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壓藥期間,這幾個注意事項必須要記牢!否則吃了也白吃!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發佈 2019-12-29T05:05:59+00:00

最新心血管報告指出 ,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達到2.45億。而且近年來隨著生活模式的改變,高血壓發病率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人群被高血壓所困擾著。高血壓對患者的困擾在於,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一般都需要長期用藥治療。

最新心血管報告指出 ,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達到2.45億。而且近年來隨著生活模式的改變,高血壓發病率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人群被高血壓所困擾著。

高血壓對患者的困擾在於,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一般都需要長期用藥治療。誰也不想當一個「藥罐子」,但是不吃藥的話,患者將要面對的可能就是腦出血、腦梗、心梗、腎衰等併發症,後果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但是,即便是堅持吃藥,也常有患者存在一些疑惑:為什麼天天吃藥血壓還是控制不理想?為什麼一直在吃的藥最近不管用了?為什麼早上吃藥後血壓正常,晚上又高了呢?

其實,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長期吃藥無非是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血壓水平的問題,二是降壓藥的副作用問題。而更多情況下,患者出現血壓控制不佳的情況或是發生不良反應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降壓藥的問題,而忽略了很多其他的因素。

下面,王藥師就總結了一些用藥的注意事項,這也是使降壓藥更好發揮療效,幫助患者更好控制血壓的一些做法。如果患者不想浪費每一片降壓藥,就應該對照自查,改變過去不當的用藥方式,或許患者既往存在的疑惑也會得到解答。

服用降壓藥,這些注意事項不可不知

1. 降壓藥不是萬能的:得了高血壓,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醫生身上,醫生的藥方和建議雖然足夠權威,但是具體到個人也並不一定完全適合。得病的是自己,只有對自己的病情足夠了解和重視,才能做到從方方面面入手去管理自己的血壓。

降壓藥不是萬能的,終身性疾病就要有終身性的治療原則,這就要求患者在規律用藥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嚴格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運動、心理干預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降壓處方。

2. 降壓藥必須要適合:市面上的降壓藥有很多,無論貴的還是便宜的、進口的還是國產的,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聽信謠言,人云亦云,看著別人用的好就想試一下,這樣的心態絕對不能有。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有5種,即為地平類、沙坦類、普利類、噻嗪類利尿劑以及β受體阻滯劑。其中,地平類最為常用,沙坦類和普利類作為長效製劑也頗受醫生推崇。對於患者而言,只要是長期用藥能夠穩定控制血壓,這樣的降壓藥就是合適的。患者無需追求所謂的進口藥、更貴的藥。

3. 降壓藥的服用方式很關鍵:很多時候,不當的用藥方式也是導致血壓控制不利的因素。正確的用藥方式應該考慮用藥時間、用藥劑量等。

正常人24h血壓節律呈「兩峰一谷」現象,上午8:00-10:00和下午16:00-18:00為高峰期。這樣的高血壓患者若服用的是長效降壓藥,可每天服用一次,早晨6:30-7:00為最佳時間;若為中效降壓藥,可一天服兩次,建議患者在早上6:30-7:00點和下午16:00-17:00點服用;短效降壓藥,一天三次,建議分別在早上6點,中午12點左右和傍晚19點。一般而言,降壓藥空腹或是飯後服用均可,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可選擇飯後服用;緩釋片應空腹服用。

注意初始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正常的劑量。某些降壓藥不可隨便掰開、研碎服用,如地平類緩、控釋片。

4. 降壓藥的副作用不可不知:服用降壓藥是為了控制血壓,如果因此而誘發更為嚴重的不良反應,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患者在用藥前應該了解自己所用藥物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一旦發現異常,就應暫停用藥,就醫診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常用降壓藥的副作用有:地平類為下肢浮腫、頭暈頭痛、面部潮紅、牙齦增生等;利尿劑為導致電解質紊亂,升高尿酸、血脂、血糖等;普利類為乾咳、升高血鉀等;沙坦類為升高血鉀;洛爾類為減慢心率、加重心衰和男性ED等。

最後,王藥師想要強調一點,降壓不是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平穩、長效降壓才是患者應該追求的目標。另外,患者也不該因為沒有症狀或是血壓控制良好就擅自停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