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腺性膀胱炎」

達醫曉護 發佈 2019-12-15T11:00:43+00:00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148 篇文章社區李大姐是個熱心腸,總是樂於助人,鄰里誰家有個小糾紛、小煩惱都喜歡找她訴說。可是今年春節後,李大姐自己卻遇到一個麻煩事,無緣無故的總是要跑廁所,尿頻嚴重,每次尿完後仍然感覺沒尿盡。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148 篇文章

社區李大姐是個熱心腸,總是樂於助人,鄰里誰家有個小糾紛、小煩惱都喜歡找她訴說。可是今年春節後,李大姐自己卻遇到一個麻煩事,無緣無故的總是要跑廁所,尿頻嚴重,每次尿完後仍然感覺沒尿盡。想著是不是別人常說的尿路感染,就到社區醫院讓醫生給開了點治療尿路感染的消炎藥,吃了一周未見明顯好轉。弄得出門辦點事都要不停的找廁所,嗨,這個苦惱還不好意思和別人說。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忍,拖了一陣子,眼見病症漸漸加重,只能到醫院診治,到了某臨床中心,查看了挂號指南,於是掛了一位泌尿外科專家的號,醫生給她做了泌尿系彩超、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沒發現特殊問題,彩超檢查提示膀胱壁毛糙。這時診療醫師對李大姐說:「根據你既往的病史,及臨床症狀,你這個可能不是普通的尿路感染,需要做個膀胱鏡檢查明確診斷。」「膀胱鏡?我這個毛病很嚴重嗎?」李大姐一臉的不理解問道。「膀胱鏡是臨床一個常用的檢查手段,主要針對反覆存在尿路刺激症狀、血尿等原因不明的患者,幫助醫生明確病因,。」大夫安慰著李大姐,並為李大姐預約膀胱鏡檢查的時間。

幾天後,膀胱鏡檢查在李大姐擔驚受怕的心態下還是完成了。檢查的過程並沒有讓她感覺特別難受,但結果怎樣呢?大夫告訴她:膀胱鏡下可以看到她的膀胱壁局部有一些濾泡樣變化,用鉗子夾取了小塊組織送做病理檢查。李大姐帶了一些口服的抗生素回家,忐忑不安好幾天,終於等到病理檢查結果:「腺性膀胱炎!?」

拿到病理檢查單,李大姐立即上度娘娘查諮詢:什麼是腺性膀胱炎?於是看到了這一段話:所謂的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是指膀胱在長期炎性物質刺激下,黏膜出現增生、化生性等病變,可能與膀胱的慢性炎性反應、結石、梗阻、神經源性膀胱及膀胱外翻、女性的婦科炎症等疾病有關。主要臨床症狀有反覆發作的尿頻、尿急、尿痛、夜尿增多、尿失禁、遺尿、恥骨上區及會陰不適、下腹部墜脹、性交痛、每次尿量減少以及血尿等等。似懂非懂,自己是有時好時壞的婦科炎症,但怎麼發展為腺性膀胱炎?這個毛病看來口服抗生素是無效的,那有什麼其他方法治療嗎?

帶著這些疑問,李大姐再次來到專家門診,大夫對她進行了一次科普宣教:患腺性膀胱炎,表明你的泌尿系慢性感染存在較長時間,同時未接受正規的抗炎治療;當然這些並不能說明腺性膀胱炎的發病原因,它可能也與患者的維生素缺乏、激素代謝失調等因素有關,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腺性膀胱炎本身是一種發病率比較低的良性病變,但這個發病率低的統計,可能存在大多數患者沒有通過膀胱鏡檢查確診,遺漏診斷而引起。目前主流觀點還是把腺性膀胱炎作為一種癌前期病變對待,雖然它的惡變率極低,但如果不有效控制,少數患者的膀胱病變也會發展為惡性(大約4%);所以對那些反覆泌尿系感染症狀不緩解,病因不明的患者,膀胱鏡檢查是有必要的。目前在治療上,多數學者認為經尿道腔內膀胱病損電灼術+術後即刻的膀胱化學藥物灌注治療效果最好,我們中心的臨床經驗也是如此,其他治療包括開放手術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放射治療、膀胱三角區和膀胱頸部注射藥物治療等等。李大姐若有所悟的點點頭。

大夫接著說:無論哪種治療,這個病都需要長期隨訪及複查。接下來,李大姐住院接受了「經尿道膀胱粘膜電灼術」,術後又做了化學藥物的膀胱灌注。

三個月後,李大姐來複查病情,她自己感覺現在基本上沒有尿頻、尿急、尿痛的症狀,大夫告訴她,複查結果提示病情明顯好轉,暫時不需其他治療,平時注意預防泌尿系及婦科感染,適量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定期複查就行了。李大姐矯健的身影和爽朗的笑聲又在社區各個角落出現了。

作者:邵恩明 包娟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