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的「五口之家」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胸椎、腰椎

康骨之路 發佈 2020-02-22T03:16:29+00:00

一、胸椎T1~T121、人的胸椎骨有12塊。2、椎體從上向下逐漸增大,橫斷面呈心形,其兩個側面上、下緣分別有上、下肋凹,與肋頭相關節。

一、胸椎T1~T12

1、人的胸椎骨有12塊。

2、 椎體從上向下逐漸增大,橫斷面呈心形,其兩個側面上、下緣分別有上、下肋凹,與肋頭相關節。p2) 橫突末端前面,有橫突凹與肋結節相關節。

3、 第一胸椎和第九胸椎以下各胸椎的肋凹不典型。

4、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後,下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前。

5、棘突較長,向後下方傾斜,各相鄰棘突呈疊瓦狀排列。

各椎均有與肋骨相連的2個關節面,一個在椎體後部(與椎骨頭相關節)(如下圖),一個在橫突上(與肋結節相關節)。肋骨又與胸前的胸骨有關節相連,故胸椎、肋骨及胸骨構成胸廓的骨架對胸椎可起到穩定作用。胸椎椎孔較小,故胸椎椎管較狹小,胸椎部位損傷或病變,易引起脊髓損傷。

二、胸椎解剖

1、椎骨

胸椎(T)有12塊椎骨,T1-12自上而下,第1胸椎有時也稱為第8頸椎,胸椎與頸椎和腰椎有明顯區別,它有肋骨協助維持穩定。實際上在脊柱的胸段是一個由胸椎、肋骨和胸骨組成的桶狀結構,與頸椎和腰椎相比,因其穩定性好,錯位的機會較少。一個典型的胸椎椎骨都有椎體、椎弓和突起,椎骨自上而下(即胸1至胸12)逐漸增大。在椎體的後面有棘突,側面有橫突,左右各有一個關節突。在椎體側面後部近體上緣和下緣處,各有半球形肋凹,與肋骨形成肋橫突關節。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棘突較長,伸向後方,並依次相掩,呈疊瓦狀。這些都是與頸、腰椎不同的解剖特點。

2、胸脊神經

胸脊神經,脊髓胸段發出的胸神經共12對,在同序胸椎下緣穿出,都有前支和後支。前支除第1胸神經參與臂叢外,均不成叢,稱為肋間神經,走行於肋溝內。後支向後進入背部,又分為內側支和處側支,支配背部。

3、交感神經

胸段的交感神經與脊神經同行,可以稱為內臟神經,調節指揮內臟的活動,其中胸心神經、內臟大神經、內臟小神經、內臟最下神經等,分別分管心臟、胃、肝、膽、胰、小腸和腎的功能。因此,胸椎的錯位,與整個內臟功能及全身健康狀況有極密切的關係。

三、與器官的關係

1、上段

胸椎神經屬「胸心神經」(T1—T4):負責如心臟及肺等胸腔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造成心臟、氣管、呼吸道、肺臟、乳房等症狀,較常見的症狀為胸悶、心悸及呼吸困難。

2、中段

胸椎神經屬「內臟大神經」(T5—T8):分布於腹腔器官,負責肝、胃、膽、十二指腸及小腸等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引起這些器官發生問題,較常見的症狀為疲勞、胃口不佳及消化不良等症狀。

3、下段

胸椎神經屬於「內臟中神經」(T8—T12):分布於腹腔及腸系膜上器官,負責腎、大腸、膀胱等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引起這些器官發生問題,較常見的症狀為兩腳水腫、尿頻及消化不良等症狀 。

上圖 胸椎示意圖

(a)T6上面觀 (b)T6側面觀 (c)T7~9後面觀

胸椎的棘突細而長,並向尾側傾斜,故棘突彼此涵蓋。做胸椎穿刺時,除要屈胸、屈腰姿勢外,斜向上進針才能刺入間隙。

四、各椎骨對應疾病

1、第一胸椎

食道炎、食道腫痛、哮喘、呼吸困難、氣管炎、胸膜炎、手涼、手指關節疼痛。

2、第二胸椎

心律不齊、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臟內膜炎、心肌肥大、動脈硬化、心臟機能低下、高血壓。

