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經驗總結:內服+貼敷,是兒科治療特色,也是優勢

中醫家 發佈 2019-12-31T16:43:05+00:00

這一塊的學術價值也是很高,所以我在前幾年應該說有5年的從業生涯過程當中,一邊在中醫臨床,一邊在學術,那個是貼敷,主要進行貼敷。

貼敷成本低,病家容易接受,操作方便,推廣前景好!小兒用藥宜輕靈、活潑,口感好,慎用苦寒藥。

中醫家主持人:

孩子從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一聲啼哭,由母體的溝通變成與天地自然的溝通。從那一刻開始,小孩他的一個生長將由他自己來去決定,但是他的健康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我們做父母的心。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不能夠一味的生病就去輸液,一味的去霧化。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綠色療法,能夠讓孩子生病之後不會再遭受這種輸液、霧化的痛苦呢?

很感謝隋老師再次為大家分享中醫兒科內服外貼這種簡便驗廉安的方式,將會給眾多的孩子家長帶來福音,也給眾多的兒科醫生帶來更多的一個選擇。

好,下面我們有請隨老師給大家講今天晚上的公開分享。


隋向陽老師:

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各位中醫愛好者、從業者,大家晚上好。今天受中醫家的邀請,我在這裡為大家來分享中醫兒科相關的一些個人經驗和拙見。

本人姓隋,叫隋向陽,可能在線聽課的學員當中,有一部分是我過去在中醫家線上平台講過兒科為主導的貼敷課的一些學員,也有一部分是第一次聽我課的一些同道朋友。今天咱們這個課的主講就是關於中醫兒科的診療心法真傳這個大課題。

中醫兒科現在是非常的受到關注,我個人來講,從事中醫臨床工作有20多年的時間,自幼隨祖父學習中醫,可以說是傳統中醫的傳承人、繼承者。

在這麼多年的中醫從業的過程當中,涉及到各科的臨床診療。近幾年由於工作環境的需要、臨床環境的需要,更多的聚焦在中醫兒科方面的診療工作。在此過程當中也不斷的學習、進步、總結,最後系統的總結出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案。

我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從四個方面來講,第一就是兒科在醫界的一個現狀。第二,兒科在臨床上,他跟成人體質辨證論治方面一些不同的地方,也就說兒科臨床治療的獨特性方面,一些扼要的精髓的東西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第三個方面就是關於兒科用藥的相關特色精髓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最後可能會給大家講一下中醫兒科外治法的一些優勢。

我們現在就開始進入今天晚上課程主題,第一個方面要跟大家來共同關注一下中醫。首先從大環境來說,2015年的10月份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也就是說二胎的放開之後,中國的人口兒科的兒兒童比例人數在迅猛的增加。

據統計2018年兒童占總人口數的17.88%。這麼大的一個比例和人群,放開二胎以後,這些小孩的常見病、多發病,這個問題是由誰來解決?我們中國的兒科醫的醫療資源是否充足?

那麼據統計,我們國家的兒科專科醫院還不到100家,占全國醫療機構的不到1%。這個數據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在這裡做一個初步的了解和統計。

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從事兒科醫的醫生資源是非常匱乏的。2015年中國的兒科執業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缺口20萬人,這個跟國際的通行標準——每千人一名醫生,兒科醫的這個標準差的還是甚遠的。

那也就是現在在中國已經呈現了一個兒科醫生荒的這個局面,不太願意從事兒科,不願意從事兒科呢有很多的原因。一個是兒科醫它這個風險相對來說比較大。第二兒科這個收費不像成人這麼可觀,人群又大,待遇不高,這幾個綜合因素導致很多人醫生是不願意從事兒科專科醫的。

但是作為當下中國的兒科醫生的需求這麼大,你這個工作總得有人去做,特別是基層醫療這一塊,因為我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在從事臨床工作同時,在做基層醫生的培訓。我接觸的學員中,一線開診所、個體門診以及衛生院這個醫療機構的學生是最多的,這幾年以來可能聽過我課的學生有數千人,那麼他們在臨床上工作當中,其實個體診所接觸到的患者人群比例當中,兒科也是占主要的比例,也比較多的。所以我們的基層醫生,在一線工作的基層醫生,他們面臨的兒科的診療壓力也是比較大是。

不論是中醫兒科還是西醫兒科,都要具備一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的經驗。所以現在,第三個方面,現在醫療環境這幾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什麼變化呢?國家在逐漸的特別在一些大城市嚴格控制輸液、抗生素、激素的應用問題,特別是輸液。

