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提醒您】疫情期間家庭食品安全健康提示

北京市疾控中心 發佈 2020-04-17T07:49:20+00:00

現在大家多是在家就餐,且隨著天氣變熱,食源性疾病風險增大,所以注意家庭飲食衛生,防範杜絕食源性疾病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複雜。現在大家多是在家就餐,且隨著天氣變熱,食源性疾病風險增大,所以注意家庭飲食衛生,防範杜絕食源性疾病至關重要。為此,針對家庭食材採購儲存、加工烹飪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01

去超市、菜市場採購食材應選擇正規門店並應做好個人防護,建議每次購買2-3天所需的果蔬,可適量存放耐儲存的瓜果和根莖類果蔬、冷凍肉類及速凍食品。如有條件,可使用無接觸採購,適當減少外出購物次數。

02

按照各種食材適宜的保存條件分類貯存,易腐食品及時冷藏,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物。冰箱內食品不宜塞得過滿或長時間存放,以免造成食品變質。

03

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注重手衛生。不接觸生肉,採購後回家一定要用流動的水、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特別注意進餐前、處理生熟食品之間和其後必須洗手。

04

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後使用清水沖洗三遍以上,特別是一些帶葉、帶根的蔬菜,要特別注意葉部和根部的清洗。

05

肉蛋禽和水產品等食物需徹底煮熟,提倡食物當餐烹飪當餐食用,剩菜剩飯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疫情期間不提倡食用涼拌菜、散裝冷葷熟食,儘量不食用生魚片等即食水產品,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不要食用野生動物。

06

家庭廚房應使用兩套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加工和盛放生食品原料的容器及用具要與熟食的分開,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必要時消毒。

07

儘量在家烹飪就餐,不聚餐不堂食。倡導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降低「病從口入」風險。

如確有需要外賣點餐,出門取外賣應當佩戴口罩。打開外賣包裝後,應當先洗手再就餐。

來源:營養與食品衛生所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Suki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