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失眠的藥物指南大全:詳細針對具體人群

楊炳如醫生 發佈 2020-04-27T17:21:24+00:00

參考文獻:1.Krishnan P,Hawranik P.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riatric insomnia:a guide for nurse practitioners.J Am Acad Nurse Pract,2008,20:59

美國睡眠醫學會(簡稱AASM)稱:「睡眠障礙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病。」根據統計,有30%-50%的人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會出現急性或短暫的失眠或者睡眠障礙症狀,而其中5%-10%因為忽略或者其他原因讓這些症狀會持續存在並發展為慢性疾病,睡眠障礙對身體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傷害。

長期失眠的人會出現免疫力減退,導致各種疾病產生,如神經衰弱、感冒、胃腸疾病、高血壓等。如果人長期睡眠不足會表現的不安,憂慮焦急,嚴重的還會造成焦慮症、憂鬱症等心理健康精神疾病。同時對於學生或者是工作的人,長期失眠會影響大腦正常思維,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缺血缺氧,加速腦細胞的死亡,導致人精神恍惚、反應遲鈍、整天迷糊、無精打采,嚴重影響大腦的創造性思維,導致工作、學習效率下降。總之,長期的失眠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

失眠症的廣義定義是:難以開始或維持睡眠的主觀困難,從而導致某種形式的日間損傷。具體反映在臨床上的表現就是:

1、入睡困難:患者是有困意的,但是躺在床上之後就會思維興奮,翻來覆去的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心靜不下來。輾轉難眠下,入睡時間比以往推後1—3個小時,甚至更嚴重的會造成整夜的失眠。

2、睡眠淺、多夢易驚醒:患者難以進入熟睡的狀態,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閉眼就是夢,一有動靜就醒。經常感覺上像是睡著了,但是一點點大的動靜,甚至自己翻身都能清醒的知道。所以一夜下來,似睡非睡甚是疲憊。

3、早醒:早醒的患者,不管幾時入睡,早上兩三點鐘就會醒來,醒後再入睡更難,只好瞪眼到天亮。早醒常見於抑鬱症或者焦慮症患者,患者早醒後腦子裡胡思亂想,越想心越煩躁,就會越睡不著。每天反覆如此,搞得精疲力竭。

失眠給患者心理、生理帶來極大的痛苦,那麼失眠了該怎麼辦?該吃什麼藥?本文結合相關專家的研究結論,針對失眠患者以及相對應的人群,詳細講解常用治療藥物的用法和禁忌。

1. 針對原發性失眠患者

失眠的類型在醫學上被分為兩大類:原發性失眠症和繼發性失眠症。原發性失眠症是指與心理因素或軀體疾病,無明顯直接關係的失眠。針對原發性失眠患者,首選短效 BZRAs,如扎來普隆、唑吡坦、佐匹克隆。如果首選藥物無效,更換另一種短效 BZRAs 或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2. 針對繼發性失眠患者

繼發性失眠症是指由軀體疾病疼痛、焦慮或抑鬱引起的失眠。常有各種焦慮所致,如夫妻吵架、人際關係、工作問題、性矛盾衝突的內疚、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擔憂等。不提倡藥物連續治療,應該 首先解決自身的器質性疾病問題,之後通過心理疏導治療緩解生活中壓力。如果情況過於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嘗試藥物配合緩解。

3. 針對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失眠患者

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首先需要在精神疾病的醫生醫囑下選擇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情況下輔以治療失眠的藥物。

4.針對焦慮和抑鬱症狀的失眠患者

伴焦慮和抑鬱症狀的失眠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添加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鬱藥,如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或帕羅西汀。BZRAs 或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可以與抗抑鬱藥聯合應用。

5. 針對老年失眠患者

首選不推薦藥物治療手段,老年慢性失眠的藥物治療應謹慎開始。因為有證據表明老人使用藥物後,雖然睡眠質量得到了最低程度的改善,但是不良事件的風險也顯著增加。當非藥物治療不能緩解失眠症狀時,可以考慮藥物治療,推薦使用 褪黑素受體激動劑。用藥期間需要密切注意藥物不良反應,隨時和相關醫生聯繫定期複診。

2019年美國老年醫學會(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9)更新了對老年人潛在不當用藥的標準,建議避免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因為該類藥物可能提高認知障礙、譫妄、跌倒、骨折等副作用風險。同時該醫藥學會還建議老年人避免使用苯二氮卓類受體激動劑(「z-藥物」),治療失眠方面效果甚微,而且也同樣擁有上面的提及的副作用。』

6.針對 妊娠期及哺乳期失眠患者

妊娠期和哺乳期媽媽應用治療失眠相關藥物以及抗抑鬱藥需謹慎,避免藥物通過乳汁影響胎兒,最推薦還是通過非藥物干預手段治療失眠。苯二氮卓類藥物和z類藥物一般不推薦用於治療妊娠期間或哺乳期婦女的失眠。

以上提到的關註失眠藥物使用需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切不可盲目自行購藥使用,造成嚴重的後果。醫生在治療和建議過程中也需要遵循治療原則的同時兼顧個體化原則;注意同時治療原發或伴發疾病;藥物治療同時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

參考文獻:

1. Krishnan P,Hawranik P.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riatric insomnia:a guide for nurse practitioners.J Am Acad Nurse Pract,2008,20:590-599.

2. Staner L.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Sleep Med Rew,2010,14:35-46.

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睡眠障礙學組. 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 中華神經外科雜誌,2012 Jul;45(7):534-540

4. 尹貞雲,趙忠新. 鎮靜催眠作用藥物對失眠患者睡眠結構的影響. 中華神經科雜誌,2010,41:69-71.

5. 趙忠新,吳惠涓. 成人失眠的診斷與治療:重視心理行為和藥物的綜合干預 -2012 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2,27(21):19-2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