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HPV感染,你最關心的5個問題

婦產科胡醫生 發佈 2020-04-22T14:26:44+00:00

他的母親65歲,平素身體健康,早已絕經,因為過年期間陰道出血不止前去醫院檢查,其實以前她也有過陰道出血,但自己從未在意,這次是因為出血量大、持續時間長,不得不去醫院。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旨在倡導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切實降低癌症疾病負擔。

說到癌症,讓我再次想起老同學的母親。大概一個月前,一個許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向我諮詢了他母親的病情。他的母親65歲,平素身體健康,早已絕經,因為過年期間陰道出血不止前去醫院檢查,其實以前她也有過陰道出血,但自己從未在意,這次是因為出血量大、持續時間長,不得不去醫院。結果這一查就查出問題了——宮頸癌Ⅱa期,可想而知,作為病人家屬,我同學的心情會有多糟糕。

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很吃驚,在我的印象中,老同學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親也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作為退休職工,單位待遇應該都不錯,每年應該會有體檢。可能是以為平時沒有症狀,已經絕經,不夠重視,從而疏忽了宮頸檢查。而且宮頸癌主要表現為陰道出血,作為母親,肯定也不好意思跟兒子說這種問題,最終耽誤了病情,真的讓人感到惋惜,因為宮頸癌是一種完全可以被預防的癌症。

說到宮頸癌,就不得不提到HPV,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可是天天喊HPV,去醫院做HPV檢查,你真的搞懂什麼是宮頸癌了嗎?宮頸癌和HPV到底有啥關係呢?為什麼宮頸癌是可以完全被預防的呢?

這些問題,你都有答案嗎?如果不知道,請認真往下看。

宮頸癌是怎麼來的?

宮頸是子宮的一部分,上面一部分是子宮體,下面一部分是陰道,位置相當重要。宮頸的組成也不簡單,大部分是結締組織,還有少量彈力纖維和平滑肌,最關鍵的部位是宮頸表面上皮,分為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

宮頸的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交接的部位,叫做鱗—柱交接部,又叫做轉化區(TZ),是宮頸癌的好發部位。在轉化區內,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柱狀上皮下的未分化儲備細胞增生、轉化成鱗狀上皮,或者是鱗狀上皮直接長入柱狀上皮與基底膜之間。

在轉化區形成的過程中,宮頸的化生上皮過度活躍,加上外來物質刺激(比如HPV)、未成熟的化生鱗狀上皮或增生的鱗狀上皮細胞可出現間變或不典型的表現,這就是宮頸上皮內病變。

隨著宮頸上皮內病變的繼續發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潤到間質,就形成了宮頸癌。


感染HPV之後是怎麼變成宮頸癌的?

在導致宮頸癌的影響因素中最為關鍵的就是HPV,這是目前公認的致癌因素。

這種病毒最喜歡侵襲的就是宮頸轉化區內的化生上皮細胞,為啥呢?因為化生上皮細胞不夠成熟,被感染病毒後就可能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HPV是一種病毒,和所有的病毒一樣,它不具獨立合成遺傳物質的能力,必須寄生人體於細胞內,將其遺傳物質整合到人體的DNA中,通過誘導人體的DNA複製完成自己的繁殖任務。

感染HPV病毒後,這個病毒就活在人體的宮頸上皮細胞內了,可能致病,也可能不致病。因為病毒對人體宮頸上皮細胞DNA的入侵是隨機的,有的插入到關鍵部位,對宮頸細胞造成毀滅性打擊,順便把自己也一起毀滅了,肯定不會致病。有的插入可能會激活癌基因,也可能滅活抑癌基因,讓不正常細胞的增殖失去控制,最終導致宮頸癌。

感染HPV後,就一定會宮頸癌嗎?

當然不是!

所有病毒和人體的共生機制,可以是長久的,也可以是短期的。每種病毒感染人體,都會存在一個潛伏期,在潛伏期時,人雖然感染病毒,但不會有任何器官或者功能損害,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這就是病毒和人的「和平共生期」。

共生期越短的病毒,比如普通感冒病毒,很快就被人體清除,不會造成嚴重後果,而HPV病毒屬於共生期較長的病毒,如果沒有及時被發現,長期以往就可能會出問題。

70%-80%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都會感染HPV,在大多數情況下,HPV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只有長期持續的高危型HPV感染,才有可能導致宮頸上皮內病變,甚至發展成宮頸癌。

從HPV感染到發展成宮頸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經歷「感染」、「持續感染」、「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的病變」、「浸潤癌」這五大過程。通常來說,大多數人從宮頸上皮內病變發展為浸潤性宮頸癌需要10~15年,但也有大約25%的女性會在5年內發展為浸潤癌,無論是哪種,我們都有足夠的時間早期發現病變,將癌變過程「阻斷」或逆轉。

因此,發現HPV感染不用過於擔心,更不要嚇得惶惶不可終日,感覺自己馬上要得宮頸癌,好好吃飯睡覺,多鍛鍊,增強抵抗力,定期進行TCT和HPV檢測,及時發現是否出現異常。

為什麼同樣都是感染HPV,有的人癌變,有的人不癌變?

這是每個感染HPV後的女性最關心的問題,在看答案之前,你們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每天吃一樣的東西,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不生病?

為什麼有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有的人可以治好?有的人卻會死亡?

……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和感染HPV後會有不同結果的答案類似:

首先,HPV有上百種類型,不是每個人感染的HPV類型都一樣。

其次,個體差異。我們每個人的DNA鏈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細胞內的病毒在宿主DNA鏈上整合的位置不一樣,可以產生不同的組合。有的組合致病,有的組合不致病。

第三,免疫清除機制不同。每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自身抵抗力不一樣,不同人不同命

怎麼診斷宮頸癌?

目前宮頸癌的防癌篩查,包括三階梯技術,也就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TCT和HPV的檢查,一般有性生活1年以上,21歲到65歲的女性朋友每2-5年都需要做TCT和HPV檢查。篩查結果發現異常,就需要做第二步的檢查。

第二步的檢查就是陰道鏡檢查。利用陰道鏡在強光源照射下將宮頸陰道部位上皮放大10-40倍,觀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病變,如果有可疑的病灶,可以進行定位活檢。

最後一步,就是組織病理學檢查。通常是在陰道鏡下對可疑病變部位進行宮頸活檢,如果肉眼可見明顯病灶,也可以直接活檢。送到病理科在放大鏡下觀察細胞變化,這就是組織病理學檢查,也是確診宮頸癌的最終標準。


HPV感染常見,而最終發生宮頸癌的不常見。不要因為個別人的癌症,讓可能身為大多數人的你,終日活在對癌的恐懼中。

再退一步說,人都會生病,怕有什麼用?做好自己該做的才對!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