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飲食很關鍵!該吃多少?營養師:簡單計算,血糖不往上躥

荊山浮屠話健康 發佈 2020-04-16T16:42:20+00:00

營養師樂了:其實這是告訴你該吃多大量,並不是讓你只吃這些食物,每一個小碗或者小碟就代表著一份食物,這樣你們可以根據這些食物份數來計算自己攝入的熱量以及糖分的多少,方便把控自己的飲食,保證血糖穩定。

老張患糖尿病已經兩年了,儘管平時規律服藥但血糖依然控制不佳,他諮詢醫生,醫生了解他的飲食情況後認為他飲食控制有問題,建議他找專業的營養機構去了解飲食控制的知識。老張因此聯繫了一家營養諮詢機構,預約了一位營養師,結果進入診室,他看到了各種食物模型擺在營養師的房間裡,比如蘋果、玉米、紅薯、魚肉、牛肉等等,不過這些食物都被分成小塊分別放在不同的碗碟中,老張跟醫生說:不會以後我只能吃這些東西吧!營養師樂了:其實這是告訴你該吃多大量,並不是讓你只吃這些食物,每一個小碗或者小碟就代表著一份食物,這樣你們可以根據這些食物份數來計算自己攝入的熱量以及糖分的多少,方便把控自己的飲食,保證血糖穩定。老張這才恍然大悟,那麼,自己吃多少應該如何計算呢?



如何計算糖尿病飲食?自己到底可以吃多少?

糖尿病患者每頓飯可以吃哪些食物、該吃多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因為這些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體重、以及目前血糖情況以及腎功能等多種因素來確定,所以就可能出現可能有人一頓飯吃一個饅頭,但另外一個人就只能吃半個饅頭的情況,這時候不要因為醫生或者營養師針對你,是這位了你病情的需要。


一般來說剛確診糖尿病時,營養師或者醫生會告知患者三大類含糖食物應該有所限制,哪三類呢,有全穀物雜糧類(也就是我們平常吃的主食)、乳品類以及水果類,這三類應該有相應的規定的份數限制,而蔬菜一般不會有特別的顯示,豆魚蛋肉主要是蛋白質這類則根據患者是否有腎功能的異常來選擇份數多少,但營養師或者醫生講解時可能患者有印象,一旦厲害醫院或者相關機構,患者可能就記不起來了,甚至回憶起來,感到一頭霧水,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算了。

計算食物份數應該使用的工具

其實,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定量應該考慮在吃飯時選用一定的稱量工具,一般會選擇具有稱量功能的碗、量杯、量匙等(一般來說標準碗為300ml,量匙為15ml),這種工具除了能夠用來吃飯外,還能夠具有測量的功能,方便患者了解自己的飲食量,結合血糖儀的檢測,得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飲食份量,不會害怕自己吃多了血糖高,或者吃少了餓肚子。當然,也有人覺得沒必要專門買這類的工具,就使用自己家中的碗筷或者湯匙(接近於標準碗、量匙),而茶杯用馬克杯(一般在240ml左右),這也是可以的,不過就是測量起來較為繁瑣,也不是很精確。


既然有這樣的情況,外加如果出去吃飯無法稱量,該怎麼辦呢?其實,沒有工具的時候,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手來計算食物份量。這種方法,雖然比不上使用工具精準,但還是可以估算攝入的份量:

將手握成拳狀,此時份量就是大約一個標準量杯的大小,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約是一份碳水化合物,一個拳頭大小的蔬菜量則約為一份蔬菜類;食指的第一個指節,約是1茶匙,正好是炒一盤青菜時建議的油量。最後,張開手掌,掌心的大小與厚度大約為3份肉類,相當於多數成人一餐需要的肉類;而掌心肉的一半約為一份蛋白質的營養。

以下是常見的六大類飲食份數計算方法

如果學會了用工具以及雙手測量食物的份數後,那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常見的六大類食物如何計算吧!

一份主食、全谷雜糧類大約等於四分之一碗米飯,或者二分之一碗稠粥,或者二分之一碗麵,或者二分之一碗米粉,或者三大勺麥片;

一份水果類大約等於五分之四碗,或者一個拳頭大小;

一份乳品類大約等於240ml,也就是一個馬克杯,或者4勺全脂奶粉;

一份蛋肉魚豆類大約等於二分之一手掌心大小以及厚度;

一份堅果、油脂類大約等於食指的第一個指節;

蔬菜類分生熟兩種,做熟的蔬菜一份大約等於半碗或者一個拳頭大小,未煮熟的蔬菜大約等於兩個拳頭。


營養師對於飲食份數計算的建議:

從碳水化合物著手:因為攝入碳水化合物與血糖密切相關,所以可以先從主食份數開始記錄,除了與血糖波動最有直接相關以外,也比較容易計算、評估。

掌握少油清淡原則:堅果與油脂類是最難計算的,尤其如果在外餐飲的話,更難判斷自己是否攝入了過多的油脂,那麼就要掌握清淡少油的飲食原則,如果碰到油膩的菜品應該避免攝入,或者用一個小碗裝水過濾一下再食用。


計算份數同時也要均衡飲食:計算的初衷是掌握血糖與飲食的關係,但也要注意整體飲食攝取是否均衡,每一類的食物都要均衡適量攝取。

血糖監測不能少:、計算了飲食份數,也別忘了測血糖,這樣才能了解以後飲食該如何調整。

尋求專業團隊評估:剛患病的患者,對於飲食控制可能了解不多,應該諮詢專業的醫療團隊,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式。


糖尿病並非什麼都不能吃,只是需要在進食之前將食物都了解清楚了,針對自己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計算方式,了解這些食物攝入後對血糖的影響,學會這些,相信大家都能做到知己知彼,戰勝血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