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能否填補抗疫醫療設備的缺口?

略大參考 發佈 2020-04-20T12:28:43+00:00

醫療設備從製作出廠到真正能投入使用需要一定的周期,於是,人們想起了3D列印技術,發展已有些年頭的3D列印是否真能成為新的希望?


作者:Rishi Iyengar

編譯:chaya


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球,在一線工作人員和醫院努力與之病毒抗爭時,所需的醫療設備卻跟不上病毒的擴散速度。醫療設備從製作出廠到真正能投入使用需要一定的周期,於是,人們想起了3D列印技術,發展已有些年頭的3D列印是否真能成為新的希望?


近幾周以來,不少跨國企業、當地公司和各大學院,甚至是3D列印的個人愛好者一起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列印團隊。他們聚集在一起,以期通過使用3D印表機來製作抗疫所需的防護面罩、口罩、咽拭子甚至是呼吸機的零件,來填補醫療物資緊缺的空白。


惠普公司負責3D列印和數字製造的代理總裁雷蒙·帕斯特(Ramon Pastor)就表示:「3D列印技術的反應能力其實非常快,從構思、設計、原型製作再到生產,所需的時間非常短。而對於相同的過程,傳統製造商可能要花費數天甚至數周才能生產出來。」


能使用3D列印的產品清單,也恰恰證明了3D列印技術具備緩解醫療供應危機的潛力。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僅惠普一家公司就在其美國和西班牙的列印中心製作了50,000多種產品,並分發給了所需醫院機構。


除了剛需的防護面罩和口罩外,為了防止因手觸摸而感染細菌,惠普製作了可以用肘開關的門把手。此外,惠普還在開發可用於測試病毒的咽拭子,以及由3D列印部件製成的室外急救呼吸機,而這些設備將在未來幾周通過測試後投入生產。


民間自製醫療設備的舉動正蓬勃發展著,但3D列印技術離真正能填補醫療設備的空缺卻仍然有差距。


儘管有些醫院已經開始使用3D列印的產品來增加其供應庫存,但對於某些關鍵的醫療設備,如呼吸機等,3D列印出的產品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醫院有關負責人可能無法放心使用這些產品。


同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態度也非常謹慎。迄今為止,對於已提交的3D列印醫療設備的申請,僅批准了一小部分投入生產。


但FDA也在其官網上寫到:「在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一特殊期間,3D列印技術也許能幫助增加醫療設備的庫存,某些設備用3D列印的確也會更適合。」


1、「抗疫之戰」


負責3D列印的團隊以及部分醫學界人士,似乎對3D列印技術給予了很高的希望。


許多大學聯合圖書館,將有關的3D列印的設備都收集在了一起,也有3D列印的發燒友從家裡搬來設備前來協助。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則開始與競爭對手進行合作,以加快生產醫療設備的速度。


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區,一家擁有100台3D印表機的3D列印商Tangible Creative,已經和在布魯克林市的競爭對手MakerBot進行合作,並一同與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創建了名為Covid Makers Response的3D列印聯盟。該聯盟每天能製作約2,000個面罩,並由志願者負責送往曼哈頓的30多家醫院。



Tangible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Nevaris A.C.感慨到:「感覺現在就像在打仗一樣。」


而這只是這場全國性運動中的一部分。現如今企業不管大小,有能力的都開始生產醫療設備。


美國主要的汽車製造商現已改為製造呼吸器、蘋果等科技公司正在設計防護面罩、製造手機配件和遊戲硬體的公司也轉向生產面罩。大多數公司都是在現成的製造基地來進行生產,而福特表示他們會在先進位造中心來生產一次性口罩。


安東尼·科斯塔(Anthony Costa)是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的教授,也是醫療創新中心Sinai Biodesign的主管,該中心一直在幫助醫院採購3D列印設備,他提到:「在整個危難中,3D列印的有關聯盟真讓人有些嘆為觀止。」


他補充到:「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以眾包的方式來做這件事。每個擁有3D印表機的人都把機器從地下室里搬了出來,直到在整座城市裡都布滿了他們的設備,來確保關鍵醫療組件的列印需求。」


