產生炎症,引起疼痛
  • 椎間失穩與異常活動 當腰椎間盤纖維環退變、撕裂、鬆弛時,不僅會使「腰椎間隙變窄」,還會導致椎間盤的穩定性丟失,臨近椎體間「鬆動」,腰椎穩定性不足,這些同樣會刺激周圍的痛覺神經末梢產生疼痛。

因此,很多情況下片子上看「壓迫」「狹窄」並不重,但是疼痛卻很明顯,可能炎症,失穩,勞損等因素導致了慢性的腰腿痛。

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歡迎關注評論,也歡迎朋友們加入我的圈子,謝謝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