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嚏和咳嗽到底能飛多遠?

中國科普博覽 發佈 2020-01-28T17:48:35+00:00

參考文獻:BourouibaL, Dehandschoewercker E, Bush J W M. Violent expiratory events: on coughing and sneezing[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14,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蘇澄宇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你是否想過,一個噴嚏能"打"多遠?

雖然我們都知道,呼吸道疾病患者很可能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他人,但具體到底能傳多遠,多大的範圍?而每次在呼吸道流行病高發時期,專家呼籲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也都有人不以為然。

根本原因是我們對病毒的傳播細節知之甚少,之前關於病毒的感染控制指南大多是基於模型研究和專家推測,而不是實測數據。

2014年,終於有數學家做了這樣的實驗。

數學家 Lydia Bourouiba利用高速視頻解析了噴嚏和咳嗽時的產生的流場,並用數學模型計算出了兩者的傳播距離。結果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噴嚏和咳嗽的時候噴出來的是什麼?

噴嚏和咳嗽的產生開始於深呼吸,然後肺部的空氣被壓縮,最後被吸入的空氣在幾分之一秒內被肺壓出來。

咳嗽噴出的東西不止有氣體,還伴隨著液滴(氣溶膠),液滴的大小在100微米以下,相當於人類頭髮絲的寬度。這些液滴產生於氣體噴射的過程中,將肺部、支氣管、氣管黏附的體液一併帶出,噴湧出數萬個小液滴。

在重力的作用下,一些較大的液滴很快落到地板上,較小的液滴(直徑小於或等於5微米的顆粒)就飛得比較遠,而且會隨著氣流擴散開來。而這時候,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就乘著這些小液滴一起傳播了出來。

如何觀察咳嗽、噴嚏的氣體流動?

前面說了,氣溶膠是很小東西,人的肉眼是很難看清的。所以科學家用了什麼方法來進行觀察呢?具體來說,科學家用2個攝影機和多個光源,在高幀率下拍攝噴嚏下的大量細節,最後用慢動作播放觀察,建立數學模型計算。

實驗中,科學家招募來10名健康志願者,站在攝影機前方,然後刺激他們的呼吸道,讓志願者忍不住打噴嚏、咳嗽,通過捕捉到噴嚏、咳嗽時的瞬間。

通過這個可以每秒捕捉幾千幀的高速攝影機,科學家可以觀察到人們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液滴。

噴嚏和咳嗽到底能飛多遠?

高速視頻捕捉到的噴嚏。打噴嚏後,較大的液滴(綠色)從口中噴出,下落速度相對較快。霧狀的液滴"雲"(紅色),它們傳播距離多達8米。圖源:文獻1

通過慢動作視頻,我們可以看到噴嚏、咳嗽產生的過程。

在咳嗽、噴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液滴組成的高密度噴射物,科學家將之稱之為"雲"

較大的液滴不受氣相流動的影響,下墜速度較快,距離比較近,在1米範圍內;而較小的液滴以不同程度的湍流氣雲懸浮,射程較遠。

這團"雲"在噴射過程中,會將周圍的空氣捲入,"雲"的體積會不斷增大,但速度也會逐漸減慢。


通過大量測量,然後將數據輸入數學模型後,科學家得出結論:打噴嚏產生的較大液滴可以最遠到達8米遠的地方,而咳嗽則達到6米遠。並且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噴嚏和咳嗽最多可以在空中停留長達10分鐘。

由此可見,咳嗽和噴嚏不管在傳播距離還是停留空中的時間方面,都足夠長,如果是在室內打噴嚏或咳嗽的話,"雲"肯定可以從房間一端飄到另一端,這是完全沒問題的。

所以是不是人站在患者10米開外就沒問題了呢?並不是

前面說了,實驗的計算結果的是均值,並不是所有的數據,一些顆粒較小(5微米以下)的液滴會飛得很遠,甚至有可能會在空中一直漂浮,而這些飄在空中的到底能飄多久這就很難說了,所以室內通風很重要

另外,有的人肺活量大,傳播距離會更遠,人與人之間能呼出的距離是有一定差異的。

最終小液滴落了下來,有的落在了桌子上,有的落在了手機上,有的落在了你的鍵盤上,有的落在了把柄上,有的落在了你的手上……而你無意中觸摸了這些液滴,最後又不洗手,就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了病毒,所以勤洗手也很重要。。

戴口罩到底有什麼用?

既然咳嗽和噴嚏傳播病毒、細菌的能力那麼強,那我們就得戴口罩了。不過問題又來了,口罩到底能阻擋多少病毒、細菌的傳播。

有個新加坡的科學家就做了這麼一個實驗,用彩色紋影法成像,觀察戴不同類型口罩,會對病毒的傳播有什麼影響。

紋影法是力學實驗中一種常用的光學觀測方法。利用光在被測流場中的折射率梯度正比於流場的氣流密度的原理,將流場中密度梯度的變化轉變為記錄平面上相對光強的變化,使可壓縮流場中的激波、壓縮波等密度變化劇烈的區域成為可觀察、可分辨的圖像,從而記錄下來。

科學家選擇了標準外科口罩、N95口罩作為實驗材料,在規範戴口罩的前提下,看看不同口罩對呼出物有怎樣的阻止效果

在不戴口罩的情況下,人咳嗽從嘴中呼出的氣溶膠自然地湧入周圍的空氣中。

而戴上普通外科口罩之後,雖然咳嗽產生絕大多數氣溶膠已從口罩過濾出來,但仍會有少量從口罩上方邊緣滲透出來。

而N95口罩邊緣則不會側漏,都會從正前方透出口罩,也就是說都被過濾了。

由此可見,口罩能降低咳嗽產生的氣溶膠的傳播效率,標準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有很好的保護效果,N95口罩的保護效率更高一些。但不管怎麼樣,不戴口罩肯定是最糟糕的,尤其是當你已經出現咳嗽等症狀時,更加需要戴上口罩阻斷傳播。

在這特殊的時期,請大家出門都一定戴上口罩呀!


參考文獻:

Bourouiba L, Dehandschoewercker E, Bush J W M. Violent expiratory events: on coughing and sneezing[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14, 745: 537-563.

Tang J W, Liebner T J, Craven B A, et al. A schlieren optical study of the human cough with and without wearing masks for aerosol infection control[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09, 6(suppl_6): S727-S73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