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壓,到底是收縮壓重要還是舒張壓重要?

科瑞泰q醫 發佈 2020-05-02T00:31:56+00:00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到底是控制收縮壓重要還是控制舒張壓重要?我認為舒張壓重要還是收縮壓重要是個偽命題,因為兩者都很重要,都與不良預後相關。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到底是控制收縮壓重要還是控制舒張壓重要?如果覺得這兩個「壓」比較陌生,那麼「高壓」和「低壓」想必您就比較熟悉了。

1、血壓為什麼分成「收縮壓」和「舒張壓」

高壓=收縮壓,低壓=舒張壓,這兩個血壓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得從心臟說起,眾所周知,心臟就是人體內的「水泵」,負責運輸血液供給到各個器官,那麼當心臟收縮時,血液就會從左心室壓進主動脈,繼而輸送到全身,流入血管的血液使血管充盈擴張,對血管壁產生較高的壓力,這個壓力叫做「收縮壓」。

當心臟舒張時,輸出的血液返回右心房,動脈血管里的壓力也隨之下降,充盈擴張的動脈血管彈性回縮,驅使血管里的血液不間斷地「灌溉」著毛細血管床,為組織提供營養和氧氣。心臟舒張時,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就大大下降了,這個壓力叫做「舒張壓」。

2、影響收縮壓和舒張壓高低的五個因素

既然收縮壓是代表了心臟射出血液時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那麼主動脈的血管壁彈性和心臟射出的血液量共同決定了收縮壓的高低。每次心臟收縮時射出的血量越多,則主動脈血管壁的壓力越大,收縮壓也就隨之升高。這一因素,稱之為「每搏輸出量」。

血管的彈性也會影響收縮壓,年輕人的血管彈性大,同體積的血液流過時,主動脈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更小。換句話說,血管的彈性好,讓主動脈獲得了更大的面積,從而降低了收縮壓。

而舒張壓增高則是因為在心臟的「放鬆」期,血管里仍殘留過多的血液。影響舒張壓的因素包括心跳和外周血管阻力。心跳次數增多,那麼心臟每分鐘內射出的血量也就升高,同時心臟得不到放鬆,血液回流又少了,那麼就影響了主動脈的血壓導致舒張壓升高。

心臟舒張時,大動脈里的血液由於大動脈的彈性回縮力繼續向中小動脈流動,繼而「灌溉」全身的毛細血管床。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外周血管,尤其是中小動脈的阻力增加,就會導致大動脈流向中小動脈的血流量減少或者速度變慢,這樣,在心臟舒張期里殘留在大動脈里的血液量增加,使舒張壓升高。

當然,這裡還需要重點強調「神經-體液」調節,正是有了這個調節系統,以上因素才會影響我們的血壓波動。比如當我們緊張或者情緒激動時,血壓就會升高,但得益於人體神經-體液的調節,血壓總是趨向於正常,在刺激因素解除後,血壓會很快恢復到平時狀態。

3、收縮壓?舒張壓?哪個更重要?

了解了「收縮壓」和「舒張壓」所代表的含義之後,我們再來說說這兩個血壓哪個比較重要。

我認為舒張壓重要還是收縮壓重要是個偽命題,因為兩者都很重要,都與不良預後相關。

血壓是與年齡密切相關的指標,一般收縮壓是隨年齡逐漸升高,而舒張壓是先升高,但在50-60歲時出現拐點進入逐漸下降。其背後機制是青中年期的血壓形成中,外周小動脈的阻力占主導,以舒張壓高為主要表現;而老年期因大動脈的彈性衰退而出現血管硬化,收縮壓逐漸上升,另一方面交感和RAAS張力相對衰減,舒張壓下降,壓差增大。

所以中青年多為單純舒張期高血壓,老年人多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千萬不要忽視青年舒張壓高的病人。你以為高血壓不經治療,平均縮短壽命20年是對60歲才得高血壓的病人說的?不要因為對當下沒有影響,就放鬆對血壓的監控和治療。

與其爭論收縮壓重要還是舒張壓重要,不如放下爭論,更好的以現有高血壓指南為標準更好地做到收縮壓和舒張壓雙達標。低一點的血壓才是更好。

免責聲明| 文中內容僅供參考,案例及治療不具普適性,若出現相關症狀請及時去正規專業醫院就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