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經絡養生

東宣謀健康 發佈 2020-05-15T08:11:44+00:00

調整陽氣 「春夏養陽」要求人們順從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長的規律,重視保養陽氣,以達到健體延年的目的。 除了飲食上需要注意養護陽氣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刺激經絡來達到疏通經絡、調整陽氣的目的。



調整陽氣

「春夏養陽」要求人們順從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長的規律,重視保養陽氣,以達到健體延年的目的。 除了飲食上需要注意養護陽氣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刺激經絡來達到疏通經絡、調整陽氣的目的。

中醫經絡學中督脈為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總督一身之陽經,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所以又稱「陽脈之海」。

督脈走行特點:起於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後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

如果督脈陽虛則會表現為背脊畏寒,陽事不舉,精冷薄清,遺精,女子少腹墜脹冷痛,宮寒不孕,腰膝酸軟,舌淡,脈虛弱。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所以運用提捏督脈法,會有助於提昇陽氣、防治疾病,尤其適用於陽虛體質中焦虛寒者。

提捏督脈操作法:建議採用俯臥位為宜,讓背部平坦鬆弛,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線自下而上提捏,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一般捏3-5遍,以皮膚微發紅為度,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提法目的在於加大刺激量,提昇陽氣。如果不能耐受提法,可以只採用捏法。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要慎用;有脊柱部皮膚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者,不能用本法。


健脾除濕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養生之法四季皆有不同,夏季雨水豐富,濕邪多易致病,加之夏日人們好食寒涼瓜果,脾胃功能低下,導致「內濕」生成,所以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出現肢體酸重疼痛等,因此「祛濕」便成了夏季養生的關鍵所在。建議吃一些如紅豆薏米粥等健脾利濕的食物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來起到健脾利濕的功效。

下面介紹幾個可健脾祛濕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一)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操作:可將五指併攏呈半拱形空掌狀態,拍打足三里穴周圍,當感到酸脹、發熱感時再堅持拍打2分鐘。

本穴為胃經的合穴、下合穴,對健運脾胃療效很好。

(二)曲池穴

定位: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操作: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功效:可幫助祛大腸經的濕濁之氣。

(三)豐隆穴

定位: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操作:可用拇指順時針點按豐隆穴,有酸脹感後繼續點按三分鐘左右,也可以用大拇指偏峰一側沿豐隆穴向下單方向推按,有發熱感為宜。

功效:豐隆穴是健脾祛痰的主要穴位,刺激豐隆穴可以調和脾胃,後天之本強盛則內濕自除。

(四)委中穴

定位:位於腿窩橫紋的中心點。

操作:可用拇指撥動或者空掌敲打此穴,有穴位周圍發熱及下肢輕鬆感為宜。

功效:有助於促進膀胱經祛濕排毒。

每天堅持穴位按摩,不僅對夏季除濕有療效,也會為秋冬季節的過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