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是什麼血型嗎?牢記自己的血型,緊急用血時可參考

醫聞速遞 發佈 2020-04-15T04:06:09+00:00

在檢驗科日常工作中,血型鑑定是常見項目,血型鑑定結果雖然判讀簡單,但是不容許任何差錯,特別是輸血前的血型鑑定,需要更加謹慎,ABO定型錯誤的輸血會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受血者的休剋死亡。

在檢驗科日常工作中,血型鑑定是常見項目,血型鑑定結果雖然判讀簡單,但是不容許任何差錯,特別是輸血前的血型鑑定,需要更加謹慎,ABO定型錯誤的輸血會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受血者的休剋死亡。

病例回顧

數月前輸血科收到一份因外傷急性出血患者的臨床備血申請單,用試管法進行ABO血型鑑定時出現了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結果。檢驗結果如下:

正定型:抗A:+++,抗B:±,抗A+B:+

反定型:A細胞:-,B細胞:±,O細胞:-

RH(D)為抗D:+++


病例分析

正定型顯示患者為AB血型,反定型顯示患者為A型血,根據細胞凝集程度,分析患者為AB型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臨床備血申請單上註明患者為AB型血。

於是當下與臨床聯繫,得知患者從下級醫院轉入時輸注了2U(400mL)AB型紅細胞懸液,所以備血申請單上直接填報了AB型血。理論上分析,患者為A型血的可能性更大,在輸注了一定量的AB型紅細胞懸液後,出現了「混合外觀凝聚現象」,增加了患者體內的B型紅細胞,導致正定型的抗B呈±,另一方面患者體內因中和B抗原而消耗掉一部分B抗體,導致反定型的B細胞呈±。

因為患者失血過多,在已經輸入了2U的AB型紅細胞懸液的情況下無法採集合適的血液標本進行檢測,且患者出現血尿,手術急需用血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輸血安全,建議改輸「O」型洗滌紅細胞。

術中給予患者輸注了12.5U「O」型洗滌紅細胞及1.5U「O」型紅懸,術後情況基本穩定。患者出院數月後重新採集標本使用同種方法進行血型測定,結果顯示為A型Rh(D)陽性

最後終於可以確定,患者實際為A型血,但是在轉院前因血型判斷失誤,輸入了2U的AB型血液,導致患者的血液標本成為A和AB混合血型的紅細胞懸液,所以在我院進行血型鑑定時出現了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現象。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目前臨床上出現危及患者生命的嚴重輸血反應,大部分都是血型鑑定時出現了問題。ABO鑑定出現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遇到這些情況又該如何解決?

1、 ABO亞型

ABO血型亞型中的弱亞型也會造成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此時需要加做抗A1、抗A+B、抗H,反定型加做A1紅細胞和A2紅細胞後確定血型。

2、 冷凝集素

正常血清中的冷凝集素效價一般不高,只有在4℃時活性最高。但部分惡性腫瘤或病原體感染患者冷反應自身抗體可異常增高,與紅細胞發生凝集並結合補體發生溶血。用37℃生理鹽水洗滌紅細胞後進行鑑定,可避免正反定型結果不一致。

3、 抗體缺失或減弱

如抗體完全缺失,ABO定型只能通過正定型確定,如果抗體只是減弱,反定型檢測需增加反應時間,在4℃下放置5-10分鐘後再進行試驗。

4、 抗原性減弱

紅細胞抗原減弱主要是某些白血病、惡性腫瘤等引起的紅細胞血型抗原表達減弱, 此時ABO血型正定型凝集強度比較弱,必須通過增加反應時間,在4℃下放置後再進行試驗,增做吸收放散試驗,唾液血型物質檢測。

5、 血漿異常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血漿中存在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可以造成紅細胞呈緡錢狀凝集,此時可以添加生理鹽水消除假凝集現象。

總的來說,ABO血型的鑑定極其重要。檢測中一旦發現正反定型不一致時,應首先排除人為因素,積極和臨床聯繫,必要時採取各種實驗方法,對異常結果進行全面系統性分析,查明原因,確保血型鑑定的準確性,避免輸血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馬曉莉.49例ABO血型正反鑑定不一致的原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7):275.
[2]徐明鑫,李榮輝.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及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3,30(4):65-66.
[3]李明華.因近期輸血導致ABO正反定型不一致一例[J].山西醫藥雜誌,2012,41(5):42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