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在患者體內會快速增長嗎?能控制嗎?

腫瘤免疫學教授 發佈 2020-02-12T13:20:24+00:00

人類和腫瘤的較量似乎是一場永遠沒有結局的鬥爭,一旦走錯了一步,後續就進入了被動。癌症患者到了晚期身體會非常虛弱,做手術、放化療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早期能了解清楚病情,能大大提升治療的效果,延長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人類和腫瘤的較量似乎是一場永遠沒有結局的鬥爭,一旦走錯了一步,後續就進入了被動。人類總想挖空心思地試圖能腫瘤的"野蠻",但腫瘤偏偏狡猾多變,它總是給人類製造各種難題。儘管目前談攻克癌症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新療法、新藥物,將癌症變成可控的慢性病,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控制腫瘤的技術上,人類正不斷進行革新,為患者帶來福音。

人體的免疫系統和腫瘤相互搏鬥,一個患者的腫瘤究竟會長的多快,這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一部分取決於腫瘤本身的突變基因,另一部分是患者的免疫力量。

腫瘤指標可以用來部分反映腫瘤的生長速度。腫瘤細胞不斷的分裂和增殖,表現在CT影像上是腫瘤病灶不斷地增大。當然腫瘤細胞自身也在不斷凋亡,這主要因為藥物和免疫系統的攻擊,腫瘤細胞自身的競爭等等。

腫瘤細胞凋亡後其DNA和細胞內容物都釋放到血里,也就是循環腫瘤DNA(ctDNA),這也是抽血測腫瘤基因突變的原理。

所以有時CT看起來沒有變化的病灶,也許已經出現大面積壞死等,那大家可能疑惑,究竟腫瘤細胞多少是活躍增殖的?比例是多少?如果這個數值較大,往往意味著腫瘤生長較快,更具有侵襲性,預後也不是特別好。

倍增時間

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所需要的時間,有時也指一組細胞(如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在大小上增加一倍所需的時間。倍增時間常被用來描述腫瘤生長和擴散的時間。

不同類型的腫瘤的倍增時間、對放療和化療的敏感性不同類型的腫瘤在倍增時間上差別較大,如果知道了前後兩個時間點上腫瘤病灶的大小,就可以使用一個在線工具: 去計算腫瘤的倍增時間。如下圖,您可以輸入前後兩次檢測的時間(時間格式是:天/月/年,如9/9/2016),再輸入腫瘤的直徑大小,即可以測算出腫瘤的倍增時間。

比如2018年2月11日看有1毫米,在2020年2月11日有15毫米,則可以計算出倍增時間是62天。平均而言,一個1毫米的病灶包含1百萬個癌細胞,長到1毫米大概需要6年的時間。

而且低於1毫米的大小,目前幾乎是檢測不到的,其實目前的影像學篩查技術,檢測到的病灶極限範圍是5毫米大小。所以現在目前的影像學胸片是做不到肺癌早期檢查的,國際公認的技術是低劑量螺旋CT。

腫瘤的分化狀態

腫瘤的分化狀態是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腫瘤細胞特徵,看起來像是正常細胞的被稱為高分化。假如細胞形態看起來很異常,則被稱之為低分化,或者分化不良。相比高分化的腫瘤,低分化的腫瘤往往是生長較快,中分化的腫瘤居於中間。

腫瘤的組織學特點

腫瘤的組織學是指顯微鏡觀察到的腫瘤細胞整體的特點,這也會影響到腫瘤生長和擴散的速度。以肺癌為例,小細胞肺癌的生長和擴散速度非常快。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和擴散速度往往要慢一些。

S期細胞比例

S 期細胞比例(S-phase fraction)這一數值是判斷一個樣本中處於複製遺傳物質(DNA)的癌細胞比例,在一個細胞準備分裂成兩個細胞時,會先經過S期。如數值低於6%則 認為是較低,如數值處於6-10%則認為是中間的數值,假如這一數值超過了10%,則認為較高。

Ki-67蛋白指標

Ki-67是一個蛋白,當細胞準備分裂成兩個新細胞時,Ki-67蛋白的含量開始增加以準備被分入兩個子代細胞。可以通過一個染色的化學反應(免疫組化等),來對腫瘤細胞中的Ki-67蛋白進行檢測。Ki-67的陽性比值越高,則腫瘤越是更快地分裂並形成新的細胞。

在乳腺癌,假如Ki-67數值小於10%則認為較低。如果居於10-20%則認為是在邊界線的位置,如果超過了20%,則認為較高,腫瘤細胞分裂和增殖活性較強。

雖然S期細胞比例和Ki-67水平能提供醫生和患者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但醫生之間沒有達成一致,即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去做治療決定。也不是所有的檢測報告都給出這兩個數值,因此,這需要檢測前與醫生進行溝通。

