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元兇找到了!糖尿病排第四,排在第一很多人都容易忽略

喜鵲醫生 發佈 2020-04-16T08:16:52+00:00

尿毒症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並非尿有毒,它是腎衰竭的終末期表現,發展到這階段的患者腎功能已經基本喪失,但並不代表患者會因此直接死亡。

說到尿毒症,恐怕大家都並不感到陌生。

尤其是那些狗血的電視劇,為了賺取觀眾的眼淚,最終主角往往以絕症而收場,比如「尿毒症」就是劇中常出現的疾病。

尿毒症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並非尿有毒,它是腎衰竭的終末期表現,發展到這階段的患者腎功能已經基本喪失,但並不代表患者會因此直接死亡。

很遺憾的是,一旦患了尿毒症,任何的醫學干預都無法讓腎臟功能恢復起來,患者只能通過腎移植或透析來維持生活。

腎臟在體內的基本功能就是代謝,通過尿液生成將體內多餘的廢物排出體外,同時還承擔了內分泌、過濾、平衡水電解質等工作中。

如若腎臟功能喪失,就意味著體內解毒系統癱瘓,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可想而知。

據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尿毒症的出現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高血壓

高血壓和腎病之間是一個互相傷害的過程,高血壓會造成腎臟損害,而腎損傷又會加重高血壓。

隨著疾病發展,持續升高的血壓會造成腎動脈狹窄,腎臟內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患者逐漸出現腎臟纖維化、腎功能不全,尿毒症也會隨之到來。

第二,原發性腎病

臨床上由腎病發展為尿毒症的人群尤為多見,特別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有40%的患者在20年內發展為尿毒症

隨著腎病不斷對腎組織的傷害,就會導致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最終腎功能完全喪失;

第三,藥物傷害

腎臟是人體解毒系統中的一環,攝入體內的藥物大部分都需要腎臟來完成代謝。若是長期服用含腎毒性的藥物,那藥物毒性和代謝物就會造成腎損傷

特別是未經科學證實的偏方,更容易誘發急性腎衰

第四,糖尿病

在我國現有的患尿毒症人群中,有30%都是糖尿病發展後的結果。

次序升高的血糖會不斷對血管造成傷害,受到血糖刺激的腎臟會加速血液過濾持續高濾過和高灌注狀態就會導致腎小球進一步病變,逐漸發展為腎小球硬化,進入腎衰階段。

當進入腎衰階段後,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能活多久。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取決於尿毒症的治療方式,目前臨床針對尿毒症的治療主要有兩種:

第一,透析

透析看起來是一種高大上的治療方式,但用通俗的話說,透析就是代替患者的腎臟工作,促使體內毒素物質排出,但是起不到治療腎衰的效果。

雖說腎透析能延長患者生命,不過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也會明顯下降,特別是日常飲食要求非常嚴格。

第二,換腎

換腎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找到合適的腎源,第二就是患者和捐腎者符合手術條件。

拋開換腎的手術費用不說,就治療效果而言,換腎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式

數據統計表明,在換腎後患者一年內腎存活率在95.2%,五年內腎存活率為50%,而十年腎存活率僅僅是2%!

而且,在換腎之後患者還需終身服用抗排異藥物,大多都是價格昂貴的激素類藥物

這類藥物也存在一定副作用。

比如腎移植後免疫力變弱、容易引發病毒和細菌感染,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可造成腎功能的再次下降,就如同無底洞一般。

對於腎衰竭究竟能活多久這個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畢竟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不相同,所以後期生存率也不相同。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只要能配合醫生積極的進行治療,那後期生存幾率和生活質量都會有所提升,所以積極治療才是正確做法。


關注@喜鵲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