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疫情危機親歷者: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貧窮和戰爭

中國經濟周刊 發佈 2020-03-14T05:43:11+00:00

沈君如是伊朗德黑蘭大學人文類碩士研究生,她感到難受是因為匆匆離開伊朗的遺憾和身體上的負擔,為了防止疫情輸入國內的潛在風險,醫護人員對航班每位乘客都實施了嚴格的防護措施:要求每位乘客全程都帶兩到三層口罩、塑料手套和護目鏡,上下飛機時挨個檢測體溫、填表格、安檢消毒等,自己此前並沒有類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鄧雅蔓 | 北京—伊朗連線報導

「別了,德黑蘭。」

3月4日上午9時左右,沈君如乘坐的南航CZ3002航班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飛機運載著包括她在內的146名中國公民,開往新的目的地——中國西部城市蘭州。

持續5個小時左右的航程似乎漫長無比。「這是我有史以來坐過的最難受和最安心的一次航班。」沈君如是伊朗德黑蘭大學人文類碩士研究生,她感到難受是因為匆匆離開伊朗的遺憾和身體上的負擔,為了防止疫情輸入國內的潛在風險,醫護人員對航班每位乘客都實施了嚴格的防護措施:要求每位乘客全程都帶兩到三層口罩、塑料手套和護目鏡,上下飛機時挨個檢測體溫、填表格、安檢消毒等,自己此前並沒有類似經驗,生怕做錯點什麼,所以「一動也不敢動」。

但這種專業而有序的流程也讓她惴惴不安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在生命可能面臨威脅的情況下,看到醫護人員工作這麼詳細和周密,真的放心很多。」沈君如說。3月4日14時左右,他們一同抵達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開始為期14天的隔離。

沈君如在伊朗的求學生涯持續了兩年零8個月。當地時間2月19日,她在完成自己的碩士畢業論文答辯時,獲知了伊朗政府首次證實庫姆省出現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消息。

此後,伊朗國內的疫情呈現出快速蔓延態勢。根據伊朗衛生部最新消息,當地時間3月13日,伊朗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89例,新增死亡85例。截至到當天中午,伊朗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1364例,其中3529例康復,514例死亡。

「致死率高、治癒率高、多名官員得病」是伊朗在此次疫情危機中的三個明顯特徵。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3月11日報導,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迄今為止,伊朗已有兩位副總統成為確診病例,而因新冠病毒逝世的官員有伊朗資深外交官、議長顧問謝赫·伊斯拉米,連續擔任兩屆議員的法蒂瑪·拉赫巴爾和伊朗前駐梵蒂岡大使等。

伊朗為何選擇「佛系」抗疫

「在此次疫情發生之前,伊朗已近40年都沒有爆發過大規模傳染病了。」沈君如表示,疫情發生得太突然,無論是政府、普通民眾還是伊朗的傳染病防護體系,都沒有為此做好充足的準備。

伊朗疫情爆發之初,恰逢國內議會大選。2月19日宣布出現確診病例之後,伊朗衛生部對疫情的嚴重程度出現了「誤判」:將新冠肺炎定性為比普通流感更輕、可自愈的一種疾病。

2月21日,在伊朗總統魯哈尼等人的號召下,伊朗如期舉行議會大選,各個省級以及國家級的議會進行投票選舉,投票站大多設在各區的清真寺,造成了大量人員聚集。

「2月22日是伊朗工作日,德黑蘭大學和各工作單位都沒有宣布停課和停工,人們還是正常出行。」沈君如說,直到2月24日,德黑蘭大學才宣布停課至4月初再開學,伊朗的各工作單位也宣布將上班時間縮短兩個小時。作為伊朗首都,德黑蘭居住著伊朗近1/4的人口,將近2000萬。

2月24日是伊朗疫情的轉折點。那一天,伊朗衛生部副部長哈里爾齊在參加了政府發言人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疫情仍在控制之下,除了出現感冒症狀的人以外,普通民眾不需要戴口罩,呼籲民眾不要恐慌。但第二天,他就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此後,伊朗各級政府、學校和商業機構紛紛開始加強防疫措施,普通民眾也開始減少出行。「德黑蘭大學停課後,除了採購物資,我幾乎不怎麼出門。」沈君如告訴記者,儘量不出門是很多伊朗民眾防疫的主要方式,因為伊朗目前的口罩和藥品等醫療物資非常緊缺,只有政府定點的藥店才有可能買得到口罩。

隨著確診案例逐漸增多,伊朗政府已經意識到口罩的重要性。2月28日,伊朗政府把口罩的進口關稅從55%降低至5%,並表示會增加口罩產量並在一些地方向民眾免費發放口罩。

