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復發?解決兩大問題,癌症不敢再找上你

腫瘤醫師 發佈 2020-04-15T03:59:46+00:00

平時只要一提到癌症,每個人都會覺得很恐慌,因為癌症確實很可怕,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都存在著現在醫學上還無法克服的難關。

平時只要一提到癌症,每個人都會覺得很恐慌,因為癌症確實很可怕,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都存在著現在醫學上還無法克服的難關。但是,只要我們徹底了解了癌症的兩大問題,就可以不用對癌症那麼恐懼了。

一,癌症是怎麼來的?

簡單點來說,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得癌症呢?可能會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1、遺傳導致。我們都知道,在眾多癌症種類中,有一些是帶有遺傳性的。例如:乳腺癌、腸癌等等,只要家族中有這類癌症患者,那麼他們所孕育的後代,一生中都會有這種疾病的可能性。

2、身體免疫力低下。人體的免疫力系統,其實就像是我們身體的一層保護罩,為我們阻擋各種各樣的病菌甚至是癌細胞,為我們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可是當免疫力開始下降的時候,就不足以抵抗癌細胞的入侵了。

3、年齡的增大。這個原因其實就能解釋為什麼現實生活中老年人患上癌症的幾率比年輕人要高。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各大器官也在慢慢衰老。所以,癌細胞可能會在我們的身體器官中存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以上,等到老化之後才慢慢的擴散。

4、心理原因。當一個人長期鬱結於心的時候,那就會影響到身體內分泌的平衡了。而在我們身體中,受內分泌影響的器官也很多,例如甲狀腺、乳腺、卵巢等等,當內分泌一旦失調,這些部位也可能會出現癌變。

5、飲食的原因。日常生活中,通過飲食的方法為人體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影響,是保養身體最重要的事情。但很多人會有偏食的情況,這就會導致我們所攝入到身體中的營養是不均衡的。還有的人因為減肥的原因,總習慣節食,身體接收不到營養,日益枯萎,自然抵擋不了癌細胞的入侵。

6、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有時候,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會帶來患癌幾率的。例如抽菸酗酒、暴飲暴食等,都會讓我們的身體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增加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常見癌症的得病幾率。

7、外在因素。除了我們內在的因素以外,還有一些外在因素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例如長期照射紫外線會引起皮膚癌,長期接觸橡膠製品等不健康的物質會導致膀胱癌,不衛生的生活條件還可能會感染HPV等等。

二,癌症為什麼會復發?

很多癌症患者,在經過手術、化療等一系列非人的治療之後,認為自己已經九死一生了,但還沒過多長時間,癌細胞就捲土重來了,這是為什麼?

第一,癌細胞的擴散

其實,很多癌細胞都是非常渺小的,有的甚至連顯微鏡都找不到。所以可能在治療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這些殘留的癌細胞,後期這些癌細胞就會自行的擴散,最終導致癌症的復發。

第二,沒有定期複查

很多癌症患者在化療成功之後,是有很長一段預後時期的。也就是說,要通過不停的複查,來檢驗身體中是否殘留別的癌細胞,好早發現早治療。但有的人覺得出院了就是完全治癒了,而沒有定期複查,這也是癌症復發的一個隱患。

人體內有淋巴細胞等免疫系統,它是抗禦病毒、抗擊腫瘤的。但腫瘤細胞有「免疫逃逸」能力,能蒙蔽淋巴細胞。免疫治療不同於傳統治療手段的是,它不直接殺死腫瘤細胞,而是幫助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從腫瘤細胞的」蒙蔽「中恢復清醒,也讓免疫細胞變得更加強大,進而準確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也就是把淋巴細胞動員起來把腫瘤殺死。因此,免疫治療也被譽為近五年來臨床腫瘤治療的重大變革。

事實上,因為癌症死亡的人並不存在,實際上因為癌症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而產生的併發症,才是最終導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事實真相。細胞免疫治療的目的在於促進免疫系統的」重建「,使具備抗癌能力的免疫細胞抵抗癌細胞,讓免疫系統有充分時間重新恢復。

例如日本細胞免疫治療,它創造性地使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症,將癌症治療「還原」於免疫系統與癌細胞之間的「鬥爭」,同時解決了癌症治療與免疫力恢復的問題,也有大量使腫瘤最終「消失」的成功案例,對防「復發」「轉移」也較有效。

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它其實也是有發展進程的一種慢性病。通過手術治療,對癌症的病情貢獻率為24%~30%,放射性治療的為22%,而通過化學治療等方式的為6%。免疫治療是與傳統治療手段並行的」第四種「方式,能夠進行聯合治療將癌症病情進一步延緩甚至是」醫學治癒「,不再對生命產生威脅,從而讓癌症成為慢性病的事實存在。

當然,除了細胞免疫療法,也有其他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不過要記住的一點是,癌症的攻克是全球性的問題,其治療方式自然也是全球性的,所以治療要突破國界思維的限制,全球化時代,要更加開放和包容,把治好自己放在首位,保證身體的健康,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了解清楚以上兩大點,其實我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癌症了,還要,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健康飲食和堅持鍛鍊,保證自己身體的健康,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癌症。

更多有關癌症預防與治療的知識,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關注我,看看我分享的內容,私信提出你的疑惑,我會儘快回覆你的,感謝你的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