3、第三胸椎

肺結核、肺炎、肺氣腫、肺水腫、肺動脈狹窄、休克、肋膜炎、氣管炎。

4、第四胸椎

黃疸、膽汁過多、膽結石、動脈硬化、神經衰弱、憂鬱症、白髮早衰。

5、第五胸椎

高血壓、低血壓、循環障礙、肝功下降、肝火黃疸、肝炎。

6、第六胸椎

各種胃炎、胃酸分泌紊亂、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癌、胃動力不足。

7、第七胸椎

各種消化酶不正常分泌、糖尿病、低血糖、十二指腸潰瘍。

8、第八胸椎

貧血、脾大、煩躁易怒、呼吸不暢、麻疹、肥胖難減、多汗盜汗、睡眠多夢。

9、第九、十胸椎

尿痛、腎炎、腎衰竭、尿毒症、動脈硬化、慢性疲勞、腰痛、腎部病症。

10、第11胸椎

皮膚病症。

11、第12胸椎

吸收障礙、營養不良、腸炎、腹痛、免疫下降。

腰椎L1~L5

一、腰椎(lumbar vertebrae):

1、人體的腰椎L1~L5共有5塊;

2、每一塊腰椎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附件組成。

3、腰椎的結構有椎體、椎弓根、椎板、棘突、橫突及上關節突、下關節突,與胸椎不同,椎體及椎弓根較大;

4、棘突呈長方形,水平方向向後突出,間隙清楚,脊椎穿刺容易進入椎管。棘突板狀水平伸向後方,相鄰棘突間間隙寬,可作腰椎穿刺用,關節突關節面呈矢狀位;

5、第三腰椎橫突特別長,其上附著筋膜、韌帶及肌肉,還有脊神經(L1~3的背側支——臀上皮神經),通過腰背筋膜間隙,該處活動量最多,所受應力最大,誘發勞損性損傷最多,臨床所遇到的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及臀上皮神經炎即屬此類疾患(如下圖)。

(如上圖)臀上皮神經示意圖

(a)背面觀(淺層) (b)背面觀(深層)

二、椎間盤

椎間盤實際上是一個密封的容器,上下有軟骨板,它是透明軟骨覆蓋於椎體上、下面能環中間的骨面。

1、軟骨板;

2、纖維環:由膠原纖維束的纖維軟骨構成,位於髓核的四周。

3、髓核:被上下的軟骨板與纖維環一起密封起來。

纖維用的纖維束相互斜行交叉重疊,使纖維環成為堅實的組織,能承受較大的彎曲和扭轉負荷.纖維環的前側及兩側較厚,而後側較薄。纖維環的前部有強大的前縱韌帶,後側的後縱韌帶較窄、較薄。因此,髓核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脊髓。當椎體承受縱向負載時,髓核用纖維環借其良好的彈性向外周膨脹,以緩衝壓力,有減震作用,在行走、彈跳、跑步時防止震盪顱腦。還可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動度,使人能進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動。椎間盤的這種結構,允許椎體間藉助髓核的彈性和移動以及纖維環的張力做運動,但是纖維環一旦破損,其間包裹的髓核就會穿過破損的纖維環向外突出,即發生了椎間盤突出(脫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徵

三、腰椎解剖

腰椎的椎體較頸椎和胸椎大而厚,主要由松質骨組成,外層的密質骨較薄。從側面看,椎體略呈楔狀,橫徑大於前後徑,並從上到下逐漸增大。椎體與椎體之間由椎間盤相連。

椎弓:位於椎體後方,包括椎弓根、椎板、上、下關節突、棘突和橫突7個突起。椎弓根上方有一上切跡,下方有一下切跡,上一椎體的椎弓根下切跡與下一椎體的椎弓根上切跡共同構成椎間孔,椎間孔內有脊神經通過。雙側椎板向後中線處匯合形成棘突,即為觸摸後腰部時,可捫及的、自上而下排列的一個個突起。從椎弓根和椎板連接處向兩側伸出者為橫突。棘突、橫突及上、下關節突都是肌肉、韌帶的附著部位.並由此連接上、下腰椎。

椎孔:椎體後方和椎弓共同形成。椎體的後面為椎孔的前壁,椎弓為推孔的後壁和側壁。椎孔可為卵圓形、三角形或三葉草形。全部椎孔借韌帶等組織相連組成椎管,椎管內有脊髓、馬尾和脊神經通過。

腰椎在胚胎生長、發育過程中較易形成一些先天性的解剖異常,如先天性的6個腰椎、腰5。與骶、融合形成腰椎骶化、骶,或胸。可發生移行關係形成腰椎、腰5鯨突有時未融合而形成隱性脊柱裂.可造成腰痛症狀的腰。橫突肥大、可與髂骨形成假關節的腰5,橫突肥大等。所有這些先天性的畸形都有可能成為腰部疾患的病理基礎,在一些誘發條件下則可能由此產生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四、各椎骨對應疾病圖如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