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提煉優秀傳統文化,「點睛」影視創作

廣電時評 發佈 2020-04-28T09:42:41+00:00

無論是仁、義、禮、智、信的「大義」,還是一服一器一茶一藝的細節,在諸多影視作品中,傳統文化元素都俯首可拾。編輯| 葉晨瑋 徐蕾



無論是仁、義、禮、智、信的「大義」,還是一服一器一茶一藝的細節,在諸多影視作品中,傳統文化元素都俯首可拾。同時,影視作品也與傳統文化互相借力,彼此增色。


作者:鍾園園


瘦金體、飛白體,字如其人,可以視作呈現宋徽宗、宋仁宗性情的載體;有「民間焰火之最」之稱的打鐵花,既能成為旅遊時的拍照打卡項目,也能為遊人如織的上元燈會烘托熱鬧氣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深挖傳統文化這片肥美土壤,在借其深厚養分為劇作支撐內里的同時,也讓傳統文化得以綻放時代華彩。


在影視中「洞見」傳統文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經幾千年的積澱,物質與非物質傳統文化成為了中華民族深厚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傳統文化更是一個取之不竭的資源寶庫。


在影視作品中,就常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視化表達。近期播出的電視劇《清平樂》,上至帝王下至臣子的行事作風,處處浸潤著儒家風骨。用「仁」作為廟號的皇帝自不必說;路見不平伸張正義的少年韓琦,高喊著「我若金榜題名做了朝臣,不敢說建功立業,卻定不欺上瞞下」,是「忠」;蘇舜欽少時欽慕夏竦文采,為官後卻看不起他諂媚權相的作派,是「直」。



儒家文化在早前的古裝劇《琅琊榜》中同樣有所體現。主人公梅長蘇背負血海深仇,致力於讓沉冤得到昭雪的他卻從不傷及無辜,身上彰顯了「智」「仁」與「信」「義」;主角之外,景睿、霓凰、藺晨、言侯等人也無不散發著道義的光輝。


除了精神層面的展現,優秀傳統文化註腳還隱藏在影視劇的「衣食住行」間。


2019年暑假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穿錦缺胯袍,李必穿法袍、戴蓮花冠子午簪,許鶴子的舞姬服裝考據於陝西省博物館館藏陶俑;此前播出的《如懿傳》等也對清朝滿族穿著的禮服、吉服、常服進行了還原和藝術加工。《鶴唳華亭》服裝造型也十分考究,極大程度還原了傳統服飾的風采,成為了當時網友熱議的焦點。



與「食」相關,茶文化也在近年來屢屢出現在影視作品中:點茶法在宋代最為盛行,《鶴唳華亭》多次給予點茶技法特寫鏡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盛家三姐妹也跟隨孔嬤嬤學習點茶。此外,《長安十二時辰》中「煎茶」畫面也透露著唐朝飲茶文化的盛行,「吃茶」方式的講究。



在有關「住」的布景上,《長安十二時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兩部作品均對正月十五上元燈節進行了影視化呈現,除了一覽古人在元宵佳節游賞燈會的玩樂項目之外,跟隨張小敬、盛明蘭的視角,唐、宋兩代的坊市樓宇有了具象化的呈現。同時,兩部劇對造紙、插花、篆香、打馬球等傳統文化、競技娛樂,都被融入劇中。



此外,包括京劇、崑曲、評書等也多成為劇作的點睛之筆。《新世界》《都挺好》也都出現了中國戲劇的聲和影,著眼於京劇藝術的《鬢邊不是海棠紅》講述了民國年間的梨園眾生百態,商細蕊的唱念做打下足了功夫,觀眾也窺見京劇藝術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的固本創新。



無論是仁、義、禮、智、信處世之道,還是尊老愛幼、誠信友善、愛國敬業的美好品德;是元宵端午的安康祝福、寒食清明追思故人的緬懷,還是楊柳長亭的不舍、老驥伏櫪的豪邁,在諸多影視作品中,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都俯首可拾。


影視與傳統文化的互相借力

作為民族瑰寶,傳統文化如果只是停留在印刷的白紙黑字,成為與現代社會越發脫離的書面符號,它們旺盛的生命力就難以延續。藉助影視作品傳播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不再「沉睡」,讓影視作品不再單薄,二者牽手,能達到彼此增色的效果。


一方面,影視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飯受傳統文化滋養,能顯現作品的厚度。《三國演義》(1994年)對諸多古典舞的演繹,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集劍、酒、舞三種文化於一體,周瑜醉後舞劍高歌《丈夫歌》,突出其卓然的風神氣質;曹植等三人閒談之間作的鶴舞,直接反應出彼時君子的風雅風姿風流,和文人對鶴步行規矩、修身潔行等品格的推崇;和著吳語的踏歌舞《子夜四時歌》,反映出三國時期吳蜀婚嫁迎送的儀式。



目光拉回到眼前,「大秦帝國系列」已播出的三部電視劇作品《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里,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的「龍袍」,既非黃色,也沒有以龍圖騰做紋樣。追溯至千年之前,秦君尚水,陰陽五行中,水德與黑色對應,故而從春秋戰國至二世之秦,秦人都有濃厚的「黑色情結」。嬴稷、嬴駟身上的一件衣服,讓觀眾既觸碰秦朝的風俗文化,也讓百家爭鳴時期陰陽家這一傳統文化的特殊流派蘊藉其中。



另一方面,藉助影視語言「編碼」後的鮮活表達,傳統文化被觀眾解讀和理解,得到更廣的傳承。與現代不同,古代平常人之間,稱字而非名;唐時,父親稱「阿爺」,男兒稱「某郎」,及至對有宋一代,對天子的稱呼從「聖人」變成了「官家」。除了「爹」「娘」之外,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各類稱呼被擺到觀眾眼前,由演員向觀眾「演示」其正確用法。



劇中角色敷粉施朱,觀眾也借影視劇中的各類「國風妝容」了解千百年前豐富多彩的女性生活,《長安十二時辰》檀棋、嚴羽幻的花鈿面靨、《清平樂》珍珠妝和三白妝都從壁畫和文字資料「走」近現實,尤其被年輕觀眾研究並爭相模仿。



影視行業乃至觀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既是劇作精湛精良的體現之一,也是國人對文化發自內心的自信與弘揚。在影視作品身上打下傳統文化的烙印,借影視作品之手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有著更為深刻的現實作用。


編輯 | 葉晨瑋 徐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