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健康生活方式 護心臟「芳華永駐」

家庭醫生報 發佈 2020-04-28T05:55:46+00:00

研究者在對46萬人追蹤7年多後發現,國人67.9%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冠脈事件和39.1%的缺血性卒中,都與吸菸、過量飲酒、運動量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肥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

不久前,《美國心臟病學學院雜誌》(JACC)公布了「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的結果。研究者在對46萬人追蹤7年多後發現,國人67.9%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主要冠脈事件(MCE)和39.1%的缺血性卒中(IS),都與吸菸、過量飲酒、運動量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肥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反之,保持越多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心血管系統受益也會成比例增多。哪怕只能堅持1種健康生活方式,就能預防67%的MCE和40%的IS風險。若能堅持至少4項健康生活方式,就可相對降低58%的MCE風險和39%的IS風險。

據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桃紅介紹,根據過往研究,結合本國情況,一般認為以下6種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護心臟。

要戒菸

吸菸時,菸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刺激血管運動中樞,並刺激體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引起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吸菸還可致動脈斑塊形成,使血管變窄,影響血液迴圈。已有研究發現,吸菸者冠心病發病率增加3~4倍,心肌梗死風險增加20%。因此,生活中要儘量做到不吸菸,遠離二手菸。

少喝酒

酒精及其代謝產物對心肌有直接毒害作用,長期飲酒會導致不可逆性的心肌損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致使血液流動不規則。酗酒者往往會受到心肌病的困擾,它會造成心臟肌肉鬆弛和下垂。心肌病患者通常會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疲勞、肝臟腫大和持續咳嗽。飲酒還會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和高血壓的風險。因此,一般建議,心臟不好的人飲酒越少越好。已經有房顫、心律失常或心衰表現的人,則應完全戒酒。

挑著吃

油膩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增多,過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發血栓。建議日常飲食要減少攝入鹽、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食熱量較低且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其他營養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雜糧、瘦肉、魚類或低脂乳製品等。

多運動

運動不但能強身健體,也是改善心腦血管功能的最佳良方。一方面,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對降低血脂、血壓,減重效果明顯;另一方面,還可舒緩壓力,愉悅身心。建議根據自己年齡、性別、體力等不同情況確定運動時間和強度。一般情況下,建議多進行慢跑、快走、游泳、騎車等有氧運動,遵循「三、五、七」原則,即每次堅持30分鐘,每星期至少運動5次,運動後心率加年齡不大於170。以身體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鬆為宜。

減腰臀

站立時,測量腰圍和臀圍,用腰圍除以臀圍,就可以得到腰臀比。研究顯示,男性腰臀比小於0.8,女性小於0.7時,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較低。當男性腰臀比超過0.95,女性超過0.86時,發生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較高,需要特別重視。這類人除了進行運動,更要注意飲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換成豆類、粗糧,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把炒、炸的烹飪方式改成蒸煮、燉等。

控體重

國際上常用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研究表明,肥胖是血壓和血糖升高的「元兇」,還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誘因。因此,控制熱量攝入對減重和預防心血管疾病意義重大。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和女性每日的熱量攝入分別為1200千卡~1600千卡和1000千卡~1200千卡。也就是說,保證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合理搭配、滿足身體所需的情況下,儘量不要超過以上熱量上限。同時,少吃油炸食品、方便食品、速食等。

供稿: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原火箭軍總醫院)

通訊員:莫鵬

編輯:熊恕 周芸

審校:謝濤

核發:萬洪新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掃碼

關注

關注我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