本月初川普總統援引了《國防產品法》,以加快呼吸機和其他設備的生產。儘管如此,但大部分設備的交付時間仍要等到6月。


多數3D列印公司表示,儘管他們無法替代傳統的製造業,但缺乏設備,醫護人員的生命都受到威脅,而3D列印技術相對較快並擁有良好的延展能力,是眼下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3D列印公司Shapeways的CEO格雷格·凱斯勒(Greg Kessler)對此表示:「3D印表機的生產速度很快,因此能填補那些短期的供應鏈缺口……很顯然,這也是為什麼3D列印技術在此時是最佳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Shapeways生產出的面罩都分給了紐約的各家醫院,並且他們還在生產咽拭子,以及可供多個患者使用的呼吸機分配器。


2、3D列印並非完美


某些醫療設備相比其他醫療設備更容易生產,因此許多3D列印都集中在生產面罩這類設備上。


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學中心,一位急診醫學教授和冠狀病毒負責人,珍妮·諾布爾(Jeanne Noble)在採訪中告訴CNN Business:「一般情況下,面罩要能舒適地貼合在額頭上,遮住口罩。並且不能太長,以免醫護人員俯視時會碰到自己的上胸部而妨礙工作。同時還要是塑料材質,因為塑料透明方便觀察病人。達到這些要求後,面罩就能正式使用了。」


而其他更基本的醫療設備如呼吸機和口罩等之所以難以投入生產,因為這些設備的製作要求比較特別,並且生產通常需要獲得FDA的批准。


但現在呼吸機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美國的一些州,由於呼吸機嚴重短缺,一些患者會因此喪命。


「隨著感染人數不斷上漲,院方高層也開始深入了解3D列印技術,並思考呼吸機匱乏會將患者置於何種風險?」西奈山醫院的科斯塔醫生表示,「正如大家所知,呼吸機是用來維持生命的設備,但並不是隨便去某個商店買買零件就能拿來使用。作為醫生,我們要先對3D列印出來的某些東西進行研究試驗,符合要求了才能拿來使用。」



FDA也警示到,3D列印設備雖然可提供物理屏障保護,但卻不能完全保證能阻擋較小的液體或空氣中的顆粒。


根據FDA網站的描述:「3D列印面罩可能看起來更像傳統的PPE(個人防護用品),但是卻無法保證在隔絕性、耐流體性、過濾和控制感染方面提供同等水平的保護。」


FDA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FDA聯合國家健康中心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一起評估了50份3D列印的生產申請。但目前為止,僅批准了一份口罩和八種面罩的申請用於臨床,以及另四種口罩用於社區使用。


該發言人補充到:「面對疫情,我們也想靈活多變,儘可能滿足醫療設備供給需求。大家提交的生產申請只要符合數據要求,我們就會迅速進行審批。」


3、但3D列印仍是希望所在


目前看來,仍有一些醫院在繼續挑選符合使用要求的3D列印設備。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就與3D列印公司Carbon進行合作,製作用於檢驗冠狀病毒的咽拭子。並且諾布爾教授預計,咽拭子將在未來兩周內投入使用。


她表示:「現階段測試拭子依舊非常緊缺,如果這次3D列印能成功,將有著至關重要的貢獻意義。」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去年的報告顯示,2018年在美國售出了近60萬台價格低於5000美元的消費型3D印表機,因此美國境內潛在著龐大的3D列印技術網絡,必要時能加以利用。


Tangible Creative、惠普和Shapeways早已將他們3D列印醫療設備的設計文件發布在了線上,以供任何有需要的人進行列印。


Tangible的聯合創始人兼工業設計總監尤金·張(Eugene Chang)說到:「這種列印並不需要模具。下載了數字文件後,您還能將它分享給其他人,讓他們繼續列印,就像通過發送郵件在2D印表機上操作一樣。」


但西奈山醫院教授科斯塔表示,即使獲得了必要的批准,更先進的設備也需要更加工業化的印表機來操作。據FAS報告,截至2018年,在全球範圍內售出了14萬台工業化印表機。


大多3D列印公司都表示,一旦解決了監管和測試障礙的問題,他們就可以快速投入批量生產。惠普3D列印的代理總裁Pastor就談到,單在惠普美國的工廠,每周就能生產出100萬支測試拭子。


當全球陷入病毒恐慌之中,儘管3D列印技術無法完全彌補醫療設備空缺,但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燃眉之急。


文章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20/04/16/tech/coronavirus-medical-equipment-3d-printing/index.html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