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癌症患者的這些忠告: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康復樂園a芳健康 發佈 2020-03-04T15:06:31+00:00

關於癌症,我們確實望而生畏。下面這些話,是四名癌症患者的肺腑之言。陳先生,男,39歲,肝癌患者「千萬別拿脂肪肝不當回事。得了脂肪肝,一不注意,肝癌就來了」。

關於癌症,我們確實望而生畏。下面這些話,是四名癌症患者的肺腑之言。他們的這些勸告,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陳先生,男,39歲,肝癌患者

「千萬別拿脂肪肝不當回事。得了脂肪肝,一不注意,肝癌就來了」。

39歲,黃金年齡,而陳先生卻患上了肝癌。這不得不讓人唏噓。陳先生是一名銷售精英,業績居公司之冠。老闆拿不下的單子,陳先生一個飯局,就能拿下。他的有力武器之一,就是喝酒。通過喝酒,他展現了自己的忠誠、可靠、擔當。不過,也正是因為喝酒,他在31歲那年開始,就有了重度脂肪肝。39歲生日剛過,他在體檢中發現肝區有異常,最終被診斷為肝癌。得知病情後,陳先生追悔莫及。

解讀: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這是肝癌的發展路徑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務必嚴格防肝癌,禁酒,多做檢查。

王先生,男,70歲,大腸癌患者

「腸癌這個東西,真會遺傳的。我以為我能逃過去,可終究沒逃過去。只要家裡有人患過腸癌,自己就得多加注意」。

王先生是一位大腸癌患者。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曾經患過大腸癌。父親經過手術治療後痊癒,最終因為其他疾病離世。這些家族病史的確讓王先生警惕過,但是過了幾乎一輩子,他也沒有發病。這幾度讓王先生暗自慶幸,覺得可以逃過魔咒。但不幸的是,前不久,王先生出現便血症狀,最後被診斷為大腸癌。

解讀:大腸癌,是為數不多的,已經被確認為和遺傳有密切關係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的啟動因素,就是大腸息肉。大腸息肉家族遺傳的幾率很高。所以,當家族裡的確有人患上過大腸癌,最好能做腸鏡檢查,看是否有大腸息肉。如果有,要儘快切除治療。

孫女士,女41歲,胃癌患者

「胃就是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它,它回過頭就怎麼對你。好好吃飯,別亂吃,就不能得胃癌」。

孫女士患病之前是工作狂。她是一家醫院的宣傳幹事,負責的事情很多。儘管手下有3個同事,但她依舊喜歡親力親為,加班的時候顧不上吃飯喝水。很多時候加班到半夜,才想起來沒吃晚飯,然後點外賣。

在平時,辣的、涼的、酸的,只要能吃,並且對味蕾有刺激,她都來者不拒。而且,她的胃也從來沒有過明顯的不適。但是,一次服藥之後,她忽然出現嘔血,經過檢查,確診患上了胃癌。患病之後,她對所有來看望她的人說:「好好吃飯,好好休息,不能亂吃,不能像我這樣」。

解讀:患上胃癌的因素有很多,而飲食不規律,卻是怎麼也繞不過的一個關鍵原因。一般來說,飲食規律,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三餐定時定量,吃飯細嚼慢咽,這是最有效,也是最方便簡單的養胃方法。切記,胃不是垃圾箱,而是儲藏水谷精華的地方。

左先生,48歲,淋巴癌患者

「心裡有話,千萬別憋著,別扛著,要說出來。說出來,毒就出來了。不說,毒就會不斷累積,傷害身體」。

左先生是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總監,性格沉穩、辦事踏實,但是性格有一些內向,不太願意說話,也不善於表達。他在大家眼中是那種典型的願意擔當的大好人,苦了累了,他從來不說。可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偏偏沒有好報,頸部竟然出現了腫塊,最後被診斷為淋巴癌。確診之後,左先生在就診之餘,還特意來到心理門診,想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左先生自己說,他其實就是被這樣的性格害了。

解讀:性格本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要知道如何調劑和疏導。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加專著,更善於持之以恆,也往往更加細膩認真。不過,在心裡有話的時候,一定要找機會傾訴。否則,心理壓力大,不良情緒不斷累積,一定會給身體造成各類傷害。其中,癌症就是最典型的一種。

所以防癌是關鍵,防癌也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吃什麼能預防癌症?在飲食上面,研究顯示許多蔬菜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都與防癌有關,具體的抗癌蔬菜又有哪些呢?

1.十字花科植物:

常見的蔬菜種類有西蘭花、花椰菜、白菜、芥菜、捲心菜等,這類蔬菜一直被大家稱為防癌食物首選,為什麼呢?有研究顯示,這類蔬菜含有一種名為蘿蔔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種氧化劑,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此外對於女性預防乳腺癌尤其有幫助,額可以減緩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此外,十字花科植物中還含有的異硫氰化物也具有防癌效果。

2、海藻類植物:

如海帶、紫菜等食品。海藻內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碘的含量,對預防癌症相當有效,此外海藻類除了微量元素外,還能選擇性的濾除鍶、鎘等致癌物。

3、食用菌類:

如香菇、草菇、金針菇等以及黑木耳、銀耳等,富含多糖類及核糖核酸,可以促進細胞免疫和干擾素的生成。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得了癌症不要怕,心態要放寬,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幸福就在你的手中。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更腫瘤康復資訊,請關注「康復樂園腫瘤防控」公眾號平台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