腫瘤生長速度在不斷變化

不同腫瘤的生長速度存在差異,其實即便是腫瘤本身的生長速度也不是完全均一的,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也就是腫瘤自己會改變它們的生長速度。

一個原本生長很慢的腫瘤,可能突然加快了速度,變得長得很快了。改變它們生長速度的原因可能有藥物、免疫、腫瘤自身獲得性基因突變等等。

轉移最快的五種腫瘤

腫瘤不只是快速生長,還經常跑來跑去,四處轉移。惡性腫瘤的轉移其實是腫瘤最大的危害。腫瘤的轉移能力與病灶類型、基因突變等等都有關係。

前五大轉移能力最強的惡性腫瘤分別是:

胰腺癌,如果出現腰疼、消化不良、體重減輕,最好去看醫生,胰腺癌一般有這些症狀。而且胰腺癌很難診斷,出現症狀的時候一般是較晚期了。

腦腫瘤,約50%的患者曾經有過嚴重的頭疼,其他的症狀還有視力模糊、噁心、平衡能力差。50歲以上的人患腦癌的風險增加,儘可能避免MRIs和CAT的掃描,這些增加了患腦癌的風險。

食管癌,如果出現吞咽困難,呃逆,最好做個檢查。

肝癌,與胰腺癌類似,往往也是後期才被發現。肝癌的症狀包含黃疸、乏力、疼痛和體重減輕等。酗酒和肝炎病毒感染,增加患癌風險。

黑色素瘤,這是一種快速增殖的惡性皮膚癌,經常暴曬的人易患黑色素瘤。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減緩生長速度

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新開發的癌症的第四種治療手段,屬於全身治療的一種,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令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癌症的免疫療法包括在體內激活自身免疫功能的主動免疫療法,例如疫苗;解除免疫剎車(抑制)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體外增殖T細胞回輸的過繼免疫療法;體外加工增殖樹突細胞回輸體內產生抗原抗體反應的抗體療法等。

療法被譽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第三次革命,然而,大眾並不了解。很多患者和家屬會誤會治療就是等同於"食補提高免疫力。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岭教授解答,"免疫治療的特點之一是作用持久。表現為患者一旦對免疫治療起效,有效的維持時間會比較長,能讓腫瘤長期控制在一個範圍,甚至部分患者在停藥後仍然能持續獲益,這與體內免疫系統的重新激活相關。"國際研究(CheckMate 017/057研究)匯總分析結果表明:腫瘤免疫治療展現出五倍於化療的5年生存率(13.4% vs 2.6%)。這是腫瘤免疫治療隨訪時間最長的III期臨床研究,其中一部分患者已經停用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患者依舊處於疾病緩解狀態。

由於免疫治療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抗擊腫瘤,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也更高,較低機率出現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另外,免疫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假性進展"的情況。免疫治療起效相對較慢,治療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免疫細胞進入到腫瘤組織中,表現為病灶比原來變大了。但這時候往往患者的狀況良好,症狀也在改善。如果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後再去檢查,又會發現腫瘤變小了。這種情況稱為"假性進展"。因此,患者看到腫瘤沒有縮小,也不要著急停藥。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治療。

終上所述,腫瘤生長速度是與腫瘤的類型,以及腫瘤的分化程度有關的。目前的一些分子檢測技術,對癌細胞的分化程度、S期細胞比例、Ki-67指數能做些檢查,結合腫瘤病灶在CT上的大小變化與時間等來分析倍增時間,也是一個評估腫瘤生長速度的指標。

由於CT檢測有輻射性,很多患者使用每個月測CEA等腫瘤標誌物的變化,即根據CEA等數值隨時間的變化趨勢來判斷是否耐藥,使用的靶向藥物是否有效等。那麼是否可以大膽的設想,如果將兩次CEA的數值差額,除以間隔的天數,這種比值是否也能反映腫瘤的增殖活性呢?或者至少部分反映了腫瘤的生長速度。以上假設僅供參考,患者注意和醫生溝通,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腫瘤的生長。

癌症患者到了晚期身體會非常虛弱,做手術、放化療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在早期能了解清楚病情,能大大提升治療的效果,延長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免疫治療與三大標準治療相比,仍還處於發展階段,多數治療需要患者自費。目前,癌症免疫治療,正在採取多種免疫治療方法複合,或者與三大標準療法相結合的辦法,期待未來傳來更多捷報。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這裡了,我是腫瘤免疫學教授,對腫瘤免疫治療有疑問的,可以點擊左下角「了解更多」或後台私信留言,我將盡我所能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實時分享。

您的關注、留言、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認可!

參考資料:

[1] Tubiana M,et al., Acta Oncol. 1989;28(1):113-21.

[2] How Fast Does Cancer Spread?

[3] 計算工具:http://radclass.mudr.org/content/doubling-time-calculation-growth-rate-lesion-or-mass

[4] 國際臨床研究

[5]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