但伊朗的對手不僅僅是病毒。比起口罩進口,伊朗的設備和抗疫藥品短缺情況更為嚴重。「伊朗的醫療水平在中東地區是數一數二的,培養一個醫生需要博士學位加實習,前後歷經14年的時間。」沈君如分析,雖然伊朗醫生整體水平不錯,但抗疫藥品和設備嚴重短缺,這使得伊朗疫情呈現出「致死率高、治癒率高」的反常現象。

美國的制裁被認為是伊朗陷入物資短缺困境的直接原因。2018年11月5日,美國政府對伊朗重啟了能源、銀行、造船、航運等領域的制裁,這讓伊朗的財政收入銳減。儘管美國一再強調,如食品、飲用水、藥物等生活必需品不會出現在制裁清單當中,但伊朗進口藥品受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據伊朗新聞電視台2019年9月報導,除了美國藥品外,瑞士、法國等歐盟國家對伊朗藥品出口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致使伊朗出現了大量癌症等其他疾病重症患者死亡的現象。

2月28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已向伊朗提供援助,但這個說法很快遭到了伊朗總統的否認。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的制裁造成伊朗缺乏足夠的設備和設施,但伊朗仍在盡力對抗新冠病毒。

美國經濟制裁給伊朗帶來的壓力不止於此。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他們承擔著制裁帶來的高昂物價。」沈君如說,過去一年的制裁已經使身邊中產階級家庭的朋友消費能力倒退至勉強小康的水平,從蔬菜水果、肉類、家電到汽車等,伊朗的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一直在上漲,這使得他們更難以支付口罩和藥品的消耗。

3月12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表示,伊朗已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必須解除美國對伊朗的全部制裁。

伊朗為何不「封城」?

「封城封路效果不錯,但伊朗幾乎不可能做到。」在沈君如看來,與中國相比,伊朗沒有發達的海陸空交通系統,非常依賴於公路運輸,且由於大部分地區是沙漠戈壁和高山高原,公路修建難度較大,主要城市之間基本就一兩條主幹道,被切斷可能意味著物資將無法順暢流動。

不僅如此,伊朗各省之間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狀況,也很難讓它們在各自的區域內「自給自足」。沈君如告訴記者,伊朗「北部產大米、南部產堅果」的國情,讓政府很難為了遏制疫情,就禁止各省之間的人員往來。

美國制裁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需求急劇下降也被認為是伊朗很難下決心封閉商業場所的主要原因。

「目前伊朗的經濟發展已經基本只能靠內需來拉動,如果連國內的商業交易都叫停了,那伊朗企業受到的衝擊就更大了。」疫情發生以來,德黑蘭大學附近超市和甜品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沈君如,店裡的銷售額已經下降了40%—60%,目前超市正在努力拓展他們的線上送貨業務。

伊朗人與中國人之間的觀念差異也是雙方不能「通用」防疫措施的原因之一。

在大多數伊朗人的觀念里,口罩是為病毒感染者準備的,健康的人沒有必要戴口罩。「他們認為健康的人戴口罩反而容易引起其他疾病,比如鼻炎那些的。」沈君如表示,這也是很多伊朗官員在開會時不戴口罩的原因之一。

伊朗不少民眾有定期旅行和家庭聚會的傳統。「伊朗的居住區基本上就是保安加定時清潔的人員,沒有物業管理,這使得他們出行很少有人管制,也很習慣這樣的生活。」作為一位伊朗疫情的親歷者,沈君如對於伊朗政府因為考慮經濟發展而不選擇「封城」的決定並不感到太意外。

「畢竟比起病毒,貧窮和戰爭似乎要更為可怕。」讓她產生這種感觸的,是來自德黑蘭街頭一群無人不知的小孩。

這群孩子大多是來自阿富汗的難民。在此次疫情危機到來之前,他們已經經歷過炮火紛飛的阿富汗戰爭。為了謀生,他們一般聚集在德黑蘭街道的各個路口,為過往等候的車輛擦玻璃,以討得一點小費。

在疫情期間採購物資時,沈君如偶然在德黑蘭大學附近的紅燈路口發現了他們。她發現那些孩子要麼不戴口罩,要麼帶著不知道使用了多少次的口罩。一想到他們每天可能會頻繁接觸成百上千的路人,沈君如和她的大學舍友盡己所能,給他們發了一些一次性口罩。

「這些口罩他們會怎麼處理?會賣掉嗎?會自己佩戴嗎?會給家人佩戴嗎?這些都不得而知。」沈君如不知道在這次疫情中,這些孩子的命運會怎麼樣,她希望他們能夠平安渡過。

沈君如已經回到蘭州,她本來還想留在伊朗一段時間,但因為疫情暴發,便匆匆回國。還沒有完成畢業手續,也還沒有來得及和那裡的老師和同學一一道別。她說沒有想到自己會以這樣一種方式離開伊朗。「我對這個國家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感情,看到伊朗淪為疫情嚴重地區,我的心裡充滿了惋惜和心痛。」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沈君如為化名)

責編 | 陳棟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