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易發風疹,清熱利濕應素食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5-19T06:29:32+00:00

這個時候,儘管氣溫明顯升高,但遠沒有進入創高溫紀錄的時期,所以,一個重要的規勸就是不要貪時之涼爽,否則容易引起風濕證、濕性皮膚病等。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5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這個時候,儘管氣溫明顯升高,但遠沒有進入創高溫紀錄的時期,所以,一個重要的規勸就是不要貪時之涼爽,否則容易引起風濕證、濕性皮膚病等。從這些疾患的產生來看,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邪氣所致,所以,防止邪氣入侵就能阻擋疾病的發生。這也是《黃帝內經》「治未病」 的一個重要的思路。

因為在中醫看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健康與外界環境息息相關。而得病就是一個正氣和邪氣之間的較量。邪氣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而人體的正氣不足則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但不否定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況下的主導作用。掌握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保持身體內外環境的協調,才能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因此,「治未病」 應該從增強機體的正氣和防止病邪的侵害這兩方面入手。

從疾病的角度來看,小滿是皮膚病的高發節令,結合「治未病」的養生觀,這裡來看看風疹的治療。風疹,又稱「風痧」「痧子」等。之所以得名,是由於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從病因上看,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風熱時邪,由口鼻而入,郁於肺衛,蘊於肌腠,與正氣相搏,發於皮膚所致。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風疹並不可怕,寶寶在很小的時候,有來自母體的抗體,一般在6個月之前不會發病,而發病之後又一般不會再復發。我們對風疹早在古代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或者濕郁肌膚而發病;或者腸胃積熱郁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或者因為貪圖魚、蝦、蟹等美食的時候,因為過敏導致脾胃不和,郁於肌膚而生病。風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病迅速,因為外界的冷而顯得輕,因為外界的熱而加劇。當我們了解了發病的機理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預防和治療。

事實上,對各類皮膚病的調養,一般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包括動物脂肪,海鮮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燻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等,以及牛、羊、狗、鵝等肉類。而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

下面就為你推薦1款小滿養生時常見的食療方,以供參考選用。

清熱解表護胃粥

[原料]金銀花、連翹、竹葉、荊芥與牛蒡子、甘草按照10:6的比例取材,粳米100克。

[製作]將上述6味藥材洗凈煎汁,去渣,再煮洗凈的粳米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煎好的藥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溫熱食。

[功效]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舌苔薄黃,脈浮數。需要注意的是:外感風寒,惡寒重、發熱輕者不宜用。

所以提醒大家,這段時間有汗就要發出來,適可而止,不要急於打開空調,忍一忍,存得一身正氣,趕跑所有邪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