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到中國來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煙寒若雨 發佈 2020-01-13T06:16:05+00:00

祖國是我們的「根」,是我們在外漂泊的有力後盾,是我們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時時刻刻想念著的故鄉。即使我們深陷迷惘,也有祖國作為我們的信仰,為我們提供方向。韓國廣平府田氏,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但這381年間,他們時刻不忘祖國,時刻不忘故鄉,始終堅持中國習俗,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中國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魂歸故里。」即使身處異國他鄉,依舊心向故國。多少海外遊子,多少異國他鄉奮鬥的旅人,時時刻刻夢想著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祖國是我們的「根」,是我們在外漂泊的有力後盾,是我們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時時刻刻想念著的故鄉。

即使我們深陷迷惘,也有祖國作為我們的信仰,為我們提供方向。韓國廣平府田氏,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但這381年間,他們時刻不忘祖國,時刻不忘故鄉,始終堅持中國習俗,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中國血脈,是炎黃子孫。

廣平府田氏

韓國廣平府田氏始祖田好謙,字遜宇,1610年出生於河北邯鄲雞澤縣風正鄉。他的曾祖田悌曾官至雲南御史,祖父田應揚是襄府長史,父親在外做官。田氏祖上世代為官,家庭富裕,史書上記載田好謙為人放蕩不羈,十分豪爽正直。

當年鄰村董莊的董士元生活窮困潦倒,迫不得已偷了田家的東西,田好謙知道後便派人去抓他,董士元無奈之下只好跑到外地當兵以求果腹。

時值明清更替,戰火平凡。田好謙自覺好男兒必要建功立業。得知當年被自己趕走的董士元已經出任山東順義島(今遼寧旅順一帶)參將,遂跑去投奔於他。但在見到董士元之後,田好謙內心也有些猶疑,不知道這董士元會不會藉機報復當年的「一箭之仇」。

但董士元也是個豪爽之人,非但不怨恨他,還將田好謙奉為「恩人」。非常感恩田好謙當年的舉動,認為若不是田好謙派人去抓他,他也不會跑去當兵,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榮華富貴。田好謙驚喜萬分,於是在董士元家裡住了二十多天,二人日日同進同出談天說地,一來二去,兩個志向遠大的年輕人就這樣成為了知己。

1637年春,滿洲將領孔有德率領朝鮮軍隊向明朝進攻,這孔有德本是明朝的將領,只因戰敗才迫不得已投靠滿洲。他幾次三番同董士元交戰卻故意輸給董士元,卻不想董士元就此驕傲自滿,滿足於現在的名聲,整日尋歡作樂。

田好謙多次勸阻也是無疾而終。孔有德見董士元如此不思進取,一怒之下便大舉發動進攻,而董士元疏於操練軍隊致使節節戰敗,本人也死在了戰場。而作為董士元軍師的田好謙也被朝鮮軍隊俘虜,自此開始了他流落異國的旅程。

流落異國

雖然田好謙就此流落朝鮮,但他文人的身份還是救了他。軍營里個個都是莽夫大漢,田好謙文質彬彬的氣質一下子脫穎而出。朝鮮國王了解到他即是明朝的秀才又是名門之後。

遂聘請他教導那些王公貴族。只能說有才華的人到哪都不會被淹沒。朝鮮王室越來越認可田好謙的能力,他也一度官拜朝鮮國通政大夫、龍驤衛副護軍。此後他便在朝鮮娶妻生子漸漸安定了下來。

田好謙的後人皆在朝鮮為官,且多於朝鮮王族通婚,尊貴非常,一時間田氏一門鼎盛,風頭無倆。值得一提的是,田好謙的一位後輩甚至做了朝鮮駙馬,後來成為朝鮮國相

田好謙雖在朝鮮官位顯赫,但他時刻惦記著自己的故鄉。每逢佳節,田好謙都會帶著自己的子孫朝著家鄉的方向叩拜,並且時刻告誡後人,我們的家鄉在廣平府風正村。等世道平定,我們一定要回去認祖歸宗。

俗話說,思鄉之情最為難解

為了防止自己忘記故鄉的模樣,田好謙憑藉記憶中的風正村的模樣在郊外仿建了一所村莊,並起名為風正村 。日後他再次思念家鄉時,便會帶著家人回到風正村小住幾日,慰藉思鄉之情。

他這一生官位顯赫,家庭美滿。最為遺憾的莫過於後半生未能回到故鄉,彌留之際,也不忘叮囑門生李翊臣,千萬記得要找到故鄉之人,把他的遺像送往家鄉。還在臨終之時在族譜上加上幾個字,「我是中國人,子子孫孫不能忘!」他期望自己死後也能再看故鄉一眼。

後來朝鮮進貢時,李翊臣去往中國,在北京恰巧遇見風正村的舉人田煒,詳細問清情況後便把田好謙的遺像交託給他。田好謙時刻不忘故鄉,他們子孫從此也將認祖歸宗的願望時刻放在心上。即使身在異國他鄉,心裡卻始終想著故鄉。

在田好謙逝世20年後,他的次子田會一在出使清朝之際,輾轉多次才聯繫到了田氏留在故土的子孫後輩。商議著重新續寫了田氏族譜。

田氏後人一輩輩繼承著先祖的囑咐和期望,莫不敢辜負。田會一逝世後,其子田得雨為了讓後輩不忘根本,下令此後所有生活在朝鮮的田氏子孫,死後都要在墓碑上刻著五個漢字,「廣平府田氏」。時刻告誡自己的根脈所在。

魂歸故里

到了清朝末期,戰亂頻繁。日本,列強開始大規模的朝中國發動戰爭。在此期間,聯繫著兩國田氏族人的族譜再次中斷。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中韓兩地的田氏後人才能重新尋找對方。經過兩地後人的不懈努力,2004年,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總裁田文埈幾終於聯繫到了中國的田氏族人。

現如今,交通便利,而流落異國三百六十餘年的韓國田氏後人也終於可以和故鄉的親人見面。雙方按照長幼輩分再次續寫了共同的田氏族譜。此後每年韓國廣平府田氏後人都會回鄉祭祖。

2016年韓國田氏宗親會會長田光鉉深情地說:「崇尚祖先的精神,對田氏家族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財富。我們找到了我們的根,我們不會忘記中韓根深一族的事實。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但這點不會改變。」

流落異國三百餘年,最難的就是堅持自己的根本。但他們不敢忘記,並且時刻謹記。他們繼承著先人的意志,先人的精神。帶著那絲堅持,那絲眷戀再次回到了故鄉。再次回到了那座祖先日思夜想的小村莊。

祖國,故鄉。這兩個詞承載了太多人的寄託,承載了太多的信仰。

我們始終記得,祖國,是我們堅強有力的後盾,家鄉,是我們溫柔纏綿的水港。無論我們身在何地,身處何位。不變的是流淌在我們身上的永遠都是炎黃子孫的血脈。這是融入骨血里的情結,時刻不敢叫人忘懷。

文/煙寒若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