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後如何「吃」「睡」「行」?株洲名中醫告訴你

株洲發布 發佈 2020-05-06T17:39:54+00:00

記者謝慧 攝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從這以後氣溫會明顯升高,立夏之後也更應該注意養生。省直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繼承指導老師、株洲市名中醫戴娟給我們分享了她的觀點。

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從這以後氣溫會明顯升高,立夏之後也更應該注意養生。省直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繼承指導老師、株洲市名中醫戴娟給我們分享了她的觀點。

【吃】不如多吃點「苦」

「天氣轉為炎熱,飲食要注意清淡。」戴娟說,這個時候要多吃時令新鮮的食物,比如櫻桃、桑葚等。

總體上來說,飲食上要把握「春夏養陽」的原則,選擇溫補陽氣、有辛味生髮的食物,如生薑、韭菜、大蒜、芥末等;還可選擇祛濕的食物如淮山藥、芡實、赤小豆等,以去除身體內濕氣。要少吃生食,少喝清涼飲料,多吃甜食少吃酸食,避免寒涼傷陽氣,同時用甜食養脾氣,達到祛濕養脾的目的。

「夏季可以適當補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葉等,用帶苦味的食物養心清熱。」戴娟補充道。

【睡】要午睡,但不宜超過30分鐘

到了立夏以後要養心補血。心血不足的主要表現有嘴巴干、便秘、唇甲色淡、口舌生瘡、入睡困難。養心血首先要睡好,睡眠長度和質量都要有保證。

戴娟提醒,當氣溫升高後,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此時人們不僅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

「立夏之後,午休應該重視起來。」戴娟說,午飯後,人的身體為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加上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或學習,腦細胞也處於疲勞狀態,故有昏昏欲睡感。通過午睡來進行調節,補償夜間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和休息,更有利於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學習。

如何午睡更健康?首先,睡前不吃油膩食物,不吃得太飽。因為油膩食物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加重胃消化負擔,影響午休質量。

其次,健康的午睡30分鐘最恰當,若是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

【行】出汗可以排毒,可選傍晚時分運動

立夏以後氣溫漸升,易出汗。有人因怕熱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調房間裡,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症狀。事實上,適當地出汗可以降低體溫,也可以排毒。

戴娟說,夏季鍛鍊身體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並在運動後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

對於運動的時間,許多人都認為最好選在早晨,且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空氣並不清新,不利於健身。研究表明,選擇上午7點至8點或者傍晚時分運動為宜。

來源/株洲晚報 記者/何春林 通訊員/張倩

編輯/黃盼

投稿郵箱:610255300@qq.com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907333036(舒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