因為我醫館是在深圳,現在我在醫館擔任主要管理和診療工作。在深圳這個環境,深圳算是中國的一線城市之一。在深圳從去年開始都已經個體診所在限制抗生素、輸液規範應用。甚至某些區域,比如說龍崗區都已經限制了輸液。國家的大政策環境在控制抗生素的濫用,限制輸液診療工作,也給基層醫生帶來了很多的挑戰。

過去來說很多個體診所,它的主要的效益是來自於大量的輸液,因為輸液的利潤高,解決問題快,但是現在國家已經在控制這個事情,你這塊利潤和效益就逐漸的沒了,導致了很多的診所就很難面對這個環境,很難應對患者治療。也就說很多病在我們的臨床上特別是習慣來說,如果不輸液好得不快,除了輸液之外,就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你配點口服藥,那麼好。

技術方面如果沒有更好的補充和增加,那就很難贏得患者的信任。所以政策環境一個變化,對於兒科常見病來說,更加的要多學一些技術來彌補這個環境大勢所趨,所造成的挑戰和壓力。

另外一個方面,其實近多年以來,國家的這些宣傳,包括我們現在的信息這麼發達,老百姓本身對現當代這些小兒,自己的孩子看病的就醫觀念也在轉變,現在老百姓都很清楚,輕易的不給孩子打針、輸液,包括打小針都不愛給孩子打。

如果是說老百姓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孩子生個小病給他輸上液打針,明顯的會降低孩子身體的免疫力,同時可能還產生很多的副作用,隱形的副作用,當時不一定出現,但是總是感冒發燒了就去打針,小孩子抵抗力越來越差。我在臨床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很多的由看西醫轉來看中醫,各年齡段的小孩、兒童、嬰幼兒、青少年這一類的群體,他們通過中醫的診療發現,這些兒科病,因為抗生素的濫用的過量使用而造成的體質上的問題。

那麼老百姓現在更多的是希望他的孩子生病以後,能夠在沒有副作用或者儘量的少副作用的情況下,把這些常見病能夠解決,這也是一個現狀的問題。所以當下我們兒科醫的診療水平的提高和兒科醫的技術多元化,擺脫傳統二素的應用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

好,我講的這幾個方面,也就說系統的給大家來共鳴一下,中醫在這個時候它的優勢就發揮出來。找我看病的小兒疾病都是用純中醫的治療,因為我本身主要就是用中藥來解決各年齡層、各科疾病,兒科同樣是中藥。找我看病的患者小則幾個月,大到十幾歲。兒科這個年齡段的病人都是通過口服中藥或貼敷,就是中醫外治法貼敷用藥解決這些常見問題。很多患者的家長都非常的喜歡,因為有作用,又把病給治好了,又不用到醫院去排隊,這給我們一個很大需求的機會。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社會層面來講,老百姓是呼籲綠色療法,傳統中醫把下一代的身體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什麼副作用,所以我們做的事實際上是造福新生代。我們如果能夠掌握中醫兒童的治療技術,這一點上是最高的價值,讓我們有成就感,擺脫三素對新生代的身體上的造成了不良的反應,或者說體質上的打擊。

我們知道從中西醫對照來說,各種抗菌素是寒性的、苦寒,應用多了是傷了人體的陽氣。激素是性熱的,激素用多了會傷人體陰血。所以抗生素傷陽、激素傷陰,這個就是中西藥之間的一個藥性、藥味、效果、副作用的對比,這個是顯而易見。

所以我們要儘量的擺脫常見病的抗生素和激素的應用,這是我們在這裡給大家反覆樹立的觀念。當然我在講這話的同時,可能我們在線聽課的很多慣用或者習慣用抗生素,這個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我們來分析一下。

另外現在我作為個人來講,這麼多年應用習慣就是從小給孩子治療疾病是用口服湯藥加貼敷外治法相結合。絕大部分的常見病都能夠得以解決,除非很嚴重的一些問題,需要送去醫院綜合治療。

但是我反覆講的是我們基層所遇到的常見病,口服加貼服,純綠色療法相結合。這一塊的學術價值也是很高,所以我在前幾年應該說有5年的從業生涯過程當中,一邊在中醫臨床,一邊在學術,那個是貼敷,主要進行貼敷。這個貼敷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綠色療法之一。

它不需要動用很多的成本,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棒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