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食道癌病人:要複查看預後還要考慮心理疏導

抗癌衛士 發佈 2020-01-28T15:25:56+00:00

食管癌患者複查、預後及心理調適早期或是中、晚期食管癌,即使在根治性切除手術後都有復發或移動的可能性;晚期食管癌在姑息性切除後,復發、轉移的可能性更大。食管癌患者在手術、放療後,無論是否有不適症狀,都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

食管癌患者複查、預後及心理調適

早期或是中、晚期食管癌,即使在根治性切除手術後都有復發或移動(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的可能性;晚期食管癌在姑息性切除(以解決進食梗阻,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後,復發、轉移的可能性更大。

食管癌患者在手術、放療後,無論是否有不適症狀,都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因為在剛出現腫瘤復發或者腫瘤轉移時,患者可能還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定期複查有助於醫生及早發現腫瘤的復發和(或)轉移,及時給予適當的治療,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什麼時間開始複查?間隔多長時間複查一次?

建議食管癌患者在手術後3個月時做第一次複查;術後第一年,一般每3個月複查1次;術後第2-3年,每6個月複查1次;此後每年至少複查1-2次。

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例如一直以來進食情況良好,但間斷出現進食不順,逐漸有所加重;聲音嘶啞,進食、水嗆咳;近期沒有受涼感冒,卻出現咳嗽,且持續存在等,都應及時就醫檢查。

術後複查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食管癌患者術後複查,一般常規需要做如下檢查:

1.食管造影:主要觀察食管-胃吻合口是否有狹窄,鋇劑通過是否順暢,食管和胃是否有異常改變等。

2.胸部正側位X線片:主要觀察胸腔術後改變、是否有胸水、胃有無異常以及雙肺有無新發病灶(轉移結節)等。

3.胸部CT掃描:主要是觀察有無腫大淋巴結、吻合口局部食管壁是否增厚、肝和腎上腺是否有轉移等。

4.超聲(腹部及頸部)檢查:主要檢查肝、膽、胰、脾,雙腎、腎上腺有無異常(如肝轉移,腎上腺轉移),腹腔淋巴結是否腫大;頸部、雙側鎖骨上區有無腫大淋巴結。

5.血液化驗(血液生化、血常規)以及尿常規:了解身體營養、肝腎等主要臟器功能狀況及腫瘤標誌物的變化。必要時,患者還要接受胃鏡、超聲內鏡、全身骨同位素掃描,頭顱磁共振成像(MRI)、全身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PET-CT)等檢查。

複查時一定要做胃鏡嗎?

食管癌患者的術後複查並不需要每次都做胃鏡檢查,但如果有以下一些情況,則有必要進行胃鏡檢查。例如,患者近期新出現的進食不適、進食困難,懷疑吻合口出現異常情況(最常見的是腫瘤復發,或吻合口狹窄);儘管沒有進食不適的症狀,但在複查時上消化道造影檢查發現吻合口局部黏膜有異常情況,同時胸部CT檢查發現吻合口局部管壁增厚。

胃鏡下發現異常時,可以做活檢,通過病理檢查明確異常部位病變的病理性質及診斷,能夠使患者及時接受有針對性的治療,以緩解病情,延長生存。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是什麼問題,該做什麼檢查?

食管癌患者手術和(或)放療後,最應關注進食情況,例如進食是否順利,有無梗阻、反流等,也應注意身體其他的不適感覺,關注是否局部復發或有身體其他部位的轉移。

有些患者吻合口和身體其他部位沒有轉移,但出現淋巴結轉移。淋巴結逐漸腫大可能壓迫氣管、支氣管,引起咳嗽、咳痰,服用抗感冒藥物、止咳藥對症治療無效,且逐漸加重。

淋巴結轉移進一步發展,壓迫神經克引起聲帶麻痹,出現聲音嘶啞、進食喝水時嗆咳。

當患者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咳嗽,經內科治療無效時,即使沒有進食不適或身體其他不適,都需要警惕有無淋巴結轉移,應及時去醫院做胸部CT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儘快確診、治療。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