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下法治療新冠肺炎重症

深度中醫 發佈 2020-02-24T23:39:24+00:00

我覺的這時候也應該突出中醫的治療作用,宣傳中醫的科學性,實在用性,下面再發給你一篇。2、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號主按:馮興華老先生今日( 庚子年二月二日)下午給我發過來微信:張大夫好!春節後我連續寫了幾篇文章。我覺的這時候也應該突出中醫的治療作用,宣傳中醫的科學性,實在用性,下面再發給你一篇。你酌情而定。也是二十多天前寫的,今天稍加修改。我看後欣然回覆:高明!瀉大腸就是瀉肺!

號主期待馮老更多的深度文章。為中醫之光,為中國文化之光!

號主曾經診過馮興華老先生,2017年我曾這樣評價馮老:

興華馮老,三十五歲自學日語一年考取中醫科學院研究生。他的知識面極其寬廣,理論基礎紮實。即使現在,他對西醫前沿亦有很好把控。在他的門診,他時不時會背誦一段經文,甚或告訴你查一下某一本你從來沒有聽過的古籍,又或者隨手畫出一個心臟去,告訴你早搏的電生機理……

最後,一個字——佩服!


以下是馮老的文章:

從《傷寒論》「急下」法設想新冠肺炎重症的治療


我記得在學校學習時教我們《傷寒論》課的是丁修忱老師。丁老師講,陽明病需要使用承氣湯「急下之」,是為了「存陰」,因為陽明熱盛,灼傷真陰,出現真陰欲竭的症狀,此時用滋陰的方法,遠水不解近渴,需要刻不容緩釜底抽薪,以保存陰液。何以知道是真陰欲竭?經曰: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為睛。傷寒病出現「目不了了,睛不合,」故知真陰欲竭。當時以及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急下存陰」持有疑問,不理解,真的是這樣嗎?患者已經到了真陰欲竭,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再使用承氣攻下,豈不犯虛虛實實之戒,更加損傷正氣嗎? 誰有這樣的膽量?

直到二十多年以前因為一件事情,我才明白了「急下存陰」的道理。二十多年前,北京友誼醫院感染科審報醫院內部製劑,有兩個製劑,其中一個是用於治療多髒衰(多臟器衰竭)的。院內製劑一般在審報前首先都要有處方的來源依據、功效、主治以及方解等資料。這就難住友誼醫院的醫生了,因為她們是西醫,中醫理論不熟悉,這時北京中藥研究所的戰嘉怡告訴她們,寫方解要找廣安門醫院的馮興華主任,他是國家新藥藥審委員,他寫的方解,都能通過。戰稱我是「方解第一人」。於是,有一天,戰約友誼醫院感染科張淑文、王紅主任在一起商量此事。張主任說這個方子是我們的前輩王寶恩老教授的經驗方,(王寶恩教授是我國傳染病中西醫結合的元老,已故)在臨床使用多年治療多髒衰有效,比較單獨使用西醫治療死亡率減少,中醫理論應如何解釋,中西醫如何能結合起來解釋,還要麻煩你幫我們寫一下。當我看到處方時很驚奇,原來就是以《傷寒論》中的調胃承氣湯為基本方的一個配方。這時我恍然大悟,這不正是《傷寒論》的「急下」法在危重症中的使用嗎。

為什麼使用調胃承氣能治療多髒衰?回來以後我開始查找了幾本關於多髒衰的書籍,了解什麼是多髒衰,研究多髒衰與胃腸的關係。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西醫認為嚴重感染、創傷及休克時,胃腸道易發生損害。在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徵(multiple 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 MODS)中,胃腸道又是最早受到損害的器官之一。危重病患者一旦發生腸道功能衰竭,往往導致或加重其他器官損害,預後兇險,因而胃腸功能衰竭被稱為 MODS、MOFS(multiple systemic organ failure, MSOF, 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徵。也稱多臟器衰竭,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的動力部位、扳機因子。

胃腸功能衰竭早期功能受損表現為腹脹,蠕動明顯減弱;功能衰竭中期,高度腹脹,蠕動極弱;至功能衰竭,則出現腸麻痹,應激性潰瘍,胃腸黏膜出血等。

胃腸道實際是一個細菌庫,藏有多種大量的多種細菌,當出現多髒衰的時候,胃腸功能失調,內環境發生改變,菌群失調,大量的有害細菌繁殖,產生大量的毒素,這些毒素就會加重各個臟器的損傷,使多髒衰加重,這時必須刻不容緩的排除腸道的細菌和毒素,只是針對各個臟器的衰竭治療是徒勞無功的。

多髒衰的臨床表現與中醫需要急下存陰證的臨床表現是非常相似的,真陰欲竭如多髒衰,燥熱亢盛使胃腸功能衰竭。此時中醫用瀉熱通腑,理氣消脹法治療,可有效地恢復胃腸功能。通過瀉下通腑,可使滯留在腸道的病原體及毒素、代謝產物排出體外,減輕或消除全身的中毒症狀,從而改善了多髒衰,改善腸道菌群紊亂,防止腸道黏膜屏障機能損傷,也能有效地防止腸道病菌位移。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在發生疾病時會互相影響。治療時善大腸的功能,肺的功能也會隨之改善。

陽明腑實證不一定表現大便秘結,有時表現為熱結旁流證。吳又可在《瘟疫論》中在治療疫癘使用下法提出「逐邪勿拘結糞」。他說:「承氣本為逐邪而設,非專為結糞而設也。必俟(音si)其糞結,血液為熱所摶,變證迭起,是猶遺虎養患,醫之咎也。況有有糞溏失下,但蒸作極臭如敗漿,或如藕泥,臨死不結者,但得穢惡一去,邪毒從此而消,脈證從此而退,豈徒孜孜糞結而行哉。」

北京友誼醫院感染科使用下法治療多髒衰的科研成果,曾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

當我二十多天前在我院特需門診群發出這篇拙文後,特需門診主任劉宗蓮教授回帖說:「馮主任寫友誼醫院那段我太熟悉了,91年我在友誼醫院進修,那個感染科主任叫張淑文,特別推奉中醫,他們搶救感染中毒休克都給病人吃中藥,還用中藥大承氣湯灌腸,效果極好。」最近我在微信上也看到有使用灌腸的方法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的報導。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治療傷寒病危重症有七條提到要「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可見其醫術的高明,用心良苦,這是他多次使用之後的經驗總結,無怪乎他不厭其煩,大聲疾呼「急下之」。

《傷寒論》不愧為奉為經典,張張仲景不愧為稱作醫聖。今天要我們要守正傳承,需加強《傷寒論》的學習,為中國人的大健康服務。

對於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治療是多方面的,如遇到多髒衰,伴有腹實證者使用「急下存陰」法的治療,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附《傷寒論》原文選錄:

1、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合,大便難,身微熱熱者,此為實,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4)

2、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5)

3、發汗不解,服滿痛著,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6)

4、服滿不解,減不足言,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7)

5、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0)

6、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1)

7、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2)

馮興華

庚子年二月二日

#關注新型肺炎# #快問中醫超能團# @快問國醫@頭條搜索@今日頭條@頭條圈子@悅讀中醫@中國中醫藥網@廣安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