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怎麼辦?護士長提醒:或與這3個因素有關,要警惕

楊護士長談健康 發佈 2020-01-31T18:10:57+00:00

這類物質主要由人體內合成,還有一部分是經食物進入體內,這些物質在血液中需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運輸。

血脂,顧名思義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這類物質主要由人體內合成,還有一部分是經食物進入體內,這些物質在血液中需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運輸。要知道脂肪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也就是說,脂肪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不可缺少,否則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就像汽車,沒有汽油怎麼能飛跑?但是,人體內的脂肪類物質決不能「超標」,其量應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這個「標準」和「範圍」將在後面作詳細介紹。人體若攝入的脂肪過多,尤其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就可能導致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其後果是很嚴重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降低血液中的脂肪,也就是要控制體內的脂肪類物質,降低過高的脂肪,達到防治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高脂血症的診斷標準

高脂血症的診斷標準是按照人體內部膽固醇的高低來判斷的。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總膽固醇超過5.72mmol/L,三醯甘油超過1.70mmol/L,就可以診斷為高脂血症,而總膽固醇在5.2- 5.7mmol/L者稱為邊緣性升高。高脂血症的診斷結果可分為以下四種:

(1)高膽固醇血症

血清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超過5. 72mmol/L,而三醯甘油含量正常,即三醯甘油< 1.70mmol/L。

(2)高甘油三脂血症

血清中三醯甘油含量增高,超過1. 70mmol/L,而總膽固醇含量正常,即總膽固醇<5. 72mmoVL。

(3)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中總膽固醇和三醯甘油含量均增高,即總膽固醇超過5. 27mmol/L,三醯甘油超過1. 70mmoVL。

(4)低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膽固醇)含量降低<9.0mmol/L。

研究發現:血脂異常或與這3個因素有關,要警惕!

吸菸

研究指出,吸菸者血脂含量顯著高於不吸菸者。吸菸者不但血清中總膽固醇和三醯甘油水平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亦降低。患者若有一口煙一口酒的劣習,這種副作用就更為明顯。運動和體力活動

據報導,腦力勞動者血清膽固醇和三醯甘油較體力勞動者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較低,城鎮居民的血清膽固醇和三醯甘油含量一般高於農民,造成這種差異是由於職業不同而導致體力活動強度不同所致。另據研究表明,用足夠量高脂食品的人群,同時保持足夠的運動量,檢測發現其血清膽固醇並不升高,可見適度運動對人體血脂具有很大的影響。

遺傳因素

有些人儘管很少吃富含脂質的食物卻可發生血脂異常,而有些人則相反,他們有時吃富含脂質的食物卻未發生血脂異常。並非所有肥胖者都必患血脂異常,也並非消瘦者-定不患 血脂異常。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血脂異常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在眾多影響血脂異常的因素中飲食愛好,體型胖瘦不是唯一決定因素,而遺傳因素常發生作用。例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儘管患者並不肥胖,也不常吃脂質,但由於細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異常或缺如,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障礙,以致血漿總膽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水漲船高,比正常人高出許多。

飲食因素

在諸多的環境因素中,目前已認識到飲食因素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從飲食中攝取過多的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酸,及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少動、吸菸、酗酒,精神緊張或焦慮等,都能引起血脂異常。

飲食過多食用脂肪 .特別是富含膽固醇的食物, 如各類肉食動物的腦、肝、腎及蛋黃等,促使血膽固醇水平上升,而豆製品、海帶、大蒜和植物油會使膽固醇水平下降。通常正常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不至於引起血脂異常。應注意的是,飲食習慣也可影響膽固醇的水平。早、中餐的脂肪含量對血脂影響不大,而高脂肪、難以消化的晚餐,會使血脂特別是膽固醇上升.並沉積在動脈壁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年齡人體內膽固醇一般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通常老年人高於青壯年。

血脂高怎麼辦?護士長建議:日常生活要注意3點:

第一點:改善生活方式

1.注意減肥

肥胖是脂肪過剩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外在表現,有效減肥可以改善血脂異常。

2.堅持戒菸

菸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容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使病情變得更嚴重。戒菸對身體健康有百利而無一害。

3.儘量戒酒

少飲酒對人體有利。此外,酒的熱量較高,多喝可加重肥胖,對病情的控制不利。

第二點:適當進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以維持人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可增強肺活量,控制高血壓(可降低收縮壓約10毫米汞柱) ; 可消耗過多的脂肪,防止動脈硬化。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中小強度即可,如跑步、步行、登山、跳繩等等。

第三點:合理調整膳食比例

平衡膳食、控制膳食脂肪和膽固醇攝入為主要手段之一。脂肪攝入比例應只占總熱量的15% ~ 30%,減少食物中膽固醇的攝入量,每日控制在300mg內;同時,應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研究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利於肥胖者改善代謝,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建議飲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因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低熱量和高纖維素。在此,還要說明一下蔬菜不宜過度烹調,而且蔬菜汁、水果汁中的纖維素含量要明顯低於新鮮的果蔬。#吃在四海八方##健康科普排位賽###把健康帶回家#

@愛康國賓@頭條健康@南方健康

關鍵字: